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初中教育中考复习中考语文复习资料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与古诗词知识点汇总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当前:首页 >> 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与古诗词知识点汇总

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与古诗词知识点汇总

日期:11-30 03:13:33 |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 浏览次数: 246 次 | 收藏

标签:中考语文复习资料,http://www.gaofen123.com 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与古诗词知识点汇总,

  本文所包含的初中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的古诗词有《关雎》、《蒹葭》,以及文言文《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

  《公输》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公输》一文是记载墨子以实际行动贯彻他的“非攻”主张的一篇动人故事。主要讲墨子设喻说理,指责楚国对宋国的侵略企图,深刻地表现了墨子的才智勇敢和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

  全文链接:http://gz./201312/740397.html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文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全文链接:http://gz./201312/740396.html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孟子·告子下》,题目是后人所加。文章采用举例和正反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

  全文链接:http://gz./201312/740396.html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他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还强调指出“非独贤者有是心(舍生取义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本心(舍生取义之心)”。

  全文链接:http://gz./201312/740427.html

  《惠子相梁》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惠子相梁》出自《庄子·秋水》,作者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在这篇短文中,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雏,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全文链接:http://gz./201312/740396.html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原文翻译及注释

  该文节选自《秋水》。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气呵成,构成本篇的主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全文链接:http://gz./201312/741135.html

  《曹刿论战》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和史学名著。

  全文链接:http://gz./201312/741152.html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翻译及注释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一》讲述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该文是《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

  全文链接:http://gz./201312/741164.html

  《关雎》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诗经》著名诗篇,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又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全文链接:http://gz./201312/741190.html

  《愚公移山》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愚公移山,古代寓言:北山 愚公 ,年近九十。屋前有 太行 、 王屋 二山阻碍出入,他决心把它们铲平。 智叟 认为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 愚公 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不绝,而山不会加高,为什么会做不到呢?因此每天挖山不止。天帝受到感动,便派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见《列子·汤问》。后用为知难而进,有志竟成的典故。

  全文链接:http://gz./201312/741171.html

  《诗经·蒹葭》原文翻译、注释及相关知识点

  蒹葭》这首诗出自《诗经》。《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全文链接:http://gz./201312/740890.html

TAG:知识点  古诗词  文言文  初三语文  

相关分类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更新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