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选D.
点评: 鉴别物质时加入试剂后必须呈现的现象不同,才能鉴别开,还需要从需要鉴别的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点入手.
6.(2012•株洲)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银和稀盐酸 B.铁和硫酸锌溶液 C.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 D.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分析回答.
解答: 解:A、金属活动顺序表中,Ag在H后边,所以Ag不会与酸发生置换反应,故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属活动顺序表中,Fe在Zn的后面,所以Fe不会把Zn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盐溶液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反应才发生,则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不发生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酸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反应才发生,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反应可以发生,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金属活动顺序表有两个重要的应用,①氢后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但氢前的金属可以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②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2012•株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水的组成;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根据分子是运动的特性进行分析;
B、根据分子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原子的定义进行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解答: 解:A、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性质可知,“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A正确;
B、由分子的定义可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
C、由原子的定义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分子和原子的特点、区别和联系,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8.(2012•株洲)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考虑;B、根据量筒读数的读法考虑;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D、根据向试管内倾倒液体的方法考虑.
解答: 解:A、浓硫酸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正确;
B、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该题与上边水平了,故B错;
C、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倾斜,要竖直悬空滴加,故C错;
D、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管要倾斜,故D错.
故选A.
点评: 要熟练掌握实验基本操作,防止错误操作带来的误差和危险.尤其是浓硫酸的稀释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会使液滴飞溅,容易伤人.
9.(2012•株洲)葡萄糖是重要的糖类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一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水分子构成 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1:8 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考点: 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葡萄糖的组成元素以及氧化的产物、分子的构成,元素质量比等.
解答: 解:A、由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可知,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由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可知,一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 个氧原子构成,,一种物质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另一种物质的分子,故B错误;
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6):(1×12):(16×6)=6:1:8;故C正确;
D、由于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通过计算出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比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巩固相关的知识.难度较小.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