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和谐游戏氛围,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我们知道,主体性发展是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新课程改革以关注幼儿个性特点、充分挖掘其个性潜能为教育的主旨。游戏,是最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也是最受孩子喜欢的活动,因此新课程的改革要根据每个幼儿的兴趣、需要、水平,把活动的权利交给活动的主体——幼儿,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更自由、更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游戏的内容来自哪里?怎样创设和谐的游戏氛围?如何引导幼儿的游戏?怎样在游戏中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教师不断地参与幼儿游戏,体会幼儿的学习经验并结合新课程中的主要活动载体——“主题活动”,进行了系列探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只有把游戏活动和主题活动相融合,创设和谐的游戏氛围,才能让活动真正成为师幼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才能达到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目的。
1.满足幼儿游戏兴趣与发展的需要,生成活动内容
游戏中的活动内容一般来自于两个方面:一种是教师预成的内容,往往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结合幼儿的认识水平、认知特点、季节、周围环境或集体活动开展后的延伸而定;另一种是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而生成的。事实证明,生成的活动内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兴趣需要,有利于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发展。把游戏活动融合于主题活动之中,则给生成游戏内容提供了一片合适的土壤。如我们班在开展“小精灵”的主题活动时,便生成了许多游戏中的活动内容。实例如下:
师:“几天来,小朋友画出了很多漂亮的小精灵,放在篮里也很可惜,我们怎么办?”
幼:“我们用画好的小精灵布置环境吧!”
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那剩下的精灵怎么办?”
幼:“我们制成玩具。”
师:“想法很好,都能制成什么?”
幼:“制成头饰。”“制成面具。”“做成拼图。”“做成立体棋子。”……
师:“对呀,我们可以新添一个区域,叫什么区域好呢?”
幼:“小精灵玩具厂。”
在生成了“小精灵玩具厂“之后,我们又把这些小精灵的游戏内容延伸到了各个领域中。表演区里生成了“可爱的小精灵”表演,益智区里的小朋友在争着玩“小精灵”棋,语言区的小朋友在绘声绘色地讲述“小精灵的故事”……
因为这些游戏内容是幼儿自己生成的,幼儿对此熟悉并感兴趣,他们就想模仿和表现这些内容,游戏中的积极性很高。活动积极性提高了,游戏的过程成为了幼儿主动活动、主动发展的过程。
2.针对不同幼儿的能力差异,提供学习平台
主题活动往往以集体活动的方式展开,教师也常常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集体活动中。但集体活动中因为幼儿人数多,教育活动中教师常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方法。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能创设促使幼儿与玩具和材料相互作用的物质环境,提供让幼儿自选游戏的机会和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主题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来引导幼儿的发展,不露声色地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幼儿的身上。
如我班在“动物的故事”主题活动中,开展了集体语言教学活动“金鸡冠的公鸡”。在活动中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幼儿都争先恐后地要参与表演。但因道具有限,时间有限,大多数幼儿只能做旁观者,个别能力不强的幼儿更是缺少参与的机会。在集体活动之后,幼儿在游戏中玩起了“动物的故事”。表演区的电视机里小朋友在表演着故事;表演区屏风上的窗口变成了小舞台,孩子们在窗口复述故事,还进行木偶表演。几个平时很胆小的幼儿在内也能积极地和别人交流,大胆地进行故事表演……
再如在“我们爱科学”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开展了集体活动“有趣的陀螺。”幼儿玩了陀螺,意犹未尽,一些幼儿提出:“我们想自己做陀螺。”于是,我们在美工区里投放了各种材料让幼儿制作。有的幼儿做成了各种形状的陀螺,有的幼儿做成了各种材质的陀螺,有的幼儿做成陀螺后还能找出它的中心点……不同能力的幼儿都能选择适合自己活动的材料进行操作。在接下来的玩陀螺中,我们根据不同幼儿之间的能力差异和具体活动情况,对幼儿提出了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幼儿在玩中学。如我们引导能力较差的幼儿观察“看看陀螺上的花纹有什么变化?”,引导能力中等的幼儿探索“哪种形状的陀螺转的快?”,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尝试“把牙签插在陀螺的不同位置,转起来有什么不同?”,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最近发展区获得发展。
可见,游戏与主题活动相融合,弥补了集体活动中带来的不足,有利于针对不同能力差异的幼儿实施个别化教育。它提供给幼儿一个适合学习的平台,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
3.整合各领域活动内容,促进整体发展
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初浅的表面的,概括能力还很低,所以对幼儿进行教育往往不能过于分化。于是,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我们也能根据幼儿的这种学习特点,将各区域内容有机联系,融合于同一主题中。如在“陆地上的动物”这个主题活动中,幼儿当起了动物资料馆的“馆长”,“讲解员”,当起了动物食品加工厂的“工人”,在建构区拼搭了“动物园”,“动物玩具公司”的设计师设计起了动物拼图,准备出售……幼儿通过多个区域多种活动将各种零碎的经验归纳整理,获得了对“陆地上的动物”比较完整比较系统的认识。所以,将游戏与主题活动相融合,加强了教育的整合性,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发展。
4.鼓励幼儿进行广泛学习,开发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的理论,强调要引导幼儿发现自身特长,建立自信,并通过对个人发展潜力的充分挖掘带动全面发展。游戏与主题活动相融合,恰恰从另外一个角度给幼儿提供了发现和发展自己长项的机会。如班中一女孩子平时并不常到积木区去玩,在“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中,她需要用构建的方式来表现出自己理想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结果她拼搭出的“美丽家园”受到了同伴和老师的称赞。而她自己也发现这种拼搭活动很有意思,可以通过它产生更多的创意。从此,这个幼儿喜欢上了拼搭活动,发现了自己的强项。
在幼儿发现了自己的强项之后,我们就利用其在强项领域学习的内容引导其参加其他领域的学习。如有的男小朋友对美术区、阅读区不感兴趣,对科学区的“玩汽车”很感兴趣。我们就根据他的特点,抓住他的爱好引导他去图书区阅读有关“汽车”的图书,到美工区制作“汽车”……激发了他的多种活动兴趣。
实践证明,游戏和主题活动相融合,让幼儿有机会透过多元的管道发展他们的智慧。在游戏中,我们鼓励幼儿在属于他智力强项的活动经历中受益,并帮助他们在扩展的游戏活动中带动弱项的学习,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
综上所述,可见游戏与主题活动相融合之后,取得了1加1大于2的效果。主题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游戏中的目的性,使游戏题材和内容充满了变化,为游戏活动创设出和谐的氛围。“你给他一个世界,他立刻可以创造出无数世界来还给你”,良好的游戏环境促进了幼儿的主动发展,放飞了幼儿的心灵,让他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和谐社会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一是发展和谐。就是要做到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二是环境和谐,包括自然 阅读全文 >>
《学习时报》刊文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警惕和防止往回看
《学习时报》6月6日刊登评论员文章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警惕和防止往回看,不能对计划经济时代以平均主义为特点的“社会和谐”抱有缕缕思恋,不能把改革开放以来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所采取的一些正确说法和做法说成是不和谐、不符合“以人为本”。文章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紧扣全面建设 阅读全文 >>
从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目标谈起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定位我们知道,不同的健康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不完全相同,即使同一名称的活动,如果目标定位不同,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也会有差异。这里以笔者和部分幼儿园教师正在研究的健康教育活动为例加以比较、分析。例1活动名称:酸甜的水果(小班)原定目标:1、知道各种水果 阅读全文 >>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既要有人类社会理想的共性,也应该有中华民族的特性。只有把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之上,才不至于使和谐社会失去坚实的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首先,要从认识上 阅读全文 >>
加快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努力促进湖州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在市委五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徐福宁20**年12月30日同志们: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市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今年的工作;审议明年工作的总体部署;审议《中共湖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审议稿) 阅读全文 >>
+《创设和谐游戏氛围,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相关文章
- 创设和谐游戏氛围,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 › 创设和谐游戏氛围,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创设和谐游戏氛围,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创设和谐游戏氛围,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创设和谐游戏氛围,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创设和谐游戏氛围,促进幼儿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