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两种教学成功设计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当前:首页 >>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两种教学成功设计案例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两种教学成功设计案例

日期:10-31 19:57:01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浏览次数: 284 次 | 收藏

标签:教学设计,http://www.gaofen123.com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两种教学成功设计案例,

  教材分析:
  本课是测量系列的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厘米、米及简单估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千米、认识周长、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面积的基础。
  本课的数学本质是: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和硬币的厚度,使学生感受引入新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比画、量一量、画一画、测一测、比一比和估一估,认识分米和毫米,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单位长度的线段的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合理选择使用长度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能估计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课前调研:
  1.你知道分米、毫米吗?知道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吗?
  2.填空:200厘米=(   )米
  3.请用尺子画一条长度大约为10厘米的线。
  4.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米
  结果:
  1.不知道的占90.9%。
  2.正确的88%
  3.正确的64%。
  4.桌子长10人,铅笔长6人,门高12人,不知道5人。共33人。
  结论:
  学生知道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部分知道分米和毫米,但对实际意义不理解,也不知道关系。
  
  后测(考试)情况:学生对45厘米=(    )毫米,这一题的错误较多,原因是对45个10是多少有些陌生。
  
  成功案例:
  活动一:制造疑问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出示课件) 
  请你们猜一猜哪条绳子长?为什么?
  生:第2条绳子长,因为它拉直以后就长了。
  2.我这还有两条线段,你们想不想猜猜它们的长短呢?(教师出示2条线段的课件)
     蓝色    红色
  猜一猜这两条线段闪烁的地方哪个长、哪个短?
  生1:蓝色的线段长
  生2:红色的线段长
  用什么办法能准确的知道这两条线段的长短呢?
  生:用尺子量
  请每个同学量一量,结果如何呢?
  生:一样长。
  活动二:认识1分米、1毫米有多长。
       1.量一量
     动手量一量,把数据写在表上。
    (汇报时请个别上台展示)
  小朋友量出了这两条线段都是10 厘米
  通过这两次估测,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要想知道物体的准确长度要用尺子量。
  你们知道10cm还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表示,是什么呢?
  生:分米,你对分米有什么了解吗?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在数学上,10厘米我们也说是1 分米。)                   
    分米也可以用dm表示。
  谁能用字母来表示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生:1dm=10cm
  2.找一找。
        小朋友都带有尺子,快拿出来用手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是1分米,然后说给同桌听。
          生:从1厘米到10厘米之间这段
          生:从4厘米到14厘米之间这段
          ……
        小朋友们已经能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有多长了,现在请你估计然后测量一下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或者学习用具中哪些大约有1分米。(自己不好测量的可以找同学帮帮忙)
          生:手的长度
          生:衣服上扣子之间
          生:头发的长度
          ……
    小结:小朋友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找到了很多大约长1分米的东西。
  3.小组讨论找关系。
        老师有个问题请小朋友思考:1米是多少分米?可以看看米尺,动动脑筋想一想看!(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汇报时,请两名学生上台帮拿尺子数给大家看)
  生:1米=10分米
  用字母又怎么表示呢?
  生:1m=10dm
  同学对分米认的很清楚了,能不能用的很清楚呢?(出示练习课件)
    铅笔盒长2(分米)
  操场跑道长200(米)
  教室门高2(米)
  一支钢笔长约12(厘米)
  1分硬币大约厚1(毫米)
  方案一:呦,这位同学用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你能向大家介绍毫米的有关的知识吗?
  1毫米有多长?在尺子上找一找,拿一分硬币体会一下,你对1毫米有什么感觉?
  1mm特别特别短,你们可别看它短,在很多精密的零件上可都用到1mm长的物体。
  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方案二:学生没有说出正确的单位
  这个单位就是我们今天要新学习的单位,它叫毫米(出示课件)
  在尺子上这样的一个小格就是1mm
  1)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一找1毫米都在哪?指给同组同学看
  2)毫米有多长?在尺子上找一找,拿一分硬币体会一下,你对1毫米有什么感觉?
  3)1mm特别特别短,你们可别看它短,在很多精密的仪器上可都用到1mm长的物体做零件,它们的用处可大着呢!
  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生:1厘米=10毫米  1cm=10mm
  
  活动三:实际测量:
  同学们,通过你们努力和动脑筋的思考,咱们已经学会这么多知识了,那你们想不想利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来进行实际测量呢?你们可以测量桌面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具,也可以测量你手中的物品
  要求:
  1)先估计你想测量物体的长度,填在表中
  2)进行实际测量,写出准确的长度
  3)拿出信封中的表格
  小结: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哪些新的长度单位?
  生:今天我学会了分米和毫米
  

  www.gaofen123.com


  成功案例二:
  (一)复习旧知
  通过“猜身高”的游戏复习“米和厘米”的知识。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设计意图】教师先以游戏、谈话的方式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回忆起认知结构中对于已学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解释。从而为后面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我们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除了这两个长度单位外,你还知道有哪些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微米、公里等)
  1.认识毫米。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先研究毫米mm。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一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在了解学生认知起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交流。创造认知上的矛盾冲突,使探究活动成为一种需要。从而加深对“1毫米”的直观体验。
  ③告诉学生:科学家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④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⑤请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老师给学生准备了一些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进一步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⑥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谈一下自己的感受。(1毫米太短了;两个手指头都差点碰到了。)
  【设计意图】接受学习与体验学习有机结合。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再次在尺子上找1毫米的长度、理解与上位知识“厘米”的关系、举例生活中1毫米长的物体以及动手测量电话卡的厚度、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毫米”的理解,从而深刻建立起1毫米的长度表象。
  (2)理解引入长度单位“毫米”的来由。
      ①设疑: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有“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吗?(学生思考、讨论)
  ②在大家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除了一些物体因太短而需用“毫米”作单位外,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个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时,也需要“毫米”作单位。(通过测量光明牛奶盒子宽度的实验来加深体验。)
  【设计意图】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不仅明确了引入“毫米”的意义,而且为展开精确测量、读准测量结果的后续教学作好铺垫。
  (3)读准测量的精确刻度。
      ①现在有‘毫米’来帮助,你能不能读出这个光明牛奶盒子的精确宽度?(5厘米6毫米)
      ②提问:你怎么这么快就读出来了?你是怎么读的?你怎么一眼就看出来是5厘米多6毫米啊?(引出在尺上的半厘米数刻度线。)
      ③追问:在尺子的相邻两条最长的刻度线中间都有一条略长点的刻度线,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样有什么好处?
  ④估测数学书的厚度。再用尺子测量验证。
  (4)画规定长度的线段。(相互检查、交流)
  【设计意图】巧妙地引入了“半厘米数刻度线”,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牢牢抓住“半厘米数刻度线”这一有效的学习资源,不仅展开了读准精确刻度的方法研究,而且延伸到了估测与测量,帮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了“毫米”。
  2.认识分米。
      (1)介绍分米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再请学生先谈谈对分米的了解。
      (2)引出1分米=10厘米,请学生先想想1分米大概有多长,用手势来表示一下。
      (3)再到尺子上找一找,1分米有多长。再来用手势表示一下。
  (4)估计我们的1张课桌长大约是几分米。然后用手势去比一比。最后用米尺来测量验证。(不断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和体验。)
  【设计意图】传统的数学学习重结果轻过程,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形成结果的生动过程总是被简单枯燥的条文所取代。这个环节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大胆展示自己的思维,与应答性学习环境进行对话的平台,使学生对于“分米”的认识过程既快速有效、又生动有趣。从而为后面的“整理”这一环节奠定了良好的认识基础。
  3.整理四个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设疑:现在我们认识了四个长度单位,你能用什么方法来整理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有从高到低进行排列,也有从低到高进行排列,还有分析他们之间的进率等。)
  (三)巩固练习
  1.阅读明明的一则日记。
  2005年3月16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吃完早饭上学去。在上学的路上我看见了一棵高2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毫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
  (1)学生看完后哄堂大笑,教师装傻:笑什么?
  (2)请学生把认为不恰当的单位进行改正。
  2.思考题:
  电脑情景:小明想去测量铅笔盒的宽度,但现在手上只有一把断尺,怎么办?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注重了综合性、生活性,而且也突出了趣味性和挑战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培养了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了他们对四个长度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深刻地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和学好数学的现实意义。

 
TAG:

相关分类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更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