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计划1
紧张的七年级地理上册总复习又要拉开帷幕。然而,复习课的内容往往因缺乏新鲜感而提不起学生兴趣,如何在短暂的复习时间提高效率,使学生复习得轻松,有效、有序,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呢?
通过讨论,我们和燕辉一致认为要上好地理的复习课,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知识的系统整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老师主要起引导学生去整理已经学过的知识。不能只简单的要求学生背诵课本表面的知识,复习课是更高层次的新授课,不仅复习知识,还应串联知识,归纳知识,整合知识,加深内涵的理解。
二、注重学法指导,总结解题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做图分析题,有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好做题方法,只是一味的死记硬背,最终还是一知半解,没有真正理解知识,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提高学生看图分析的能力、和做题方法。
三、精讲典型例题,培养创新思维
以往我们上复习课时经常使用练习卷,采用学生练——老师讲的方式进行,不自觉的陷入题海战。结果是学生喊累,老师着急,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掌握知识。这次我们采取各章突破综合复习练习的方法;并且可用少数的几个典型的习题,例如气候类型的分析,组织学生分析该题主要考点、讨论解题方法,还可让学生自己围绕该题进行相互出题和解题,然后引导进行总结,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gaofen123.com ]的发散性思维。
由于复习课内容多、时间紧,所以任务很重,希望学生能有个好成绩。每个人都能较期中有个明显提高!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计划2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
第一章:主要学习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仪,地球的运动及地图的有关常识,是学习地理之基础。
第二章:主要学习地球上的大洲与大洋的分布、海陆变迁、板块运动、地震与火山的分布。
第三章:主要学习天气的变化、天气预报及天气符号,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影响气温颁布的因素,降水与降水的分布、影响降水分布的因素,世界气候的类型、分布及影响因素。
第二、三章是本教材之重点和难点。
第四、五章内容相对简单,主要以识记为主。
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二、三班的地理教学,各班人数较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学性还是比较好。但学习主动性不够,没有教师的督促,学生自己在家主动学习的人不多,且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当,大多数同学以为死记硬背就行了。但地理科不同于政治、历史,需要识记,同时也需要理解,需要读图,从地图中去探求知识。
学习方法指导:
1、学生识记教材文字叙述的基础知识点。
2、学会读地图、画地图,在地图中探求知识。
3、学会利用地球仪,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gaofen123.com ]空间想象能力。
历年试题分析:
1、分析2008年期末考试题,比较各章节所占试题的比重:
单选题50分:第一章14分 第二章12分 第三章12分 第四章10分 第五章2分
填空题50分: [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 第一章24分 第二章10分 第三章16分
总体比重:第一章 38% 第二章22% 第三章 28 第四章10% 第五章 2%.
2、分析历年试题结构与2008年的试题结构相仿。
3、基于以上分析,特制定以下复习计划及过程。
复习过程:
1、指出每一章节需要识记的知识点,让学生牢记。
2、分析每一章节的重点地图和,学会分析、比较地图,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更全面的知识,拓展知识面。
3、教师收集历年期末考试题中关于本章节的试题,进行测试,让学生在测试中梳理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寻找每一个重点、难点的突破口。
4、根据历年试题结构的分析,本教材的重点在第一、二、三章,第四、五章作为识记内容,也不可忽视。
5、全教材复习完之后,用2008年的期末试题进行一次总结性测试,进一步分析复习中的得与失。《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计划汇总》一文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上一篇:高一地理会考复习计划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计划汇总》相关文章
-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计划汇总
- › 2013年春季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 › 2013年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 ›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 ›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1
- ›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2
- › 七年级地理期中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计划汇总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计划汇总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计划汇总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计划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