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思想品德润物细无声 育人于无痕——在小学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小学思想品德

当前:首页 >> 润物细无声 育人于无痕——在小学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润物细无声 育人于无痕——在小学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日期:10-19 23:38:57 | 小学思想品德 | 浏览次数: 108 次 | 收藏

标签:思想品德教学案例,http://www.gaofen123.com 润物细无声 育人于无痕——在小学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曾经观过电影《雷锋的故事》,全校师生都去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导演精心编导加上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并没有让学生们全身心地吸引到剧情里去,他们似乎对次类教育题材的影片并没有多大兴趣,所以影片中蕴含的教育意义,他们并没有认真去体会,甚至于当雷锋被电线杆撞击头部致死亡时,有许多学生表情漠然,有的学生竟然笑了出来,说“雷锋真是个傻子”。老师们不禁为我们的教育感到可悲——我们的学生看问题是那么的现实。思品教师想到了如果在课堂中,同样的故事讲到这里时,提问学生如果你是雷锋,你会怎么做,相信学生的回答会与我们在电影院看到的大不一样,在回答时也许更多顾忌到的是自己的回答是否会给老师同学留下不好的印象,而不是表露在此情此景下会有的真实感受。
  由此,我们也想到了现实中存在的“5+2=0”的状态,(在学校接受五天德育,到家里两天,其实效就变为零)。原因之一当然是一部分家长中存在教育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但我们还是在感叹学校教育中的“明显”效果时,更感叹我们的教育已给学生留下了深深的教育痕迹。因为学生只有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场合环境下,才表现出较好的行为、思想和品德来。我们思索着:是学校的教育太理想化了,以至于成了一个不真实的虚拟世界?还是太缺少让学生有真实感受的空间和机会?
  确实,综观小学思品课教学现状,虽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有了很大改观,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
  对教学目标中的隐性因素没有充分挖掘。较注重考虑学生获得道德认识、道德判断方面的收获,而对学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改变、丰富与提升则重视不够。
  虽然新课程的东风吹势猛烈,但在课堂实际操作中,教学方式依然过分重视讲授法,还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更多的还是处在被动应答状态,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动手做事的机会,仍缺乏自身的体验,因而师生的亲密性还不够。
  依然拘谨于课堂教学的有限空间,对多种教学资源开发不够。学生缺少有意识的生活体验环节,致使学校表现和家庭、社会表现不够一致。
  面对品德课的这种现状,老师们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提出对策,进行尝试,为品德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一、构建立体网络,拓展体验性学习活动的空间。
  新课程提倡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也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我们教师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尤其是小学品德课,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在课程资源上更不应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这个狭窄的空间,而要使学生广泛接触和了解到社会,要充分地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以拓展学生活动的空间,达成课程目标的实现。
  1、学校空间——充分利用就能潜移默化。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最主要场所,在有限的教学空间里创设丰富的体验空间,一直是我们所努力追求的,除我们所潜心研究的教室环境,课堂空间外,学校的图书室,实验室,整个学校的人文环境,都是进行教学的良好空间。
  2、家庭空间——相互配合才能春风化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教育的根本。学校教育如果不能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是无法奏效的。中央教科所课题组最近对483名家长、36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100名家长、50名学生、50名老师进行访谈调查,数据显示:家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为,37.9%的人认为是思想道德,17.4%的人认为是脾气性格,15.7%的人认为是社会适应能力,13.3%的人认为是身心素质,10.8%的人认为是学习成绩,3.5%的人认为是劳动态度与习惯,1%的人认为是其他方面。这说明,家长以身作则对孩子思想首先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不忘先人美誉,不忘先祖的养育之恩,从而规范自己的广告,这是家庭道德教化的根本。家长应以其言行风范,为子女做出榜样,使其乐于接受教育。同时,家长还要了解和掌握科学的方法,配合学校,使德育春风化雨,无处不在。
  3、社会空间——广阔天地展现真我风采。
  本着资源共享,优化使用,共育人才为目的,对学生品德行为的形成齐抓共管。学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居委会各种形式的活动,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推动了农村文化和文明建设,又让学生在参加活动时得到了锻炼,陶冶了情操,开拓了视野,培养了学生浓浓的家乡情,浓厚的爱国情,就这样的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人格素养,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网络空间——自由驰骋拓展个性。
  关注教学资源的变革,我们就看到基于网络下的环境的开放性、体验性过程对学习资源的应用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资源自主化

  www.gaofen123.com ,因为在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收集、选择、应用过程中都充分体现了自主性,这样就更有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由上可见,要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地方、网络等资源,形成多维度的德育立体网络,让学生的每一项活动都处在有意识的体验中,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提升道德情操,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
  二、讲求科学创新,丰富课堂体验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和方法。
  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活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之间的鸿沟,就无法得以逾越、连接或填充。因此,为学生创设丰富的体验性活动,能切实地提高思品课的教学实效。
  (一)活动形成
  1、体验性活动
  品德课的习得过程往往就是一次情感的碰撞,心灵的净化。因此,要达成思品课的教学目标,要非常重视学生习得的过程,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体验性学习活动可以是重演故事内容来体验,可以进行探究体验,可以在操作演练中体验,还可以是课的深化延伸等环节进体验等。
  如《团结果》一课,在学生得出结论前,可让学生与老师共同表演拔萝卜的故事来体验得出结论,但仅让学生得出“团结协作”才能把事情办好的结论是远远不够的,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折筷子”的实验操作,来加深体会得出的结论,在深化课外延伸环节还可以激发学生联想起自己原有的体验经验,如活动课中的拔河体验,课外趴在地上看到蚂蚁抬虫子的现象,为加深体验,还可组织安排一个四位同学腿扛腿编花篮的游戏,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加深体会这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
  2、交往性活动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学会与人交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张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新课程也提倡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事实上,道德产生于交往,倘若一个学生没有时间去和多彩的历史交往所生发的心灵体验。没有交往,没有体验,一个人就不可能真正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同样也就不可能懂得体会生活的真义。因此,在思品课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学生交流的机会。交往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交往的氛围,鼓励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创设一种情境,进入情境的角色体验,激发思辨碰撞的交锋等。如果学生的实践活动能与少先队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结合起来,那学生的交往能力将能更切实有效地得到培养和锻炼。
  3、思辨性学习活动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形象逐渐地向概括抽象的方向发展,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需要结合具体的活动过程来得到锻炼和培养,在思品课中,要努力创设多种情境来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创设情境可以是生活的情境,故事的情境,角色的情境,辨析的情境,是非的情境等,通过这些活动情境来让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流畅性、广阔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得到训练和发展。
  如《节约水电》一课结合前几年夏天连续高温以突然停电的现象提问:如果停电了我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麻烦,因创设了学生生活实际的一种情境,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谈到了麻烦事例很多、很广,有日常生活方面的,有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方面的,还有医疗科研方面的等等,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发散性、广阔性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再如《家里来了客人》一课在延伸环节创设一种角色情境:周六,你一人在家做作业,父母都去上班了,突然“叮咚”的门铃响起,你问:“请问你找谁?”外面响起了一位陌生叔叔的声音:“你爸现在很忙,走不开身,让我来给他找份资料。”这时,你该怎么做,开门呢,还是不开呢?通过小组的讨论和集体交流,学生得出结论:先打电话问爸爸是否有这么一回事,如果来访者陌生叔叔的姓名和事情跟爸爸在电话里所说的一样,都对上号,那就开门让叔叔进来并以礼相待地,否则,拒绝开门以防万一。在这个情景创设中,学生的思维训练得更深更广些。
  开展思维性活动还可以辩论的形式来展开,针对某一焦点问题,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互相辩论,从中训练学生的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
  4、创造性活动
  教育新理论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最高目标。在思品课中,我们要创设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自己规划、即兴创作和表演的动机,促进学生直觉方面的能力、想像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如上《谦让》一课,课后说说评评有一则以儿歌形式出现的《两羊过独木桥》的故事,因为它们各不相让,相互顶撞,结果都掉入了河里。老师如果具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识,教学时可以设计这样的讨论题:“如何使两只羊不掉到水里,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羊,你怎么做?”此时,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像,找出各种各样的办法并让学生从中选择最佳的办法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求

  www.gaofen123.com 异和创新思维。
  再如教师把故事讲到一半停下来,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续编,让学生异想天开,浮想联翩,标新变异。课中也可以设立“奇思妙想”栏目,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创造性思维打基础。
  (二)活动方法
  1、问题发现法
  问题发现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并随时提出不懂的,想知道的问题,通过质疑问题,主动投入学习的一种学习方法。
  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发学生间的探讨和议论,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点燃思维的火花,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围绕一个主题或对有争议,难以理解的问题开展讨论,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集思广益,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这种学习方法可激发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论的主人翁学习热情,也同时接着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讨论可以是全班的,也可以是小组的。如《保护环境》一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环境污染会造成哪些社会性问题”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例举出生活、学习、交通、通讯等诸方面20多种现象,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学习的欲望格外高涨,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后,他们的创造力是惊人的,有的创意“保护地球”的公益广告,有的要成立护绿小组去义务发放环保宣传资料,更多的是提出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生积极参与,相互激励和启发,大胆地说,使整个课堂成了一个信息流动的“场”。
  3、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法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法是为了让学生获得难以身临其境的学习的体验、经验、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景,令其经历的仿真性学习活动。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好坏并不重要。
  如《家里来了客人》,创设一种“教师到你家来家访了”这样的一种情景,根据所知道的待人接物的礼节,学生扮演与妈妈一同接待来访的老师这一角色。让学生在这种活动中进一步掌握迎客、待客、送客等礼貌待客的礼节,强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学习方法还有许多,如信息收集法,参观访问法等等,教师在具体指导学生运用时,要因教材、目标而异,因学生而异。应注意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将多种学习方法有机结合,相互穿插,相互补充,最主要的是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
  开展体验性学习活动,倡导“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方式,不断追求“教育无痕”的最高境界,可探索研究的领域、形式、方法远不止这些,这一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更多探索者不断地积累、思考和摸索。
  润物细无声  育人于无痕
  ——在小学品德课中开展体验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德育年会论文
  二零零六年十一月
 

相关分类

小学思想品德 更新

小学思想品德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