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作文网热点作文描写作文场面描写的作文方法及例文

描写作文

当前:首页 >> 场面描写的作文方法及例文

场面描写的作文方法及例文

日期:10-28 20:24:05 | 描写作文 | 浏览次数: 943 次 | 收藏

标签:人物描写作文,场面描写作文,http://www.gaofen123.com 场面描写的作文方法及例文,
场面描写的作文方法及例文


1、什么是“场面”?  

  场面是指作品中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它是情节发展过程的基本单位。随着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场面也不断地转换和变化。  

  2、什么是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就是对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人物与人物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构成场面描写须有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必须有产生各种关系的人物,单个人构不成场面;其二是须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也就是说人物的活动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里才能构成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  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3.为什么要有场面的描写?  

  在一般记叙文中需要安排一些大的或小的场面描写,这种场面描写能展示出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再现出真实可信的、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特定场景。场面描写有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及人物活动描绘,这种描绘不能只扎在个别点上而忽视全貌,也不可面面俱到,主次不分。  

  4、场面描写的方法:  

  (1)点面结合,以点为主。场面描写要勾画出整幅场景,这是“面”,也要描绘局部细节,这是“点”。具体说,“点”,一般是指场面的中心人物;“面”往往是围绕中心人物而活动的其他人物。点与面的关系是被衬托与衬托的关系,以“点”为主,以“面”配合;有“点”无“面”,不成其为场,只能说是人物描写;有“面”无“点”,往往失去中心,“面”又会散乱无章。点与面必须同时具备,相互作用,才能使场面描写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状元桥下,两边观看的街坊邻居和郑屠的伙计,没有人敢上前劝阻、拦挡愤怒的鲁提辖,鲁达当众怒打郑屠的场面,既有对鲁达个人的描写,也有围观者的众生相。  

  (2)远近结合,以近为主。“近”,是指主人公距离作者或读者较近;“远”,是指主人公周围较远距离的有关人物和景物,写“近”,是为了强化中心,突出主角;写“远”,是为了增强垫物,拓宽画面。用墨时,再以近写为主,因为它是重点;远写为次,稍加点墨即可。例如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共写了三个场面,即柜前粜米,街上购买和船上发泄,每个场面都具有远近描写的内容。如第一个粜米场面,人物柜前的活动是近写。这里,有旧毡帽朋友的失望与哀求,有米店老板的冷酷与奸诈,有米价贵贱的争议,有米质好坏的辩论,有斛子浅满的相持,有洋钱钞票的舌战,这些近写,共占去了30个段落,一千六百多字,写得十分详尽。但仅此易缺乏“面”感,于是作者还有四个段落远写了有关内容。这样,既有近距离的细致刻画,又有远距离的简略点墨,而又以前者为主,远近配合,互为补充,有力地表现了旧社会农民何等不幸的命运。  

  (3)动静结合,以动为主。场面描写与景物描写不同,景物描写侧重于客观自然环境的描写,以静态为主,而场面描写的重点则是众多人物的共同活动,以动态为主。可见,景物描写包括在场面描写之中,这就决定了场面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生活的场点及其周围的客观环境,而且要活动地层示人物的命运发展和言行举止、喜怒哀乐。例如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篇小说中,写到“筑路”这一段的时候,全文只描写了一个“筑路”的场面。这里,不仅有静态描写,如饱含雨水的乌云,一望无际的森林,阴郁枯瘦的老榆树,孤独的小车站,凄凉的石头房,新修的路基,遍地的泥泞,破旧的板棚等等;更有动态情景的描述,如匪徒的“洗劫”、捣蛋鬼的“破坏”,到处出现的“怠工”、懦弱者的“逃跑”、保尔的“吃苦头”、众人的“开会”、坚强者的“决心”,对逃跑者的“叱骂”等等。这样,静态的客观描述,渲染了艰苦的环境,烘托了人物性格,动态的充分展示,有力地表现了保尔和筑路队员们坚韧不拔的顽强革命意志和他们不屈不挠、  忘我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可谓动静有致,情趣盎然。  

  (4)纵横结合,以横为主。场面是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出现的,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场面描写也必然要展示相关的空间和时间。这空间就是“横”的描写,东南西北,左右前后,这里那里,无所不及;这时间就是“纵”的描写,上溯历史,联想以后,古往今来,无所不包。“横”写,意在展现人物的外在活动,体现场面描写的宽度;“纵”写,旨为反映人物的内在活动,增加场面描写厚度。前者是现实的,是眼前所见;后者是历史的或将来的,是心里所想。可见,场面描写必须是横向空间与纵向时间的最佳结合,而必须以横向现实描写为主。例如《挥手之间》,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  

  (5)多种描写结合,以言行描写为主。场面描写具有综合性,这就决定了必须采用多种描写手法进行场面描写,这些描写手法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等,它们有机结合,综合运用,而又以言行描写为主,这是因为在场面描写中它占着主导地位。例如《分马》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  

  当然,以上讲的这些场面描写的方法仅仅是方法而已,我们同学在写作的时候,不能够先想到方法,然后把这个方法生搬硬套到场面的描写中去,这样,必定会失败无疑,而应该是先有场面的内心图景,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描写这一场面。  

  总之,“场面描写”需要观察,球场上激烈竞赛的场面、家宴中喜庆祥和的场面、劳动中你争我赶的场面、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抢险中紧张危急的场面等都需要仔细地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场面的特点,并充分地表现出来。  

  【例文点评】  

送  别(节选)  

  从小到大,我不知道送别过多少人,相识的或不相识的。可大多是跟在长辈身后,按中国古老的传统,说上几句祝愿的话,却从未真正感受到惜别之情。  

  今天不同了,表哥就要去南方学习,一去就是三年。我这次来姥姥家,是专门与表哥道别的。亲友们来了不少,围着表哥问长问短。表哥还像平日一样开朗,一一应酬,谈话间还时而眉飞色舞地说个玩笑话……  

  表弟也来了。我们三个从小一起长大。……可是偏偏此时此刻,有满腹的话要说,都不知如何开口。毕竟是做了十多年的大哥,表哥提起个话头,于是我们三个又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一谈起来,心里的话就一泻千里,再也收不住了。从小时候那顽皮的故事,谈到将来美好的憧憬,从学校的小事谈到国际的风云大事,海阔天空,滔滔不绝。我们早已忘却了时间的飞逝,转眼天色已晚。  

  吃过那顿不寻常的晚饭,我和表弟该回家了。表哥依依惜别,将我们送出门外,话儿又上来了,“此去经年”的种种担忧、种种疑惑都倾诉出来。作为弟弟、妹妹、我们也只能鼓励和劝慰。不知不觉,表哥送我们走了好远了,是该说再见的时候了。“你能行,要有信心!”“我们会常给你写信的。”我们一句高过一句的鼓励使表哥那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终于,我们松开了紧握的手,踏上了自己的路。  

  点评:  

  这篇习作描写了一个话别的场面。作为场面描写还是有其特点的。首先是点面结合,以点为主。与表哥送别的“亲友们来了不少,围着表哥问长问短”,这是从“面”的角度写送别的场面,只廖廖数语,交待出描写的中心。然后把重点转移到“我”、表弟与表哥的话别上,从开始的片刻无语到“滔滔不绝”,再到“一句高过一句的鼓励”,写出了送别的全过程。由于是送别,感情真挚与丰富构成了这一场面描写的又一特点。文中所表现出的依依惜别之情、感伤慨叹之情、乐观向上之情、劝慰与鼓励之情都是真挚而由衷的。  

  稍感欠缺的是这个场面描写片断对“表哥”这样的一个主要人物描写过少,让人只感受到了送别人依依惜别之情,但是,没有更深的感受到被送别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应该适当的强化一下对表哥的描写。  

练摊小记  

  “瞧一瞧,看一看哪,刚从西安进的货,五千年古国文明的结晶,秦代兵马俑模型,块钱一个,多买优惠啦……”这是暑假里的一天,明十三陵定陵门口的一个小贩发出的吆喝声。  

  听着他那稚嫩的声音,看着他那圆圆的娃娃脸,顶多是个初中生。这是怎么回事呢?告诉你吧,这个“小贩”就是我。这个小摊是二姨的。她今天进城办货去了,让我替她看一天摊儿。这时正是旅游旺季,来参观的游人川流不息。也许是我这个“小贩”与众不同,我摊儿前的顾客特别多,我都有些忙不过来了……  

  一个同村的中年小贩凑过来,附在我耳边似乎十分贴心地低语道:“趁买的人多,你就抬点儿价。晚上跟你二姨还按原价结账,你不就赚了吗?”说罢,那人一乐,露出一嘴黄板牙……  

  我摇摇头说:“我不会。”  

  那“黄板牙”用手指戳了一下我的脑门子:“你真笨!你要是蒙不了中国人,可以宰老外呀……”  

  “宰?那是犯法的呀……”我立马一个寒战。  

  “黄板牙”又乐了:“不是要你去杀人,只是要你多赚他几张票子。你没听人说:‘要想富得快,就得宰老外’……”  

  正说着,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女郎姗姗而来。“黄板牙”连忙闪到一旁,又向我悄悄做了个刀切的动作……  

  我正好学了几天外语,简单的问候还是会的。于是,一声“Good morning”便把金发女郎吸引了过来。她拿起一个武士俑,一边观赏着,一边向我发出询问。  

  我猜她可能是向我问价钱,我伸出了两个手指头。那女郎十分爽快地掏出了两张10元人民币,见我不收,又拿出两张百元的票子。我惊呆了,一边摆手,一边连连说:“NO,N0……”  

  那女郎捧着俑人,叹了一口气,收起人民币,又拿出一叠花花绿绿的外币来……  

  看到这情景,“黄板牙”乐得手舞足蹈。他站在那女郎背后,连连向我伸出大拇指……  

  我知道她和他都误会了。怎么解开这个误会呢?我灵机一动,从钱匣子里拿出两张一元的人民币,向女郎展示着……  

  女郎仔细看了看两张一元的人民币,又看了看我,舒心地笑了……  

  围观的人也都笑了,只有“黄板牙”在一旁气得直跺脚……  

  那女郎刚走,他立刻冲到我面前,气急败坏地指着我:“你,你,你跟钱有仇吗?”  

  “钱,钱,你就认得钱!你知道吗,这世界还有比钱更可贵的东西!”我郑重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不再理他,又扯开嗓门吆喝:  

  “五千年古国文明的结晶,秦代兵马俑,两块钱一个……”  

  点评:  

  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这世界还有比钱更可贵的东西!”主要人物为“我”,对比人物为“黄板牙”。加上这个对比人物,不仅使主要人物更为性格突出,也使故事情节增加了曲折与趣味。“我”在与“外国女郎”交易的过程中,一连串的误会,也使戏剧性大为增强。以吆喝声开头与结尾,使“五千年古国文明……”一语更加深入读者心中,这样的吆喝也是精心选定的。全文叙事清晰,波澜起伏,构思精巧,寓意深刻,有一定的可读性。  

  从场面描写来看,这篇习作抓住了“面”的描写,同时也特别注意以“点”的描写为主,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场面描写。  

  【强化训练】  

  1、写一个交通事故的场面。  

  2、写一个吵架的场面。  

  3.写一个生日宴会的场面。  

  【课外补充材料】  

  1、诗歌欣赏   

  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注释]  

  ①金昌绪(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全唐诗》仅存诗一首。  

  ②打起:打走。  

  ③辽西:辽河以西的地区,是当时军队驻扎之处。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诗。诗歌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生动地展现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在表现手法上,诗歌采用了“逆起”之法,宛如层层剥笋,极尽曲折之妙。诗歌第一句,描写少妇怨打黄莺的情形。这一句起得比较突兀,给读者以悬念,人们不禁要问,思妇为何打起黄莺呢?第二句给出一个解释,原来少妇是不喜欢黄莺在枝头呜叫。然而这个答案似乎不能令人满意。因为春天时节,黄莺清脆动人的歌声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为什么偏偏少妇不喜欢呢?第三句又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原来少妇并不是真的不喜欢黄莺美丽、动人的歌喉,而是此时黄莺的呜叫将会惊扰了她的梦境。可少妇在梦中又究竟想梦到什么,以至于连黄莺都要预先打走呢?第四句才给出了真正的答案,原来少妇是想在梦中和自己日夜思念,远在辽西的丈夫相会。正因为如此,这梦对少妇来说自然也就显得极其重要,而值得珍视了。至此悬念方才释然,诗歌的主题也才显露出来。倒叙法使得此诗结构紧圆,语意连贯。  

  2、推荐课外阅读   

  王润滋  《卖蟹》  


TAG:

相关分类

描写作文 更新

描写作文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