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012•株洲)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遇热易被破坏,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它的化学式是C6H8O6.计算:
(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6 ;
(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5%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1)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
(2)根据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100%,进行解答.
解答: 解:(1)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8+16×6=176;
(2)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4.5%.
故答案为:(1)176; (2)4.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们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的掌握程度.
22.(2012•株洲)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样品的纯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2.0g,向其中加入57.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共产生气体4.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要从反应后的溶液中提取NaCl应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
(2)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 (1)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考虑结晶析出方法;(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再用碳酸钠的质量除以样品的质量;(3)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再加上原来的氯化钠质量,除以反应后总溶液质量.
解答: 解:(1)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用蒸发结晶;
(2)解:设12g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NaCl 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g
解得x=10.6g
根据: 解得y=11.7g
该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0%=88.3%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 的质量为:12g﹣10.6g+11.7g═13.1g,反应后溶液质量为57.9g+12g﹣4.4g=65.5g,
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100%=20%.
故答案为:(1)蒸发结晶;(2)88.3%;(3)20%.
点评: 解答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 的质量分数时,容易忽略原来的氯化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