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试题在线学历考试高考满分作文2011年全国各省高考作文点评

高考满分作文

当前:首页 >> 2011年全国各省高考作文点评

2011年全国各省高考作文点评

日期:09-26 12:37:40 | 高考满分作文 | 浏览次数: 353 次 | 收藏

标签:高考满分作文大全,历年高考满分作文,http://www.gaofen123.com 2011年全国各省高考作文点评,

  假如我们的考生在考场上还能想起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想起曹操的《短歌行》等等,我想这些都会给我们的考生写作带来灵感的。

  三、高考作文没有“定式”

  时下有句话叫:“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笔者取其前半句来表达关于对高考作文考查类型的感受和看法。有高考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几种大的类型的变化,在这几大类下又有若干小变型。到底哪种类型更好呢,那种类型能更客观地考查考生的能力呢?硬要比较,答案可怕只有天知道。因为,每种考查形式都有利也都有弊。比如,一度受到热捧的话题作文如今的“衰落”,不就是一个力证吗?那么难道我们对高考作文就没有什么可评价的了吗?当不是,只是我们在评价高考作文的时候,不要只盯着形式而忽略了其他。命题作文这种传统的作文考查类型,我们切不可以它是传统的而就轻易否定它,关键要看出题者在设计考题时的用心和技巧,有时候回归传统也是一种创新。

  安徽今年的高考作文,笔者以为出题者是花了比较大的心思的。出题者在作文要“有深度”和让考生“有话说”、“说真情实感”几个方面是做了尽量兼顾的努力的。所以,笔者以为今年安徽高考作文的命题还是可圈可点的。

2011浙江卷作文点评:多角度关注自我

陕西省丹凤中学长孙永健

  浙江作文题目:

  季羡林等文化名人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他们以及他们的成就在消失不见,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

  请以"我的时间"为题,写一篇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

  点评:浙江作文是一道命题作文,要写好这道题目必须仔细分析材料。材料给出,季羡林是成功的,为什么能成功呢,关键在于时间。于是,作文可以转化成成功的人都懂得时间。

  如何看待时间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

  1.理解“时间”。时间的概念,有物理时间和自我时间之分,物理时间对每个人而言是一定的,而自我时间,人各有异,名人就是能把握自我时间的人。

  2.如何把握自我时间。第一要珍惜时间,第二要合理分配时间,第三要懂得每个时间段应完成的任务。

  3.我的时间。我的时间就是要考生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可以写为理想而追求,为目标而奋斗,也可以写让自己最难忘的某个时间段。

  4.注重定语“我”。这就要求作文要写真情实感、关注自我的成功。

  这个作文,写记叙文比较容易把握,同时还可以进行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思考。

2011年浙江卷作文点评:彰显文化特性

浙江义乌中学-傅婷婷

  2011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钱学森、袁隆平、宗庆后、张艺谋、马化腾、刘翔……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成功者,有无数崇拜者和模仿者追随其后。他们做过什么,又是怎么做的,被写进了种种励志读本,然而,他们的成功很难复制,因为时间在变,万物在变,一个人成功的赋予也在变。

  时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初夏秋冬,四时更替。物理时间随着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匆匆地流逝,而人生的时间,则由大大小小的悲喜堆叠而成过去,由错错对对的选择建构而成未来。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点评者:傅婷婷  浙江省义乌中学语文学科教研组组长  中学高级教师  义乌市第四届普通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  金华市第五批中小学名师推荐人选

  浙江省高考语文,自2004年自主命题始,一贯高扬“人文”与“文采”的大旗,其作文命题从最初2004年生硬植入“人文素养与发展” 的话题,到2010年的“角色转换之间”“文化反哺”之类的高深莫测,多多少少都有为人文而人文,为文采而文采的过度用力痕迹,所幸2011年难得有个平和中肯的题目“我的时间”出现,愿浙江省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能在2011年这个新起点上,真正走向成熟,恰如其分地彰显浙江语文的“人文”“文采”的文化特性。

  今年的浙江省高考作文题,虽然沿袭了一贯先提供文字素材,再明确作文要求的两段式命题结构方式,但这次提供的两段文字素材,一段贴合现实生活,跨时代、多领域成功人士范例一直是全民热议话题,一段适合学生思考维度,将现实生活现象上升到对时间,其实是对自我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的认识和评价上来,这对“我的时间”这个标题(这次就是要求以“我的时间”为标题)起到很好的引领和开拓思路的作用。使得考生在写作时,不至被规定标题的命题方式牵制住写作能力。

  设想一下,假如本次命题采取粗放式结构,仅以“我的时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可以设想其作文质量的后果,在目前高中生普遍阅读时间有限、阅读面与阅读兴趣相对狭隘的现实面前,多数作文会堕入无病呻吟、假作思考、伪装深刻的深渊。有了这样两段文字素材,先在现实生活撷取一个写作的支撑点,使考生下笔不至漫无边际,然后再用一段素材将生活表象与限制性标题“我的时间”绾结起来,使考生的文思有章可循,回归到对自身生活经历、经验这类较为熟悉、也比较容易写的题材上来。特别是素材最后这一句:“所以,人生的真谛不在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做好该做的事!”这对考生而言,对其一生都将是一个和气温馨而又语重心长的提醒。这不正是目前的教育最需要的人文关怀么?!

  语文高考作文所占比分不小,考生作文水平发挥如何,对其高考语文总分值都影响举足轻重,一个合格的作文命题是让大部分考生有话可写,能写真情实感,本次高考,考生普遍反映作文有话可写;一个巧妙的作文命题,是能发挥高考的选拔人才功能,在写作方面,能很好地检测出写作水平和能力,直接体现是在作文评分上能拉开差距,使一批写作优秀的考生能够脱颖而出,我们高中一线教师根据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对此有乐观的期待;而一个优秀的作文命题,是能彰显中学语文教学的育人目标。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绝不是他能写一篇充满华彩的文章就能体现,更要有对人生的广度、生命的厚度的人文思考,这次作文命题,也可以说有所体现了。说实在,一个高考作文题的命制的成功,不在高考命题组将其命题初衷、意义、目标等解释得如何滴水不漏,也不在世俗(这里指高考旁观者)门外热闹式的喝彩,而在高考的当局者--考生(这必须放在第一位的,而这个名称后面的能力与个性又是那样的千差万别)和高中语文一线教师的直接感受,他们说好,才是真的好。

2011年新课标高考作文点评 时政性增强

陕西省丹凤中学     长孙永健

  今年陕西的高考作文紧承了2008年“汶川地震”作文的特点,具有时政性的特质。作文选取了两个材料,一则是西方报刊关于中国腾飞的报道达3亿次,一则是《中国青年报》对中国走向强大的报道。通关这两则材料,有以下特点:

  1.时政性增强,符合课标提升学生能力的原则要求,这样的作文,对于那种“只读圣贤书”,套做作文的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

  2.作文承接了08年“汶川地震”作文的命题思想,着重指导学生语文的学习不能离开现实生活。

  3.符合新课改理念,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是训练学生思维,而不是死读书。

  4.作文打击了套作和无病呻吟的文章。

  那么这样的构思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思路入手进行分析。

  1.文中出现了中国腾飞的字眼,所以考生可以写中国腾飞的社会现象;

  2.考生可以问自己,中国为什么能腾飞,走向富强,那么必然得出的原因是传统文化的熏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中国人民的团结努力等;

  3.西方社会报道达3亿次,是不是真正的希望中国走向强大,从这个角度讲,这则作文具有思辨性的特点,学生可以一分为二的来看问题,一方面西方开始关注中国,说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开始强大,同时也说明西方在警惕中国,作为当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居安思危,承担建设祖国的使命,让中国走向强大。所以学生可以从青年人应具备的精神入手来思考问题。

  4.《中国青年报》从民生、经济、社会政治等角度报道了中国,所以学生可以抓住任何一个侧面来写作也是www.gaofen123.com。

  5.另外考生可以写记叙文,书写祖国从过去到现在的变化,在变化中写“腾飞”,写发展。

  总之,我认为今年的作文导向性明确,思路开阔,对于来年的作文备考和新课改的进一步落实都具有现实意义,指导我们的老师再不能教死书,我们的学生再不能死学习,一定要在学习中关注现实,写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此类作文谨防空喊口号,需从实际着手!

2011新课标作文点评 恢弘大气 紧贴生活

山西省语文教学名师  徐鸥(成成中学)

  一、原题回放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命题意图

  2011年高考课改区宁夏 吉林黑龙江 山西 河南 新疆海南共用一套题。作文在命题形式上与去年相同,都属于新材料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都与都与现实社会关联,对于倡导中学生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等具有导向作用。

  但细细分析还是会发现,今年的作文命题较去年稳中有变:

  一是去年所给材料有一定的隐喻性,如果不认真审题,就难以找到最佳的立意角度。今年的比较直接,学生容易把握主题;

  二是社会关注点有很大不同,2011年新课程标准卷的高考作文是非常值得回味、研究的,因为这个题目不在仅仅是关注个人的成长和成才规律;更是要我们关注世界和国家的命运,关注国家社会发展状况的大事,体现了恢弘大气又能够紧贴近时代脉搏的一种命题风范。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分类

高考满分作文 更新

高考满分作文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