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当前:首页 >>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

日期:10-31 19:57:01 |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 浏览次数: 855 次 | 收藏

标签: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

  面对异彩纷呈的课堂,有的教师却缺乏高超的调控艺术和引领技巧,以至于在追求精彩中迷失了方向,出现了教与学失衡的现象。那么,该如何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呢?
  
  一、精心预设,引导“生成”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做学生的知心人。“课标”要求我们不要“教”教材,而是创造性地“用”教材。生成需要一定的空间,空间是生成的前提条件。教案设计要富有弹性,如果预设的空间过窄,答案唯一,生成必将太少;反之,如果预设空间过大,答案漫无边际,生成必将杂乱。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赋予课堂更多的创造性、生成性。在设计教案时,必须全面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做到预设的准确、恰当。如教学《统计》一课时,出示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图后,让学生充分观察,并相互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看到这幅情境图,你认为大象最想知道什么?
  生1:它想知道来了哪些客人?
  生2:它想知道小猴来了几只?
  生3:它想知道小狗来了几只?
  生4:它想知道大家给它送了什么生日礼物?
  师:好,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很快地投入到统计小动物的活动中,兴高采烈地进行统计。
  面对丰富多彩的情境图,学生想知道的肯定很多,出现的随意性也就很大,把问题预设为“大象最想知道什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自然而然会为大象想想“来了多少客人”、“都送了哪些礼物”等,下一个预设的活动——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也呼之欲出了。
  
  二、挖掘资源,促进“生成”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做文本的知音。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前先认真地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越深入越好。教师有了自己的深切感悟,才能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引导者。认真钻研了教材,知识的生长点在哪里,三维目标如何有效整合也就基本成竹在胸了。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第一册《比高矮》第二节第18页“选用哪个钉子好”的情境图时,为了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更快进入学习角色,能有更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教师不要局限在图中。可以将它转化成三个环环相扣的实际生活情境,实实在在的钉子、板凳、门、黑板,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动手比,可以试着量。钉板凳、钉门、钉黑板这三种情镜,由于条件不同,所以选择不同。像这样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本生成因素的创设,让数学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能让孩子们体验生活,学会生存。
  
  三、动手操作,创造“生成”
  
  操作活动能进一步诱发探究活动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随着操作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新的研究目标不断生成,学生兴趣盎然,认知、体验不断加深,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
  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时,先让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具尝试操作,把圆柱的侧面展开,看看是什么图形?大多数学生像课本上那样沿圆柱的一条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却争议说:“这种方法不带有普遍性,我在圆柱的两底面圆周上各取一点,沿着这两点作直线,展开就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肯定了他的想法,并热情地表扬了这位学生不迷信书本、敢于创新的精神。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我认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不是一种固定的图形,展开后得到的是一个正方形,你说对吗?”教师说:“这个问题提得好,那么什么样的圆柱体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呢?”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一致认定不论展开后得到的是哪一种图形,圆柱的侧面积都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四、转变方式,适应“生成”
  
  “动态生成”的课堂信息交流活跃而且频繁,如果没有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很难保证信息传输的通畅与高效,课堂互动可选用小组合作、个人自学、讨论、质疑、启发、对话、反思、选择、评价、创新等方式。
  例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分析平方厘米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将刚学的方法迁移,小组合作去探究平方分米、平方米的特征。在量、找、算、议之后,学生小组汇报的学习成果令人耳目一新,生成了许多新知识。如开关上的按键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平方米和1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学生思维活跃,真正体验到了小组合作探索的乐趣。
    
TAG:

+《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更新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