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把“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改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 在黄海海战中,与全舰官兵一起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丁汝昌。
2、 严复撰写的《天演论》一书,震动了当时的思想界。
3、 淮海战役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使东北和华北地区的解放区连成一片。
辨析题(以下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例2]: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不正确。太平天国只是动摇清政权,而没有推翻它。
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5、右图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指向石太铁路,寓意百团大战以击破正太(石太)铁路拉开序幕。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李宗仁。
三、材料解析题(共28分)
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电(1931年9月)
材料二:是名少帅,是伟丈夫,青史长留兵谏事;
为天下悲,为百世惜,功名永铸民族魂。
(1)材料一中的“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哪一事件?说明1931年蒋介石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基本态度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谁写的?“兵谏事”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3)这一“兵谏事”最终是如何解决的?有何历史意义?(6分)
四、简答题(共22分)
1、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辨书》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2分)
(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了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2分)
图1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 图2 八国联军抢劫高达 图3 1937年日本南京
园后的残迹 65万两白银 大屠杀的报道
(1)图一是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的后果?(2分)
(2)根据三幅图片概括列强对中国人民犯下哪三种罪行?(6分)
(3)在近代史上抗击外敌的事件中,中国军民付出重大代价,“以史为鉴”请你谈谈怎样才能抗击外敌的入qin。(至少两点)(4分)
+《初二历史下册复习题》相关文章
- › 2016成都初二历史会考真题
- › 2016初二历史期中测试卷
- › 初二历史下册练习题
- › 初二历史知识点梳理:近代化的探索
- › 初二历史复习提纲:近代工业兴起
- › 初二历史期末考试同步练习题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初二历史下册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