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试题在线学历考试高考满分作文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例文范文这样写

高考满分作文

当前:首页 >> 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例文范文这样写

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例文范文这样写

日期:09-26 12:37:12 | 高考满分作文 | 浏览次数: 114 次 | 收藏

标签:高考满分作文大全,历年高考满分作文,http://www.gaofen123.com 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例文范文这样写,

本报第二届“高考模拟现场”开考,作家老师学生同写高考作文

  2011年辽宁卷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
  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所给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晨报讯(记者 夏雪菡)昨日上午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备受关注的语文作文题目也浮出水面。
  当高考考生从语文考场走出来时,一批特殊的“考生”走进了另一个考场,就是设在本报的“高考模拟现场”。前来“赶考”的考生有名师还有高二年级的学生,考题只有一道,就是高考生刚刚答过的辽宁高考作文。
  昨日14时许,“高考模拟现场”正式开考,这已经是本报开的第二届“高考模拟现场”了,去年我们就成功地举行了第一届,而这一次我们的考生范围从学生扩大到老师。来参加本报“高考模拟现场”的学生说:“从来没有和老师一起参加考试,这种感觉很奇妙。”考试结束后,本报还邀请了辽宁省实验中学北校语文高级教师孙延堂老师为学生考生的高考作文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孙老师表示: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材料所表达的几个观点很明确,相对于往年的作文题目不容易跑题。
  (由于版面有限,所有作文均有删节)

  作家篇

  苹果的香味

  □鲍尔吉·原野(著名作家)

  当我们被要求确认苹果的香味时,有一项重要的权利不可或缺,那就是首先质疑这是真苹果还是假苹果。
  质疑与自由相伴,也与真理相伴,有时也与遭受批评与训斥相伴。
  当一位哲学家拿着蜡做的苹果问学生们“你闻没闻到香味”时,人们最容易质疑自己的鼻子,而不是哲学家的苹果。
  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认知陷阱,哲学家提问的核心是香味,而没问“这是不是苹果”。正是这个所谓“陷阱”,让许多人失去了解真相的机会,只有一位学生发问:“这是什么?”
  这个故事差不多是安徒生童话之皇帝的新衣的另一个版本。大臣们明知皇帝无衣却说有衣,而闻蜡苹果的学生们不知其为果却以果闻之,从而无法接近真相。
  我们常常为自己的感官所欺骗,见到蜡苹果就以为它一定香,一定甜脆,一定有营养;如果闻不到香味则是自己的错,至少是感冒的错,而不是苹果的错。视觉把自己看到的形态与色彩当作真理向嗅觉兜售,不服从就是不称职。事实上,视觉——人类的视网膜——并不一定可靠。科学试验证明,人头朝下行走的图象,被视网膜修正为人头朝上,这一修正离事实相去甚远。人眼所看到的红花、绿叶与蓝天均为光波折射与人眼感觉色彩的锥状细胞合作的结果,红花不一定是红的,蓝天完全可以是另外的颜色。眼睛会骗人,嗅觉、听觉、触觉都有可能骗人,故此,世上才有那句含意恒久的名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我们常常为从众心理所骗。从众容易,讲真话难。讲真话需要学识和勇气。人与众人的认识不一致时,会孤独、会惶恐、会投降,从众之后才心安。人云亦云恰恰是人认识真理最大的误区,也是人最常犯的错误。
  质疑是人走向真理的必然路径,也是构成社会和谐的必要基石,更是保证公权力不被滥用的天网。它赋予人们一项基本权利,可以对假冒苹果之子虚乌有的香味说不!


  你做哪种人

  □董恒波(国家一级作家,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崇拜权威是人类的共性,也是人类的弱点。
  哲学家拿着一个蜡制的苹果,说是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于是就有人说闻到香味了,说闻到香味的人自然是一个喜欢迎合的人,这种人最会见风使舵。如果哲学家说:“看,这是一个已经变质的烂苹果!”恐怕这个人会立即附和:“是呀,我已经闻到了它的臭味了。”他也许边说边会捂着自己的鼻子呢。
  接下来说第二种人。他们对这个苹果究竟为何物不会轻易作出判断,虽然哲学家说是新摘来的苹果,虽然已经有人说闻到香味了,他们还是用手摸了一下后,用了一个设问句,“这是什么?”因为他们在用手摸了摸的刹那,就已经感觉有些不对了。自然的苹果与蜡制的苹果从颜色上看,或者没有太大区别,但手感会告诉人们,哲学家说的是谎言。
  还有第三种人。自己明明没有闻到香味,可是他不说自己没闻到,他把责任揽在了自己的身上,说“我感冒了”。感冒了鼻子自然没有嗅觉,就样说很艺术,不得罪人,既为自己找到了开脱的理由,也找到了借口和心理安慰,毕竟自己没有奉承地去说假话呀。在生活中,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做法。
  三种人因为自己对问题的阐述方式和认知态度,在当今社会的境遇将大相径庭。见风使舵者因会“来事”,会讨好哲学家,一般来说他们吃得开,在学术上能够左右逢源。(第一种人中多有属盲目迷信权威者,当另论)而第三种人属明哲保身,虽不愿逢迎权威,也不枉吐谎话讨好上级。于人于己尺度把握得十分可以。第二种人,用怀疑的眼光看着哲学家,大胆地发出提问。这样的人应该得到人们的敬重。
  社会应该建立一种机制,对睁着眼睛说瞎话者,给予一定的制裁,应该让他们尝到说瞎话的苦果。比如上文当第一种人说“已经闻到香味了”之后,就立刻将那个蜡制的苹果塞在他的嘴巴里!
  除第一种人外,另外两种人的处事方式,你选择哪一个都可以,权力在你自己。

  呼唤诚实

  □胡世宗(诗人、军旅作家,辽宁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在我们的生活里,可能到处都能听到关于人们难以说真话的故事。
  首先哲学家是一个权威,不知他是有意考验学生,还是故意说假话,总之他说这个苹果是“在果园里摘的”。对于学生,这无疑是最权威的人士——哲学家,用了一句最权威的依据——“果园摘的”,这就使得学生们有了不同的表现。
  那个能闻出蜡制苹果香味的,明显是在说假话;更有甚者,没闻就说香了。另外三个学生,一个明确地说了实话:我什么也没闻到。另一个问:这是什么苹果啊?他不便直说,装糊涂,但他没有随声附和。最后一个,肯定知道这苹果是假的,他找了一个推托的借口,不作回答,称自己感冒了。
  我在写这篇小文的时候,抬头看到写字台上端,悬挂着我国已故著名诗人艾青先生1987年为我题写的一个条幅:“说真话”。说真话,是人间一种诚实的品格。
  我们都熟悉《皇帝的新衣》这个寓言故事,在一片假话的簇拥下,那个敢于说皇帝什么也没穿的孩子,才是最了不起的。童言无忌,孩子的天性让他说了真话。固然,诚实会使生命开出灿烂的鲜花,诚实会使人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但是,诚实,有时是需要勇气的;诚实,有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放眼我们周围,从婴儿的奶粉到大量的食品,从医学界到教育界,从伪新闻到伪科学……到处充斥着假的东西,连教授的学术成果都有假。这些假的东西,常常也披着权威人士的权威鉴定的外衣,并不像蜡制苹果那样容易识别,我们需要有一双慧眼。可是,仅仅有慧眼仍是不够的。我们需要说“我什么也没闻到”的那种勇气,甚至需要挑明了指出:“老师,这是一只蜡做的苹果!”
  呼唤诚实!
  诚实对于我们社会生活是太重要了。我们大声疾呼诚实,让它像没有污染的空气一样,浸润我们的肺腑;让它像大山里流出的溪流一样,滋养我们的心灵;让它像沉厚牢靠的地基一样,成为我们垒造社会大厦最根本的基础!

  一个苹果背后的思考

  □沈阳市同泽女子中学语文老师 张旻

  感言:作为教师,正需要从学生的感受出发来指导学生,只有深深地理解和体会学生才能使我的教学不会走偏,实现“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
  一个蜡做的苹果,一位哲学家,一群有些不同说法的学生,构成了一幅很普通的画面。可在这看似简单的背后,却有着让人深深的思考……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在这句名言流传千年的同时,有多少人真正地用它来履行自己人生轨迹呢?我们更习惯了做着言不由衷的事,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一副面具来面对生活,而面具背后却深深地隐藏着自己的虚伪、怯懦、不安与惶恐……
  当然,也有人拒绝掩藏,用自己的心来袒露这一切,方舟子正是这类人中的典型代表。我想,在他揭露虚伪与丑陋的时候,他的心是坦然的;在他面对恐吓,甚至是死亡威胁的时候,他的心是坚定的;在他面对赞扬与掌声的时候,他的心是淡定的。是什么支撑着他?是什么在鼓舞着他?应该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而我们很多人正是在戴上面具的同时,丢掉了这份本应属于自己的责任。
  当今时代,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纷扰的变化中,人们迷失了自我的本性,丢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一个蜡做的苹果折射出现实中的人生百态,一个个不同的回答反映出责任感与诚信的危机。我们需要更多的“方舟子”站出来,需要更多的人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我们的世界就会焕然一新。
  也许,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人生,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老师篇 守望自我

  一个用蜡做的假苹果之所以拥有了真苹果的香味,只是因为我们轻信了“师”,盲目地追着“风”迷失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一个真正的人,首先必须是一个不盲从的人。当我们放弃自己的立场,放弃理性而想用别人的观点去看一件事时,悲剧便造成了。因为盲从,东施效颦也终成笑话;因为盲从,人们鼓励了“欺骗门”,成就了张悟本;因为盲从,可爱的孩子挤进了“补习门”,可怜的父母沦为孩奴。
  一个真正的人,还必须是一个执著而坚守的人。结庐在人境,岂无车马喧?而人生成功的智慧就是世事纷扰处,要耐得住“闹”,不要让“风”吹乱理智的旗帜。孔子周游列国却处处碰壁,他的执著让人们不禁感到疑惑,但正因为他把对理想的坚守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才有了今天我们中国绚烂的儒文化。

[1] [2]  下一页

相关分类

高考满分作文 更新

高考满分作文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