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读后感
想懂你——孔乙己
悠然间,一叶枯黄,拂过黑瘦的面庞,忽忽悠悠,那是无着无落的孤独。初冬的那抹残阳,射到地面的刹那间,生命骤然粉碎成斑斑驳驳。
一片静寂。
一件破夹袄,已抵御不了丝毫冷风的侵袭;盘着两腿,垫在下面的蒲包上的已凝固的血迹还依稀可见。你用双手撑着,一点一点艰难地前行,手掌磨出了血,在地上留下痕迹,却又被落叶覆盖。了无痕迹,看不清你的脸,只觉你的背影渐渐模糊,消失在路的尽头……
恍惚间,仿佛看到了昔日的那个你———弯腰站在孩子们中间,分给孩子们茴香豆吃,嘴角漾着纯真的笑容,花白的胡子微微颤动,皱纹很深,但遮住了伤痕,笑得同孩子一般,转而又慌了神,忙将碟子罩住,弯腰说"不多了",又蹦出一句"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那是一种简单的快乐。
你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善良、淳朴、自尊、却又固守那个所谓的"读书人"的身份,迂腐不堪;你写得一笔好字,却又不求进取,以致走投无路;你本可以过上简单而快乐的生活,却又偏偏将自己禁锢在封建思想之中,热衷于功名,碌碌无为;你……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人生要自己把握。倘若你冲破了思想的牢笼,选择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那么你也不会走上那条封建社会专为弱者铺设的道路。不过,或许要摆脱这种思想的禁锢的确不是一件易事。所以,你戴上了那对"读书人"的脚镣,一步步被逼上那个结局。
真的想懂你——孔乙己。
这个读书人的路
——读《孔乙己》有感
长衫。破旧。
你是谁?
破裂的口子中洞穿黑而瘦的肉体,是一页页灵魂的摧残,是一瓣瓣人性的剥落,是一丝丝温暖的断裂,是一片片善良的崩塌。
境遇。悲苦。
你是谁?
写的是无一用的好字,窃的是毁一生的经书,饮的是葬人性的美酒,念的是之乎者也的迂腐。
四周。漠然。
你是谁?
扮演着可有可无的小丑,被忽视,被鄙弃。在卑微的悬崖尽头,却是被牢记的十九文钱,哽住了最后的呼吸。
头顶。残酷。
你是谁?
倒看被血水浸没那些所谓人的脸,吊着的双腿在刹那间折断,骨头脱离的喀嚓声无法唤醒罪恶背后的良知,任凭其挥洒夜空下统治者心的黑色。
长路。寒冬。
你是谁?
用双手按出鲜红的印迹,染痛肮脏泥土里埋没的一点点尊严。一个人的尊严,一个读书人的尊严,在颓唐的仰面里殆尽。
……
我不知道。
只知道你那大约的确可怜的绰号:
孔乙己。
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一个背负科举这一重壳的读书人。
一个用爬,爬完最后路途的废物。
这个读书人的路。
结束了?
还是从未开始……
这个读书人的路
这个人的路不知从哪里开始,但我却知道它在哪结束;这个人一路上的喜与乐无从可知,但他的痛与苦却历历在目。
他遭尽凉薄,灰黑的云总遮住他的天空,他的一生从未受到过礼遇,不是冷潮,就是热讽。
他是科举制的牺牲品,但却付出一生去竭力维护这扼杀灵魂的陷阱。
这是“雄心壮志”,是对功名的渴求,是远大理想的出发点,但他失败了,连个秀才都没捞到;
这是自我的放任,他好喝懒做,放弃了自己谋生的路;
这是迂腐,满口知乎者也只为了掩盖失败;
这是道德的沦丧,人性的堕落,失落,一贫如洗的他决定去窃书。
这个人热心,善良,童心未泯,他乐于与别人相处,集人的优点。
但对“读书人”这个词的忠诚剥夺了一切,没有得到功名的孔乙己失去了一切,他命运凄苦,人生惨败。对他,是不公平的!
他没有任何错,真正有责任的是这个社会,是那些冷漠的眼神!
他生不逢时,他的遭遇反应了一段岁月的冷漠,一个时代的没落,一个旧制度的腐朽
上一篇:《孔乙己》读后感900字
下一篇:安塞腰鼓读后感2000字
TAG:
+《孔乙己读后感1800字》相关文章
- › 孔乙己读后感1800字
- › 一个当不上秀才的读书人(孔乙己读后感)800字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孔乙己读后感1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