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作文网读后感《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故园秋色--顾新凤

读后感

当前:首页 >>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故园秋色--顾新凤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故园秋色--顾新凤

日期:10-28 20:24:21 | 读后感 | 浏览次数: 0 次 | 收藏

标签:名著读后感,小学生读后感,读后感的写法,http://www.gaofen123.com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故园秋色--顾新凤,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后感
  
  我带着些许期待带着些许好奇,翻开《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带着一种冲动带着一种顿悟,疯狂读它。现在掩卷回味,思绪万千。现将我的感受与反思整理如下:
  
  一、让学习变得快乐,让学生享受学习。读这本书,给我影响最深的一句话是“享受学习”。虽然古人有许多描写“读书是快乐的”的语句,但让老师、家长、学生刻骨铭心的却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提到勤奋学习,就会让我们想起“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而王金战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了“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可以享受的”。我认为王老师的学生能够真正实现“享受学习”,是与王老师卓越的教育教学技巧分不开的、是与王老师为学生提供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分不开的。王老师敢于说出“我还要特别告知读者的是,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是靠加班加点、增加学生的负担来实现的。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开设的一百多种选修课中尽显才华,我们没有早晚自习,周末及节假日照常休息。”这句话,绝非噱头。
  
  而我们为什么教得苦、学生学的苦呢?结合《有效教学》的观点,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与学是否是“时间+汗水+灯光”?是否是无针对性的“广练”、针对考试的“疯练”、不顾合作的“狂练”?“当前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教育的改革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改革,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诲人不倦的精神很可能会产生‘毁人不倦’的结果”。王金战的这段话不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快乐成长。关于“什么是英才?”的回答,也许我们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很多时候,我们囿于急功近利的念头以及在学习方法上不得要领而适得其反,不仅没有提高家学成绩,反而引来学生的愤怒。而《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除了第二章《拿高分是可以轻松的》是讲学习方法,其余的内容都是围绕如何培养学生和孩子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这个核心问题来现身说法的,这也是全书最有价值的教育理念,如何让学生健康而快乐地成长。王金战给出了他的答案:一是要有正确的英才观,仅有高分的不是英才,仅有“素质”,而在高考中失败,失去可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机会的也不能造就英才。他指出,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而不是高水平的考生。当人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后,高考作为素质的一部分自然会水到渠成,水涨船高。这些理念可以让我们从非左即右的误区中走出。要摆正教育者的位置,不能以学生的苦练得代替老师的教,教育者观念的很大程度上决定被教育者的未来。他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只要充分挖掘出个人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没有“差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星。其实,从平和与快乐的心态开始,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潜能,就算进不了名校,也不至于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么失败的人。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个家长,现在我和我的孩子也一起面临着中考,不久的将来也会走上高考这条路。我不敢将自己学生时代那种随意学习、轻松学习、有时也不完成作业的故事告诉她。当她面对如山的作业时、当她每天早上睡不醒就被从床上揪起时,我忍着心疼的感觉,一次一次地苦口婆心说着那些重复了千万遍的话,我也为我自己变成了“口水妈妈”而郁闷着。读完《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教育、对中国的孩子们又充满了希望。作为一个母亲,从书中学到了我的孩子将会需要什么?我必须和孩子站在同一个角度上,耐心的倾听孩子的需求,适时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多和孩子交流,让她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老师,我认识到教师的职责就是去引导学生,告诉学生前面有一片绚丽的景色,只要你努力了,就能达到目的地。而不是强行将学生推倒某一个你所认为的“好”地方。王金战老师说的对,你不能让西红柿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每个成果都有其价值;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只要沿着他的强项去发展,每颗心都会很灿烂,在我平时的教学中,也许就是缺少这种欣赏的眼光,总是只会看到学生的好坏,没有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得不到预先的效果。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学生一生的荣幸。王金战老师的教育之道和行事方式,对于所有翻开书本的人来说,真是受益匪浅。
  
  


TAG:

相关分类

读后感 更新

读后感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