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试题在线学历考试工程硕士考试GCT语文模拟试题(1)

工程硕士考试

当前:首页 >> GCT语文模拟试题(1)

GCT语文模拟试题(1)

日期:04-04 20:26:33 | 工程硕士考试 | 浏览次数: 162 次 | 收藏

标签:工程硕士考试题,工程硕士考试真题,http://www.gaofen123.com GCT语文模拟试题(1),
理论上,将这种多肽分子与蛋白质结合,就能从半导体材料“仓库”中挑选出镓砷纳米晶体,运送到“建筑工地”,添加在未完成的“建筑物”上。如果进一步筛选出与其他半导体材料或掺杂剂结合的多肽分子,就能组成一支完整的“施工队”,从事微电子元件的组装工作。不过专家表示,这一技术离实用化尚有相当长的距离。
39.对第二、四段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交通工具”指的是能将蛋白质从一个细胞运送到另一个细胞的小型分子团。
b.“仓库”指的是能够制造与多肽分子结构的镓砷纳米晶体的各种半导体材料。
c.“建筑物”指的是科学家们用纳米技术制造的更复杂、更精密的电子元件。
d.“施工队”指的是由科学家筛选出的与其他半导体材料或掺杂剂结合的多肽分子。
40.下列有关半导体纳米晶体技术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肽分子是科学家们获得的能与镓砷半导体紧密结合而不与硅等其他材料结合的分子。
b.在微电子元件组装工作中,作为“交通工具”,蛋白质必须具有对不同半导体材料的选择性。
c.对具有选择性能的多肽分子要进行多次的筛选和培育,要作结构上的改造。
d.从理论上说,只有将蛋白质与科学家培育出的多肽分子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运输功能。
4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体积仅有几纳米大小,比目前微电路中使用的晶体管小得多的一种分子团。

第 4 页 www.gaofen123.com b.对半导体纳米晶体进行操作的原理,受到蛋白质所具有的运送功能的启发。
c.从大块的半导体材料上切割下所需的原料,然后在上面刻蚀出电路是目前制造微型电子元件的一般方法。
d.通过化学反应随机产生的,能与半导体材料表面结合的多肽分子,大约有10亿种。


42.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用多肽分子,运送镓砷纳米晶体到"建筑工地",将是今后组装微电子元件的主要方法。
b.组装微电子元件,还需进一步筛选出能与其他半导体材料或掺杂剂结合的多肽分子。
c.利用半导体纳米晶体的技术,已制造出比一般晶体管体积更小、功能更强的电子设备。
d.未来的微电子元件,一个开关或一个存储单元,都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纳米晶体来充当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四题
古今中外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不仅仅是艺术珍品,甚至主要目的不在于艺术,而是以艺术为手段表达某种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或其他思想,还可能万象皆备。如伏尔泰、狄德罗、萨特等人的一些著作,既是小说,又是哲学,而卢梭的小说《爱弥儿》,就明确地说过是阐述其教育思想的。至于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康帕内拉、卡贝和反乌托邦主义者赫胥黎、奥威尔等人的小说,主要是表达其政治思想的。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所包含的思想极为丰富,又各具中心。其中有些是很有现代意义和实用价值的。
比如,近年来,人们已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中挖掘了许多人才学的内容:认为《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贾探春是具有管理能力的人才,她们推行的是从那个封建家庭内部实际出发的某种责任制;认为《西游记》提出了人才使用的问题,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之前是怀才不遇,因为他官封“弼马”,屈居下位,职到“齐天”,却又并无实权。有的人甚至认为《水浒传》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人才学,说是宋王朝不能用人,驱使天下的人才投奔梁山,而宋江善于用人,才使许多人才会聚到梁山。至于《三国演义》,涉及的就更多一些。“马谡失街亭”等著名篇章,已经是越嚼越出味儿了,只不过还没有人称它为人才学罢了。
对于这种研究,学术界有一点微词,认为这只能代表一种信息,即国家重视人才的信息,而作品中的内容并不一定如此。也就是说,这四部著作中,并不一定有很多人才学的内容,只是研究者为了某种需要,作了时代的外加而已。问题应该怎样看呢?研究古代著作,“外加”是可能出现的,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要做具体分析。
43.第3段“对于这种研究”一句中,“这种”指代的是
a.对古今中外文学名著表达的思想内容的研究
b.对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现代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研究
c.人们从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中挖掘人才内容的做法
d.从人才学角度研究古典文学
44.“对于这种研究,学术界有一点微词”一句中所说的“一点微词”的内容是什么?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认为这只能代表国家重视人才的信息
b.认为这四部著作中不一定有很多人才学的内容
c.认为四部著作中的人才学内容是研究者为了某种需要而作了时代的外加
d.认为这四部书中,可以称得上人才学的是《三国演义》
45.下面对第2段主要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人们已经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挖掘了许多人才学内容。
b.有人认为《红楼梦》中王熙凤、贾探春在那个封建家庭中创造出了落实某种责任制的办法。
c.有的人甚至认为《水浒传》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人才学,是否能使用人才,直接影响到了事业的发展。
d.《三国演义》涉及到人才学的地方更多些,只是目前还没有人称它为人才学罢了。
46.这是节选的一本书序言的开头部分。下面对这段文字理解推断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从选文的第1段可以看出,这本书研究的对象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研究的内容是中外文学名著中包含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等。
b.文章由外国文学名著引出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指出它们包含的思想中有些是很有现代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承上启下,自然地引出了对这四本书的研究问题。
c.第2段列举了近年来人们从人才学的角度研究四大古典名著的情况。从内容上可以看出,人们认为《三国演义》最富于人才学研究的价值。
d.第3段作者先提学术界的不同看法,承认这种“外加”可能出现,接下来用“不过”一转,提出“要做具体分析”,下面就要针对第2段列举的现象进行分析了。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四题
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的结合。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就将文化艺术与体育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历届奥委会主席也都反复强调文化艺术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文化艺术是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目标的重要因素,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中,灵与肉逐渐变得对立起来。体育的生物功能常常为人们所强调,而它的文化艺术功能却为人们所忽视。奥林匹克运动强调体育运动与文化艺术融为一体,促进人类全面和谐的发展。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表明,竞技运动精神价值的加强有赖于人类的文化艺术。多年来,社会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而精神文化却相对贫乏,由此使竞技运动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出现了嫉妒、虚荣和不信任的风气,使竞技运动沦为低层次的娱乐消遣。要减少竞技运动中这些不协调的现象,回到促进身心均衡发展的轨道,就必须提高它的文化艺术价值,使之成为高尚的社会文化活动。而这种活动,正是使人们得到美好的艺术熏陶、心灵得到净化、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起来的重要保证。
①当今的奥林匹克运动已逐渐将人类社会中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真善美集中起来,具有了跨时代、跨地域的审美价值。②奥林匹克运动这种超越现实和理想化的特点,又显示着人类对美好事物和理想境界的追求,预示着未来的现实。③这不仅大大增强了它的吸引力,而且直接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发挥作用,激励着人们为实现美好的理想,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④这就是奥林匹克运动在当今世界广为普及的重要原因所在。⑤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能成为这样一种人类文化的结晶,就是因为它包含有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内容。⑥这些文化艺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互相补充,构成了奥林匹克运动多姿多彩的整体景观,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启迪人们对真善美的审美感,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
47.竞技运动中出现种种不协调的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超过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b.长期以来社会上滋长了嫉妒、虚荣和不信任的风气。
c.物质生产和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精神文化相对贫乏。
d.竞技运动逐渐沦为低层次的娱乐消遣。

第 5 页 www.gaofen123.com
48.下面对第三自然段文意归纳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竞技运动精神价值的加强有赖于人类的文化艺术。
b.竞技运动出现了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
c.必须提高竞技运动的文化艺术价值,使之成为高尚的社会文化活动。
d.高尚的社会文化活动是使人们内心世界变得丰富起来的重要保证。
49.本文第四自然段有两大层次,下面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0.对普及奥林匹克运动的意义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坚持体育与文化艺术的结合。   b.促进人类全面和谐的发展。
c.改变竞技运动中不协调的现象。 d.直接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
一、(15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d  c  d  b  a  c  b  b  c  c  c  a
二、(15小题)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b  b  b  a d d  c   d  a  a c  b  a
三、(20小题)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c  c  d  d  b  d  c  c  a  d  b  d  d  b  a  c  a &nb>

第 6 页

上一页  [1] [2] [3] 

+《GCT语文模拟试题(1)》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工程硕士考试 更新

工程硕士考试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