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作文网热点作文自然风光作文描写雨的作文:看雨与品禅

自然风光作文

当前:首页 >> 描写雨的作文:看雨与品禅

描写雨的作文:看雨与品禅

日期:11-25 23:11:59 | 自然风光作文 | 浏览次数: 0 次 | 收藏

标签:描写自然风光的作文,自然风光的作文,http://www.gaofen123.com 描写雨的作文:看雨与品禅,


看雨与品禅 


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选自刘长卿《别严士元》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雨雪风霜,我最喜欢的是雨。但从几时起开始喜欢雨已经记不清了。  

   (作文www.gaofen123.com欢迎您投稿)

   还是个毛头小子的时候喜欢大雨,甚至暴雨,在电闪雷鸣中,撒着花儿的跑。任凭豆大的的雨点肆意的砸在身上,脸上,顺着头发往下流淌,并不时地扯开嗓门与雷声比赛,那种无比畅快淋漓的感觉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上学后好象就开始喜欢小雨了,安静的从天上降落,“润物细无声”。记得那次雨中登泰山,从山脚下开始小雨就如期而至,那仿佛就是观音菩萨净水瓶中的甘露,透彻心扉的甘甜。我一口气爬到泰山之颠竟没有任何疲劳的感觉。 
  

    再后来就喜欢更小的雨了。“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其实更喜欢的是那种感觉。让人真切地感觉到一种脱离了现实生活中的忙碌与喧嚣后的那种片刻的精神上的小憩。去雨中品如兰的小诗。在你不知道究竟是雨还是诗的瞬间,将物化的如此空灵! 


    看到这首诗极其自然地让我想起六祖慧能曾写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那是针对神秀所写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二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某种意境竟然如此的不谋而同。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也许在刘长卿来说所体现的是诗人的一种特定情境和特定人生境遇之下的一种情绪或感触。古时候的刘长卿想象必然清净闲暇。一壶小茶倾在苏州,俯仰辗转,就偶遇了严士元。一晤一别,挥毫成诗,便是这篇《别严士元》了。但以当代人的眼光读来,尤其是面对纷繁人世,所表达出来的一种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姿态或境界。  


    “看不见”和“听无声”是对应的。一个属于视觉,另一个属于听觉,有异曲同工之妙。是真的看不见,听无声么?人生在世,很多情况下是靠眼睛和耳朵去直接感知世界的。但这些信号传输到中枢神经就形成了反映判断和表现。 


     对于当代人来讲,行业竞争,生存竞争,人际关系等等所带来的浮躁,紧张,压力已经在身体上和精神上极大地摧毁了人的自然生存状态。所以,我们难道不应该从这两句诗中好好的品味出些许味道么?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甚至由各种欲望而产生的勾心斗角,尔虞我榨,乃至亲人之间的反目为仇,同根相煎已经多的让我们目不暇接了,习以为常了,这些就如同湿衣的细雨,落地的闲花,但如果能够能做到做到"看不见"和"听无声",人们还会有如此之多的烦躁,苦恼,彷徨甚至绝望么?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很多人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人觉得一个东西好吃,实际上是视觉嗅觉味觉所带来的,所以象狗这样嗅觉灵敏的生物,在饮食上远比我们快乐,这样的结论到底对不对?如果错了,错在哪里?  


     其实尘在外,心在内,常拂之,心净无尘;尘在内,心在外,常剥之,无尘无心;心中有尘,尘本是心,何畏心中尘? 如道家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它们的道理是一样的。佛家讲究万物在心,追求修世;道家讲究无牵无挂,追求避世。佛家想超脱今世,道家则是修行今世,而追究其原理来说都是一种修行,说的是一种超脱, 却不是刻意的寻求,主旨在心。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我们虽然可以坚持唯物论,但至少应该知道对个体来讲只有真正克服了心中各种欲望的羁绊,把那些实际上虚无飘渺的,眼花缭乱的,迷失心性的表象真正看透,读懂,自然就超脱了。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其实也是这样一个境界。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作文www.gaofen123.com欢迎您投稿)

    细雨湿衣可以看不见,闲花落地亦可听无声,当你面对细雨湿衣,闲花落地无所作为的时候我们面前的世界就变得和谐了。 


相关分类

自然风光作文 更新

自然风光作文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