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上了一年级上册拼音教学里的最后一课内容,即“13、ang eng ing ong ”,是一节复习后鼻韵母与生字儿歌教学在一起的第三课时的新课。前后鼻韵母的教学,自认为是拼音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前两个课时的学习下,今天的学习目标算完成了,但在师父的聆听中,与我的教学过程中,有好多值得我反思的地方。
一、导入以复习前后鼻韵母开始,对整班学生面的涉及不够广。
一开始,虽然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回忆昨天所学的后鼻韵母,达到的效果还可以,可是当我出示“an—ang en—eng in—ing”三组对比的卡片中,每次会走到被叫学生的附近,没有更好地顾及全部学生,这使个读完成了之后对齐读造成不一衔接,使检测效果不明显。我想到了,教学时最好的黄金位置即在讲台附近,而当需要个别辅导与纠正时可走到学生身边。这样的话,学生涉及拼读面就广了,整体反馈也快了。
二、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
为了更好地巩固后鼻韵母,我采用了 “摘一摘,跳一跳吃苹果”的游戏,此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调动起眼、耳、口、手、脑去完成活动中的任务。同时,也适合低段学生的学习心理。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果园里果子都成熟了,想吃吗?(一个字想,就能带动一大片)。课堂上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同时更好地让学生巩固所学知道也是必须的。
三、自然段教学与拼音教学参差一起,互学互用。
今天的生字教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自然段形式出现了6个生字宝宝,后一种是在儿歌中出现了三个生字宝宝。如何记忆这9个生字,并能读出段落与儿歌,是这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当我在自然段的教学中,会创设一个教学环节:
师:“来,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电脑房,用计算机来上一堂美术课,我们一起来画画,怎么样啊?”这时候,班级仿佛准备着要上美术课似的,热情高涨。同时,这对自然段里几个小朋友分别画了什么,更好地知道了。
四、儿歌教学与生字教学与拼音教学,三点一线,互学互用。
今天的儿歌《彩虹》,刚好是上面一个自然段里衔接下来的,因此在导入时,语言的组织与连接较快。当我提问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彩虹吗?”
一小朋友回答“在雨下完以后,天空又是蓝的了,而且还会有白云,这时候天空中就会有彩虹”。
这时候,我却把小朋友的答案反复了一遍,并且又加上了自己对彩虹出现的理解,上完课听师父说的时候,我才知道:哦,原来学生说得这么好呀,我应该接上一句“对啊,说得真好呀,这就是书上我们可以知道的‘雨过天晴’的长长词语的意思了啊”。有时候,教学时的衔接语真的很重要,不需要哆嗦,需要直接与恰当。
五、学习前后鼻韵母的同时,平翘舌音的拼音音节也要贯穿。
今天,在自然段与儿歌的教学中,可能大部分的时候都利用在前后鼻韵母的教学中,而在文中也出现了好几个平翘舌音的生字,都是应该重要起来的。我觉得这点做得不够好,应该听取师父的建议,很多东西可以像数学一样渗透进去。《拼音教学“ang eng ing ong ”课后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上一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教学反思
下一篇: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TAG:
+《拼音教学“ang eng ing ong ”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 ›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 ›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拼音全部结束总结)
- › 一年级语文拼音教学反思
- › 轻松快乐、有机整合的拼音教学
- › 拼音教学反思
- › 关于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的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拼音教学“ang eng ing ong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