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初中教育初一学习初一历史初一历史板书参考案

初一历史

当前:首页 >> 初一历史板书参考案

初一历史板书参考案

日期:10-31 19:39:41 | 初一历史 | 浏览次数: 128 次 | 收藏

标签:初一历史,http://www.gaofen123.com 初一历史板书参考案,

  本文为初一历史板书参考案,为广大初一历史教师提供参考,同学们亦可以进行了解。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

  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

  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发展水平:用天然火

  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时间---距今7千年 2、生活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3、农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还会开挖水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2、生活位置:半坡居民位于黄河流域

  3、农业:半坡居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会制造彩陶。

  三、大汶口居民

  1、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2、地点---山东大汶口

  3、在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第3课 华夏之祖

  一、炎黄战蚩尤

  二、黄帝----“人文初祖”

  三、尧、舜、禹的“禅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板书设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5、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6、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青铜器;

  2、到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有司母戊鼎----至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和四羊方尊

  3与商周同期,在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青铜文化,即“三星堆”文化。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板书设计

  一、春秋争霸:

  1、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2、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4、在公元前7世纪中期,葵丘会盟,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5、城濮大战:公元前7世纪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胜,楚败。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2、韩、赵、魏三分晋国,后来田氏建立齐国。

  3、列举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结合图位置:最北是燕国;最南是楚国;最东是齐国;最西是秦国)

  4、这个时期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5、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国战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一、农业的进步:

  1、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

  2、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秦国李冰在岷江修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二、商鞅变法:

  1、背景:生产力的发展。

  2、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3、变法的内容: 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建立县制。

  4、变法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板书设计

  1、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3、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

  4、历法产生于夏朝,完善于商朝,战国时测出24节气。

  5、名医扁鹊,望、闻、问、切四诊法。

  6、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称为“楚辞”。

  7、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第十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一、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著有《道德经》朴素辨证法的思想。

  二、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

  1、思想上他提出“仁”的学说。

  2、对教育的贡献:

  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B: “温故知新”

  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

  3、他编订了《春秋》

  4、孔子的弟子编写的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叫《论语》

  三、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四、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实行“仁政”

  五、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A:实行法制;B: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著作是《韩非子》

  六、兵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还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七、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第12课“秦王扫六合”

  板书设计:

  一、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都:咸阳。

  二、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2、文化方面;3、思想方面;4、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第13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4课 大统一的汉朝

  一、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文景之治: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汉朝出现过第一个盛世局面。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1、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中央统铸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三、东汉的统治

  1、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

  2、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都:洛阳。

  第15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附:板书设计

  一、农业成就:

  1、汉武帝和东汉明帝时,两次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

  二、丝织业:汉朝使用提花机。

  三冶铁:杜诗发明水排,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四、经济措施:

  1、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统铸五铢钱,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2、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称为东西二京,商业区叫“市”。

  第16课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一、匈奴

  1、匈奴的首领称为“单于”

  2、秦末汉初,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汉元帝把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四、东汉明帝派窦固、窦宪攻击匈奴,取得胜利。

  五、列举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的事例

  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第18课 "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一、造纸术:

  1、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

  二、《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的一部数学著作。

  三、医学成就:

  1、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麻醉药剂,“五禽戏”

  2、“ 医圣”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在书中全面

[1] [2]  下一页

TAG:历史  

相关分类

初一历史 更新

初一历史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