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高二学习高二历史高二历史必修二会考复习

高二历史

当前:首页 >> 高二历史必修二会考复习

高二历史必修二会考复习

日期:10-31 19:39:41 | 高二历史 | 浏览次数: 116 次 | 收藏

标签:高二历史,http://www.gaofen123.com 高二历史必修二会考复习,

  ③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1933年《联邦紧急救济法》

  ④  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1935《全国劳工关系法》,1938年《公平劳动标准法》

  ⑥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935《社会保险法》

  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b   c)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运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b  c)

  ①美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缓解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二战后欧美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③保存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90s’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b  c)

  (1)原因:①克林顿政府 “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②科技革命兴起,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③经济全球化促进美国企业区域结构调整,给美国带来区域优势和国际竞争的优势

  ④有利的国际和国内良好的政治环境

  (2)特点:①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②在低通货膨胀和低事业率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③打破了经济增长、事业率和通货膨胀的连动关系,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2、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成就(b  b)

  主要内容:①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

  ②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③政府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

  特征:①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

  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成就: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

  3、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b  b)

  主要内容:确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

  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成就:使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远远超过其他工业国家 。(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柒】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和影响(a  b)

  内容:①农业: 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

  ⑤劳动: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影响:①实质:这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②积极:政策的实施为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③消极:破坏农民积极性,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意义(b  c)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①七年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经济危机)

  ②苏俄经济濒临崩溃引起工人、农民不满(政治危机)

  ③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手段

  内容:①农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国家资本主义

  ③贸易:恢复自由贸易,允许商品买卖

  ④分配: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特点: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意义:①提高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巩固了工农联盟,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③使苏俄找到一条合适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捌】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

  1)主要内容

  ①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勾。

  2)结果

  美元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

  3)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短期贷款,稳定秩序

  世界银行(WB):长期贷款,恢复经济

  4)评价

  ① 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基础之上; ② 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③ 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

  2、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1)建立

  1947年10月,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1948.1.1,正式实施

  2)宗旨

  缔约方通过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

  (二)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1、欧元的诞生(a  b)

  ①1951年,欧洲六国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④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

  ⑤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

  ⑥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X k  B 1  . c o  m

  ⑦2002年1月1日,欧元进入流通领域

  2、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标志和影响(a  b)

  标志:1994年1月1日,美、加、墨三国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影响:

  ①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②它的建立使美、加、墨三国相互弥补不足,加强了规模经济的优势,积极推动了三国经济的发展;

  ③为以后把自由贸易协议推向中南美洲、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

  3、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a  b)

  建立: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倡导

  1989年,美、日、加、澳、韩、新西兰和东盟等12国在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首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问世。

  发展:

  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001年,在中国上海召开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三)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a  a)

  建立:

  1947年10月,英、美、法、中等23国创立关贸总协定

  1995年1月,正式建立世贸组织(WTO)

  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  b)

  背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大

  过程:在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该组织。

  意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证明了开放的中国离不开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也不能缺少中国。(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3、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b  c)

  问题:

  ①发展问题--由于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导致南北差距越来越大

  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pin泛滥、恐怖组织活动猖獗并日益突出

  ③频繁的战争和核武器试验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对策:

  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②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保协调发展

  ③求同存异,加强国际间合作

上一页  [1] [2] [3] 

TAG:高二历史  

相关分类

高二历史 更新

高二历史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