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的人,应是淡定而不为浮躁所同化的人。放眼当今中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的现实,给人们创造了众多的机会“出人头地”,于是“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同时也催生了从未有过的竞争与压力,于是让渴望名利的人们越来越失去了耐心,迫切渴望“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各种“快餐式成功”和“速食式成名”的“典范”炒作,让人们越来越忍受不了清贫和平凡,越来越急功近利,耐不得脚踏实地的寂寞,于是,出现了不切实际地“跟风”、“疯跟”,预支青春和生命去赌明天,殊不知在盲目的跟风和疯跟中,早已舍弃了对明天的追求,对未来美好憧憬……
当风静云淡时,真正的自我在诉说:守望自己,不要乱品春秋;守望自己,不要随波逐流。
学生篇 认知·判断
□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区1224班 郭玉竹
感言:感觉就像自己身处高考考场一样,非常紧张。
太多的人于这忙碌的尘世中穿梭,人们会看到很多美好的事物,并发出这样或那样的赞叹,可这也只限于远观而已,他们并没有上前去触摸、去感受、去判断,由此,便错过了很多事物的真相。
认知事物,别让习惯去左右你的判断。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人们只要重复一个动作超过20天,便会成为一种习惯,一旦习惯养成,做很多事时就有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就像哲学家手中的那个苹果,有的学生只根据其红红的外观便说闻到了其味道,这便是一种对苹果认知的习惯所导致的不去真正地尝试,并轻易作出判断。
认知事物,实事求是地作出判断。
还是对于同一个苹果,他们并非闻不出来,而是因为老师说,那是“刚从果园摘来的”。所以即使没有闻到,他们也会说是有味道的,那是一种对老师、对权威的盲目信任和遵从,他们为此放弃了自己正确的判断,抛弃了对自己的信任,而那种盲目换来的也必定是错误的选择。
认知事物,通过实践作出的判断才能正确。
要想正确地认知一个事物,不能只是去看、去闻,更不能听信别人所说,而是要亲自去感受、去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一句老话,却很经典,几乎所有的事物通过实践,都能使人得到正确的认知。
现实的真相令人诧异,而在诧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懂得其中的道理,抛弃对习惯的依赖、对权威的盲从,真真正正地去感受事物,诚实地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通过实践得到真理,作出正确的判断,感受自己的成功。
孙延堂老师点评:
善于运用小标题统领全文。认知与习惯、认知与求是、认知与实践,层层深入递进,使文章结构严谨。开头与结尾形成呼应,语言比较灵活,稍显美感。
相信自己,成就未来
□沈阳市第四中学高二年级 于瀛
感言:通过这次模拟高考,让我离高考更加近了一步,提前体味了高考的气息。面对一年以后的高考,我更加充满自信。
小的时候,我们都曾经“目睹”过那个捧着空花盆,低着头向国王道歉的孩子;然而,他却是那一日的天之骄子,未来的国王。于是,那时,我们就相信,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感觉,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成就希望的未来。
好多年后,一直记得《捧着空花盆的孩子》这个故事,一直记得这个愿意诚实面对自己感觉的孩子。诚实面对自己成了内心的信仰,每当怀疑自己内心和眼睛的时候,会忆起那个陪我们走过多年的孩子,然后,选择相信自己,既使错过,即使遗失,也未觉后悔。
相信自己的判断需要勇气,一种蕴藏着智慧的勇气。当选择敢于对权威说“不”,敢于否定常规的时候,我们也就选择了相信自己,选择了光明的未来。
否定不是抺杀,否定也不会改变一个人的辉煌。亚里士多德一生提出成百上千的观点,其中有三分之二都被时光和历史所否定;牛顿的三大定律,也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备受质疑。但,那又如何?他们依旧是智者,是巨人,是时代的英雄。就像西典军校的灵魂一样——提出疑问,总比解决疑问更加可贵。
相信自己,追求自己内心的梦想,为了自己,成就属于自己的未来。彼岸开着鲜艳的花朵,那里有我们想要的未来,让我们张开双臂将臂膀化成羽翼,奔向希望的明天。
孙延堂老师点评:
小作者知识积累丰富,能统筹材料,为观点服务。
应改进之处是文章题目“相信自己,成就未来”有些宽泛,如果在前面加上一些修饰语,就能使内容具体,便于正文的下笔。
+《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例文范文这样写》相关文章
- 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例文范文这样写
- › 2011年上海中考满分作文:01.悄悄地提醒
- › 2011年泉州市语文中考下水作文
- › 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世乒赛与蒙古帝国的陨落
- › 2011年中考作文——十四岁,我又多了份坚持
- › 2011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时间在流逝——上还是不上大学?
- › 2011年高考满分作文大收集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例文范文这样写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例文范文这样写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例文范文这样写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例文范文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