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初中教育初二学习初二历史初二下册历史复习资料大全

初二历史

当前:首页 >> 初二下册历史复习资料大全

初二下册历史复习资料大全

日期:10-31 19:43:16 | 初二历史 | 浏览次数: 701 次 | 收藏

标签:初二历史,http://www.gaofen123.com 初二下册历史复习资料大全,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平等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必族地区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要本利益。

  2、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建立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新型民族关系的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措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全面进行改革,发展边境贸易,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表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大的改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

  第十四课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一国两制”的构想

  (1)提出的目的: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由邓小平提出。

  (3)提出的依据: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妇,尊重历史和现实。

  (4)内容(含义):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5)意义:“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提出,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依据:1984年,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2)回归时间:香港:1997年7月1日    澳门:1999年12月20日

  (3)管理:成立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首任行政长官:分别是董建华和何厚铧

  (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意义:第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洗雪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第二:使香港、澳门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第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作用。

  3、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

  (1)原因:中国共产党史为了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结束海峡两岸多年来紧张的军事对峙和人力隔绝局面。

  (2)意义: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感情,加深了台湾人民对日新月异的祖国大陆的了解,还促进了海峡两岸经济的发展。

  第十五课    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国防建设)

  1、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

  (1)四个军种:陆军、空军、海军、第二炮兵

  (2)人民海军:建立——1949年建立了华东军区海军;发展:先后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3)人民空军(共和国的“空中保护神”): 1949年空军司令部成立。

  2、科技强军战略的实施——坚持走精兵之路和科技强军之路

  3、永葆人民军队的本色

  (1)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职责:保卫祖国、经济建设、抗灾抢险等

  第十六课   朋友遍天下(我国的外交成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万隆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中印双边谈判的代表时提出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955年)

  (1)召开:1955、4,29年亚非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

  (2)会议内容(性质):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

  (3)中国的贡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倡议,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世界和平的十项原则。

  2、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我国能恢复席位的原因:

  第一,我国的国际地拉提高(根本原因),

  第二,联合国要求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呼声日益高涨

  第三,第三世界国家和其他主持正义的国家的有力支持

  (2)意义: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定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中美、中日建交(1979;1972)

  (1)中美建交: 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交

  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也促进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

  (2)中日建交: 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建交

  4、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1)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两极格局瓦解,我国奉行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2)内容:主要表现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两个方面。(参加APEC;加入WTO)

  第十七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1、“两弹”的成功研制

  (1)原则: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2)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有核武器的国家。

  (3)氢弹: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4)导弹: 1980年5月,第一枚洲际导弹试验成功。

  2、航天技术

  (1)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世界第五个国家

  (2)我国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3)2003年5月,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飞行员  杨利伟)

  3、杂交水稻技术和医疗技术

  袁隆平,培育杂灿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医疗技术:我国的针刺麻醉、断肢再植,大面积烧伤治疗,切除大肿瘤等领先世界

  4、“863”计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1)“863”计划(发展高科技的计划):1986年3月,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加快发展高科技的建议。国务院决定实施发展高科技的“863”计划,把生物工程,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海洋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领域作为重点。

  (2)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

  第十八课    教育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教育:

  (1)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教育改革的重点: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3)教育的法律保障:《义务教育法》、《教育法》

  (4)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全社会开展了实施“希望工程”活动。

  (5)提高教师地位:从1985年起,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2、体育

  (1)方针:“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2)成就:A、1959年,25届世乒赛上,容国团压得男子单冠军,为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      B、1981年,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赛上七战七捷夺得世界冠军       C、1984年,23届奥运会,夺得32枚牌,突破中国在奥运会上金牌为零的纪录。许海峰夺得我国奥运会第一枚金牌。      D、2004年,28届奥运会上,夺得32枚金牌,首次进入奥运会金牌榜前二名。  E、2001年我国申办奥运会成功,2008年成功举办了29届奥运会。

  第十九课    百花争艳的文艺园地

  1、文艺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 优秀影片:《开国大典》等;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

  第二十课    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

  1、改革开放带来了人民生活的巨变

  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表现: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城乡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大变样;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已发生变化(恩格尔系数下降)。

  2、民族精神风貌发生深刻变化:党和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全国普遍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后,又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手拉手”“心连心”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代表人物:当代焦裕禄孔繁森,新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代表蒋筑英,活雷锋徐虎等

  出现一些文明城市如唐山,大连,和文明村镇如江苏华西村

  第二十一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就业制度的改革成就:就业渠道拓宽,就业范围扩大,就业的服务体系形成,就业的观念发生改变。

  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

上一页  [1] [2] [3] [4] [5] 

TAG:资料  历史  

相关分类

初二历史 更新

初二历史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