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二

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当前:首页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二

日期:10-31 19:54:21 | 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 浏览次数: 796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二,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2
 除法的验算一课,我在两个班分别用了演绎法与归纳法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现对比如下:
演绎法教学过程:
1、出示一个除法算式,说说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2、计算,并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60÷3=     400÷4=      15÷5=
学生计算并改写之后,发现了:商乘除数等于被除数。(板书)
3、想一想,这个发现会有什么用途呢?
4、出示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5、探究:用什么方法能检验除法做得对不对呢?
6、小结后讨论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中,又该用什么方法进行验算?(学生自己举例,验证结论正确与否。)
归纳法教学过程:
1、出示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2、探究:用什么方法能检验计算是否正确?
3、小结归纳:用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数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做得对不对?
4、讨论:在没有余数的除法中呢?
5、小结,练习。
通过两个班的对比,我发现:用归纳法的班级,因为有加减法验算方法及平时对乘除法之间关系的一个模糊认识等认知基础,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讨论与交流,完全能得出“用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数”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做得对不对。教学时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想出的方法也特别多:比如还可以用估算的方法验算、先减去余数看是否与除数乘商的积相等……当然这些也不愧是好方法,特别是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这些方法可能更简单。而用演绎法的班每位小朋友都能正确的运用“商乘除数,再加余数,看看是否等于被除数的方法”来验算除法,但由于一开始便让他们找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还写出了关系式,因此,在探究验算方法时便很有指向性,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说出用“商乘除数”的方法,只是在余数问题上稍有分歧。学生的思维框得比较死,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上时我也曾分别用过演绎法与归纳法进行加减法验算的教学,但在加减法验算教学时发现运用演绎法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但在这里,却恰恰相反。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在教学前是必要的。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3
本堂课在教学前对例题做了重新的设计,把书上的小男孩带36元去买蛋糕,每3元一块可以买多少块?还有是小女孩带了65元买蛋糕,每6元一块可以买多少块?从而解决有余数与没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我在教学时把这两个例题做了重新的修改,该成了我们班老师和同学一共44人,如果每4人一块蛋糕,可以买多少块?还有一个例题时全班43人,每2人一组学习,可以分成多少组?还剩几人?虽然觉得教学更生活化了,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可是在教学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让本来觉得精心设计的我觉得让设计失去了价值。
1.问题的争对性
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问题问下去,学生无法理解没有反应,这问题可能是我的问题还不够精确,这就导致了课堂上时间的浪费。在教学除法验算的时候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在学生得出,一共44人全班4人一块蛋糕时全班要买11块蛋糕?当全班得出11块蛋糕的时候,我问学生你认为这11块蛋糕够不够我们全班小

[1] [2] 下一页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二》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朋友吃呢,全班都回答我够?你怎么知道够呢?我怎么也引导不出让他们想到验算。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我干嘛问够不够呢?我问他们对不对不就行了,他们马上想到对?那你怎么知道对的呢?验算。怎么来验算?用乘法验算。马上就可以进入今天的课的主题了。所以在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有他的目的性,所以在教学前应对每一个问题做有价值的设计,设计时仔细想想,你想得到怎样的回答,然后反复推敲出最精准的提问。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
2.过分高估了我的学生
我本想通过两个例题的教学,让学生对于验算有初步的概念,然后再安排了学生通过看书上的例题,最后概括出除法的验算的方法。可结果是这一段安排只是在浪费时间。三年级学生的看书概括能力还不强,让他们看书,他们也只是毫无目的的看,更不要说概括内容了。最后只得回到例题,再经过我的引导,再全班概括出验算的基本方法。在这过程中基本浪费了有5、6分钟。所以课前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任何教学设计都应该是在学生有能力范围的前提下才能实施的完美。所以备课才说要要备教材,备学生,不要高估你学生的能力,也不要低估你学生的能力。
3、课堂时间的把握
因为上两个因素的导致,最后致使课堂练习题的无法完成。所以备课时应在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做足够的估计。当严重超出安排的时间时,就应该对课堂做最及时有效的调整,例如当我发现第一阶段例题教学时时间超出时,我马上就应该节省第二步骤的时间,这样才能让课堂节奏紧俏,也才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所以课前一定要对课堂预设情景做最好的估计。
所以要上一堂成功的课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发挥最好的效果,让学生学的扎实,也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总结自己的不足,只为了下一次的更好。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1
1、学生的做题习惯较之前有了一定的进步,做完题时能够做到及时的检查。在黑板上的板书也比较认真。
2、学生回答问题也有了一定的改观,能够干净利落的回答问题。
3、本堂课设置的前置性作业头有点重,致使第三环节“老师的例子”没有时间进行。
4、在口算练习中,孩子们的鼓励拍手时可省去一遍,这样会节省时间。
5、本堂课相对来说,孩子们说的较多,动笔稍少点,若是把前面的第一环节“处理前置性作业”时节省些时间,着重进行第二环节“我的例子”与“老师的例子”,效果会更好一些。
6、本堂课做到了充分的尊重孩子,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体验讲题、做题、出题的快乐,相信我们的数学生本课开展的会越来越好。

上一页  [1] [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验算》教学反思二》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TAG:

相关分类

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更新

三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