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指出四大地理区域;能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比较四大地理区的自然、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了解各地理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能运用地图指出区域的位置、范围,能绘制某一地理事物略图,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了解祖国内地与港、澳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明确内地对港澳的促进作用;能根据一个城市的职能和历史条件,考虑城市发展和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3、能够以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为例,学会分析区域位置和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学会评价自然区域特点,以两个地区为例,说明地理环境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说明支柱产业及其形成的条件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4、通过对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的学习,能在地图上认识主要的地形类型,并能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归纳出区域的重要气候特征,能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认识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辨证关系。
二、教学主要措施:
1、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自觉性;
2、运用地理图表、实物、远程资源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综合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4、把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复习综合起来,一步一个脚印;
5、注意章节小结、反思,及时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
三、远程教育课安排:
说明:具体上课时间,节次结合班级安排和远程资源情况确定。
第五章 第四周
第六章 第九周
第七章 第十一周
第八章 第十七周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1
9/2——13
第五章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2
2
16——20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2
3
23——27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
4
2/3——6
章节复习、小结、测试
2
5
9——13
第六章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2
6
16——20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2
7
23——27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2
8
30——3/4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
9
6——10
章节复习、小结、测试
2
10
13——17
期中复习、机动
2
11
20——24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2
12
27——1/5
第七章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地区——珠江三角洲
2
13
4——8
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2
14
11——15
章节复习、小结、测试
2
15
18——22
第八章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2
16
25——29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2
17
1/6——5
章节复习、小结、测试
2
18
8——12
期末复习 第五章
2
19
15——19
期末复习 第六章
2
20
22——26
期末复习 第七、八章
2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计划2》相关文章
-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计划2
- › 2013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教学反思
-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科学技术的成就一》视导汇报课教学反思
- › 八年级地理下册《西北和青藏地区》教学反思
- › 八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 › 八年级地理期末检测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计划2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计划2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计划2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教学计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