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范文网心得体会读后感不风流处却风流——禅的教育与心悟

读后感

当前:首页 >> 不风流处却风流——禅的教育与心悟

不风流处却风流——禅的教育与心悟

日期:09-27 20:32:29 | 读后感 | 浏览次数: 416 次 | 收藏

标签:读后感范文,读后感500字,http://www.gaofen123.com 不风流处却风流——禅的教育与心悟,
近两年购得《名家说禅》、《读禅有感悟》、《禅说》等书,再加上家中原有的禅语录、禅论及不少的日本禅师和西方学者对禅的论著,我读禅写禅时书桌上的书就有一大堆了。因为习惯于读一本书时,遇到书中提及的其它书或引文,只要家中有的都要找出来看看。提笔写“禅”时,满目皆禅,用前人诗释怀,正是“古人得后便休休,茅屋青灯百不求。遮眼漫将黄卷展,不风流处却风流。”

胡适先生说:中国的禅学,从七世纪到十一世纪,就是从唐代至北宋末年这四百多年,是极盛的黄金时代。而禅学的方法与教学方法多少对今天的教育是有启示的。禅学的方法可归纳为五种:

1、不说破:佛性本自具足,莫向外求。就是说自己便是佛,身外无佛可作,无法可求。此道理如果说破便成了“口头禅”,真理是简单的,赤裸裸的,说破就一文不值了。

2、疑:其用意在使人自己去想,去体会。

3、禅机:一般人以为禅机很神秘,其实真正的禅机不过是一点暗示。因为不说破又要使人生疑,叫人自己去想,所以禅师们又想出种种奇怪的方法,如打、骂、拍手、捏鼻等等;还有答非所问,驴唇不对马嘴的话头。这种方法,名曰禅机。

4、行脚:学而不得时,只好再问,问还是不懂,有时挨一顿棒,有时挨一嘴巴。过段时间,师傅打发他下山去游山行脚,往别的丛林去碰碰机缘。所以行脚等于学校的旅行,如同学生转学。一双草鞋一个钵,走遍名山大川,求无上菩提,直到大彻大悟而后已。如汾阳禅师活了七十多岁,行脚数十年,走遍了七十几个山头。行脚僧苦不堪言,一衣一履,一杖一钵,逢僧寺可进去住宿,替人做点佛事挣碗饭吃;无寺院时只能向民家化缘讨点饭吃。夜间露宿屋檐下,与《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无别。从前有名的大和尚多数经过这番漂泊生涯。虽饱尝风尘,但识见日广,经验日深,忽然一天树上鸟叫,或听到人念一句诗或一句话,或闻花香……即会大彻大悟,“桶底脱了,”这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5、悟:从“不说破”到“桶底脱了”,完全觉悟贯通。如:一个五台山和尚行脚到庐山归宗寺,一夜巡堂,忽然大叫:“我大悟也!”次日,方丈问他悟到什么道理。他说:“尼姑原来是女人做的!”真理是最简单的,就如平常吃饭穿衣一样,“平常心是道。”

参禅重在开悟,开悟则是生命的觉醒。六祖惠能说:“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禅宗成为佛教的正统,禅直指人心,让人大彻大悟,见性成佛。

中国禅宗禅学于十二世纪传入日本,不但对日本有重要影响,而且在整个朝鲜半岛及越南等国也依然存续着它的古老生命。禅话、语录、公案中有一些就是日本禅师的故事,如:有一个武士非常骄傲自负。有一次他经过山脚,听说有名的白隐禅师住在山上,他想刁难禅师,于是走进寺中问白隐:“天堂和地狱的门在哪里?”禅师说:“请问你是谁?”武士答:“我大名鼎鼎,你难道不知吗?”禅师答:“只有蠢人才会请你这样自以为是的人当将军,因为你愚蠢无比。”武士听了大怒,拔出剑来说:“我要杀了你,让你下辈子都记得我!”禅师平静的答道:“地狱之门已经打开。”武士听了一愣,随即丢下剑拜倒行礼说:“请原谅我的无知,我明白了你的意思。”白隐禅师慈祥的笑道:“天堂之门已经打开。”这位武士后来拜白隐禅师为师,也剃度出家了,成为日本历史上有名的高僧。

人心在一念之间,可升天堂,也可入地狱。但心是什么呢?《无门关》中记载的“神光安心”可说心为何物:“达摩面壁,二祖立雪断臂云:‘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摩云:‘将心来,为汝安。’祖云:‘觅心了不可得。’摩云:‘为汝安心竟。’”这段意思说明,心本不存在,是寻不到的。也就是说,自性本是清净无染的,而外界也就是有色世界污染了本性,只有悟道才能使迷失的本性回归,才能守住原本清净的心。

禅宗按修行法门又称为心宗,就是用般若之智观照本心,心如磐石,不为外界所动,也就修到“无心可安心自安”的境界了。

禅对中国的文学艺术的影响是深远的,是我国文艺学中的瑰宝。读美学界一代大师宗白华先生的文章《禅境的表现》,大师分析中国艺术的理想境界自六朝以来“却是‘澄怀观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绘画由丰满的色相达到最高心灵境界,所谓禅境的表现,种种境层,以此为归宿。”“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所以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须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须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所谓‘得其环中’。超旷空灵,才能如镜中花,水中月,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超以象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

透过诗书画卷,纵观外面的世界,人们匆匆地在追寻什么?媒体频繁报导呼吁,生活节奏紧张,人们压力太大,需要想法给自己减压。孰不知最好的减压药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心里;中华文化正是心灵的良药,禅则是生活中的清凉剂,它使人心境清新平静,在百忙中拥有一块心灵的净土。生活中多点禅意、道风,可活得更加自由、潇洒、轻松,可回归于自己的灵性的本原。

+《不风流处却风流——禅的教育与心悟》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读后感 更新

读后感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