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初中教育中考复习中考化学复习资料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当前:首页 >>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日期:10-31 19:52:31 |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 浏览次数: 282 次 | 收藏

标签:中考化学复习资料,http://www.gaofen123.com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分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①肥皂水显碱性,pH>7;②食盐水、④白糖水、⑤蒸馏水均显中性,pH均等于7;③杨梅汁显酸性,pH<7.

  故答案为:③;①.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15.(2012•株洲)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氧气 和 水  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据有关资料报导,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或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保护金属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在金属表面涂一层油漆(或在铁表面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或用油擦拭铁表面等) .

  考点: 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铁的锈蚀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防止铁生锈就要从隔绝空气的角度分析.

  解答: 解:铁的锈蚀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防止铁生锈就要使铁隔绝空气,如在铁表面涂一层油漆(或在铁表面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或用油擦拭铁表面等).

  故答案为:氧气; 水;在铁表面涂一层油漆(或在铁表面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或用油擦拭铁表面等).

  点评: 金属的锈蚀和保护是经常考查的内容,此类考题与生活联系密切,是考查的重点内容.

  16.(2012•株洲)M元素的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 ,已知:

  (1)M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则x= 8

  (2)M元素与下列选项中 ① (填序号)元素不能形成化合物.

  考点: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根据M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可以确定M元素是氧元素.

  (2)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8,则一般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去电子.

  解答: 解:(1)M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则M元素是氧元素,氧元素的核内质子数8,故x=8.

  (2)①表示的是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8,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去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与其它元素不能形成化合物.

  故答案为:(1)8;(2)①.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8分)

  17.(2012•株洲)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分析此图,写出一条你从图中获取的信息(用文字或化学用语表述)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

  考点: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

  分析: 根据微观模拟图,结合图例的说明,判断反应中各物质的电离产物,或者二者的反应过程及反应的实质等.

  解答: 解:从微观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盐酸在水溶液中解离成氢离子和氯离子;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解离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氯化钠在水溶液中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还可写出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故答案为:NaOH+HCl═NaCl+H2O;盐酸在水溶液中解离成氢离子和氯离子;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解离成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氯化钠在水溶液中解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点评: 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知识的概括能力.

  18.(2012•株洲)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NH4Cl、Na2CO3、BaCl2、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组成,小东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没有闻到氨味;

  ②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到适量的水中,出现白色浑浊,静置后,上层清液无色;

  ③小心倒掉上层清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由以上实验可推断:

  (1)这包白色固体中肯定存在 Na2CO3和BaCl2 ,肯定不存在 CuSO4和NH4Cl ;

  (2)写出②中出现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BaCl2═BaCO3↓+2NaCl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

  分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没有闻到氨味,说明一定没有氯化铵;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到适量的水中,出现白色浑浊,静置后,上层清液无色,因此一定没有硫酸铜;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小心倒掉上层清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那么一定是碳酸钡,因此混合物中一定有Na2CO3和BaCl2,NaCl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解答: 解:(1)加入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没有闻到氨味,说明一定没有氯化铵;上层清液无色,因此一定没有硫酸铜;故答案为:Na2CO3和BaCl2;CuSO4和NH4Cl

  (2)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钡,小心倒掉上层清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那么一定是碳酸钡,因此混合物中一定有Na2CO3和BaCl2,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故答案为:Na2CO3+BaCl2═BaCO3↓+2NaCl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模拟试题  中考化学  

相关分类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更新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