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范文网心得体会读后感由“悲欣交集”感悟社会人际关系

读后感

当前:首页 >> 由“悲欣交集”感悟社会人际关系

由“悲欣交集”感悟社会人际关系

日期:09-27 20:33:06 | 读后感 | 浏览次数: 756 次 | 收藏

标签:读后感范文,读后感500字,http://www.gaofen123.com 由“悲欣交集”感悟社会人际关系,
“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小传丛书”之《李叔同》,我读了不下于七八遍,今年又买了台湾出版的弘一法师谈佛及《悲欣交集》弘一法师传记等书,弘一法师李叔同是我最敬佩的人之一。

李叔同先生生于1880年,1897年由母亲作主结婚,1905年母亲去世后当年赴日本留学,在日本考入东京美术学院,1911年毕业回国,在XX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授美术、音乐,同时还在南京任教,1918年正式出家为僧,成了一代高僧弘一法师。1942年10月10日,大师病重,用颤抖的双手庄严的写下四个大字“悲欣交集”,13日晚,走完了他那多姿多彩的人生路,去了他要去的极乐世界。

多年前在某杂志上的名人轶事中看到有写李叔同先生当年教书时一事,说先生上课时,手拿着书在教室边讲边巡迴地走着,有一学生随地吐痰,先生象没察觉到一样继续讲课,当巡迴至这学生面前时,从口袋中拿出草纸弯腰将痰擦净后丢入纸篓,其间讲课并未中断。学生脸红了,下课后主动向先生认错,但先生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此事对学生而言则终生难忘。我想,这可能就是《道德经》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先生行的是不言之教,胜于千言万语。

著名画家、作者丰子恺先生在《我与弘一法师》一文中写到,“他从来不骂人,从来不责备人,态度谦恭,同出家后完全一样,然而个个学生真心的怕他,真心的学习他,真心的崇拜他,我便是其中一人。因为就人格讲,他当教师不为名利,为当教师而当教师,用全副精力去当教师。就学问讲,他博学多能,其国文比国文先生更高,其英文比英文先生更高,其历史比历史先生更高,其常识比博物先生更富,又是书法金石的专家,中国话剧的鼻祖,他不是只能教图画、音乐,他是拿许多别的学问为背景而教他的图画、音乐。夏丐尊先生曾经说:‘李先生的教师,是有后光的。’像佛菩萨那样有后光,怎不教人崇敬呢?而我的崇敬他,更甚于他人。”

弘一法师被誉为守戒第一人,他自觉严格遵守一切戒律,饮食上按佛律中的一日一餐,过年不食。一次老友夏丐尊接大师去自家,到家时已过中午,那一天大师颗粒未进。第二天没到中午朋友就早早送去饭菜,不过是些白菜萝卜之类的家常素菜,可弘一法师吃起来是那样的喜悦,用筷子郑重地夹起一切萝卜时那惜福的神情把夏丐尊感动得要流下泪来。曾在一本书中读到弘一法师说,儿时,家里得一副对联中的一句是:“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我凭记忆好像原句是如此)。

大师讲课时对僧众们说:“要‘律己’,不要‘律人’”;“大概喜欢‘律人’的,总看人家不对,看不见自己不对”;“何以息谤?曰无辩,人要遭了谤,千万不要辩,因为你越辩,谤反被弄得越深……”。

大师所讲的现象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现在,社会节奏快,工作岗位上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容易紧张;权力欲、金钱欲、物欲等等,人的欲望无限扩大增强,“律人不律己”的现象普遍存在。《圣经》中写到上帝创造了亚当,看他寂寞,就用他的一根肋骨造了夏娃,当夏娃受魔鬼的诱惑偷吃了禁果后,人性中除了有神性的一面外,还有了魔性的一面。佛教的观点是:“妄由心生”。象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主题歌所唱的一样“爱也是恨的来处”,所以四谛中的苦谛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人的苦由人的身、口、意识反映出来,意识中欲多,必生贪心;权力欲多而得不到时,必牵怒他人;私心太重,必斤斤计较而不愉快;人际关系紧张,上班又须天天见面,又有了怨憎会之苦。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有何乐趣?如换种思维,换种活法,必然轻松很多:大家相逢是缘,人性有双面,即神即魔,而“妄心是魔”,我们认清了这一点而不受其支配,就可“转烦恼为菩提”,菩提就是觉悟。当有烦恼时,首先先反省自己,有些人事上的事要随缘,不可强求。在生活中要律己,多造善业,结善缘,遇事多替别人想想,能帮人时则帮人,帮人时不要求回报,如要求回报而得不到岂不又生烦恼?!

与人交往,不要过密,过密易生摩擦反伤友谊,但人有难时一定要尽力而助,这就是称为道义之交的友谊。弘一法师留给夏丐尊的遗书中写道:“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天涯。问余何适,廓尔亡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这是何等的境界,人活到这等境界对名利已视而不见,魔性已灭,神性犹存。

在读书生涯中,我遇到无数的“贵人”,也在这些“贵人”的帮助中,度过了人生中的困难时期,弘一法师李叔同是众“贵人”中的一位,我与他们之间有着时间和空间的差异,但通过读他们的书而了解他们,并与其道相通而受益。《周易》有言:“道不虚行,存乎其人”;《道德经》曰:“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弘一法师李叔同就是如此,他留下的淳淳教诲犹在耳边,他的艺术瑰宝同时也在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先生的歌曲《送别》早已家喻户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弘一法师录明代蕅益大师警训自勉,我想,这对我们也有帮助,愿与所有的道友一同共勉: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

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

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由“悲欣交集”感悟社会人际关系》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读后感 更新

读后感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