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高中学习高考复习高考历史复习资料高考世界近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当前:首页 >> 高考世界近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

高考世界近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

日期:10-31 19:43:16 |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 浏览次数: 376 次 | 收藏

标签:高考历史复习资料,http://www.gaofen123.com 高考世界近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布平衡性加剧,改变了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新的矛盾,从而导致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出现,并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但战争也引起了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对国际关系格局应掌握的基本认识:所谓国际关系格局,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随着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变化,国际关系格局必然随之调整乃至完全打破旧的格局。所以说,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实力对比的变化。这里所说的实力,应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流强国,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可能兼而有之,也有的在其中某一两方面的因素比较突出。例如,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实力已经下降,但其军事实力(特别是海军雄踞全球各国之首)和传统的政治影响仍十分强大,所以仍保持着一流强国的地位。

  一、背景

  1、(1)根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法德、俄奥、英德——英德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3)矛盾的实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2、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疯狂扩军备战

  3、导火线:1914年6月8日,萨拉热窝事件

  *英德矛盾被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原因

  (1)英德之间的争夺具有全局性。当时法德矛盾主要在西欧;俄奥矛盾主要在巴尔干地区,都是区域性的。英德矛盾则是全局性的全面争夺:在商品市场上,德国在欧洲与英国展开争夺;在殖民地问题上,德国的“赤道非洲帝国”计划与英国的“开罗—开普敦”计划尖锐对立,“三B铁路”是德国“向东方进军”的工具,是“架在英属印度上面的一把利剑”,严重威胁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的势力范围:德国还通过扩充海军法案,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并在短期内使海军力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紧追英国之后。

  (2)英德矛盾的发展和演变,直接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发展和演变。随着英德矛盾的不断发展和突出,其它矛盾逐渐降居次要地位。如英法在瓜分非洲问题上的尖锐矛盾,英国与俄国在伊朗、阿富汗、中国西藏等问题上的矛盾,都随着英德矛盾的上升而得到协调,并通过分辨签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而结成伙伴关系。

  (3)英德矛盾还是新老世界殖民体系之间矛盾的核心。老的世界殖民体系以英国为中心,以法、俄等为主要成员国,英国在19世纪中期掌握着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和工业霸权。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英国,德国统治集团因此从争夺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这样,企图摧毁老殖民体系、另建立起一个新的世界殖民体系的核心国家——德国,与老殖民体系的核心国家英国之间的矛盾,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而是新旧两种殖民体系之间的一种斗争和矛盾的集中表现。这一矛盾自然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英国最初要置身于两大军事集团之外的原因

  1892年法俄同盟的建立,标志着欧洲以德意奥为一方、以法俄为另一方德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但此时,欧洲的另一个强国英国,却置身于两大集团之外,而采取所谓的“光荣孤立”的政策。

  英国统治集团长期依赖,惯于利用欧洲大陆列强之间的矛盾,来达到保持和加强自己称霸世界的目的。帕麦斯顿曾经说过:“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盟友,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我们应当以这种利益为指针。”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在1896年把英国的这种政策运用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的形势下,名曰“光荣孤立”。英国之所以奉行这一政策,一是因为当时英国不但与法、俄有矛盾(在非洲与法国有矛盾;在中亚、巴尔干与俄国有矛盾),与德国在非洲也有矛盾,因此它不愿参加任何一方。二是因为它考虑到,不加入军事集团,不但可以不受条约约束,而且还可以挑拨和利用两大集团的对立,使其互相牵制,以便自己乘机在世界各地扩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三是英国自信即使没有同盟国也足以保卫自己安全。

  但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德国实力的增强和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而与法、俄结盟。二、爆发:18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

  三、性质: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四、重要战线:欧洲的东线(英法比—德)、西线(俄—奥匈、德,具有决定性作用)

  五、过程和重要战役

  1、第一阶段:1914年。西线的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决战计划破产,西线转入阵地战。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1916年使决定性的一年,陆上三大战役:西线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海上的日德兰海战,英国仍控制制海权。战争主动权转到协约国一方。

  3、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美国参战的原因:协约国贷款;俄国二月革命等);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阵营增加到27国;俄国相继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苏俄推出战争;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结束。

  六、后果

  1、战争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十五亿人口卷入战争,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2、战争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摧毁了俄、德、奥匈、土耳其奥斯曼四大帝国,削弱了英法意三国

  3、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巴尔干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火药库?

  巴尔干半岛位于位于欧亚非三洲交汇之处,战略地位显赫。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

  巴尔干半岛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1)巴尔干与奥斯曼土耳其的矛盾。巴尔干半岛从14、15世纪起,长期处在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之下。(2)巴尔干内部矛盾。从19世纪70年代起,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相继摆脱了土耳其的统治,巴尔干各国间的领土、种族、宗教等矛盾也随之而起。(3)巴尔干各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由于巴尔干半重要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欧洲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乘虚而入,在此扩大自己的势力。(4)欧洲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巴尔干问题上的矛盾。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争夺大为激烈。巴尔干的民族关系复杂,其中斯拉夫人居多数。俄国打着打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地区扩张。奥匈帝国也在德国的支持下积极向巴尔干扩张,1908年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而当地人民想同塞尔维亚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打的斯拉夫人的国家。20世纪初,巴尔干地区不断出现严重的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和局部战争,成为争夺霸权最敏感的地区。只要一根火柴,即会导致整个欧洲的大爆发。

  *德国发动世界战争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看,普鲁士有军国主义的传统,普鲁士起源于军事征服,17世纪以后,普鲁士对外不断推行军国主义扩张政策,18世纪腓特烈二世改革后,普鲁士的军国主义更加发扬广大了。19世纪中期,德意志通过普鲁士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于是,带有军事色彩的德意志民族主义进一步赢得了德国人的信仰。

  从当时的现实角度来看,德国的经济实力和殖民地位的不相称,刺激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战争欲望。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飞速发展,工业生产总值居欧洲第一位。但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它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世界上可瓜分的殖民地大多早被老牌的英法荷等国瓜分完毕。于是德国工业资产阶级就将拓展海外市场、占领殖民地的愿望,与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密切结合起来,到处侵略扩张,力图冲出欧洲,走向世界,成为战争狂人。

TAG:近代史  世界大战  

相关分类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更新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