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作文网作文素材写作技巧关于游记写作

写作技巧

当前:首页 >> 关于游记写作

关于游记写作

日期:11-26 15:28:09 | 写作技巧 | 浏览次数: 456 次 | 收藏

标签:记叙文写作技巧,小学作文写作技巧,http://www.gaofen123.com 关于游记写作,
学写游记 

游记是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它通过描写记叙旅游过程中的见闻,如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这里老师向你介绍游记的几种写法: 



        一、定点换景法。这种方法就是说,作者的观察点固定不变,随着观察视线的移动,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描写。这种方法可以使读者明确把握作者观察景物的位置和方向,便于读者从作者的观察点出发,逐一再现景物,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如《观潮》一文,作者固定不变的观察点是“海塘大堤上”。观察到的钱塘大潮这一景观是:先“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接着是远远地看到“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不一会儿,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浪潮再近些,看到的是“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开进,浩浩荡荡”;最后,浪潮奔腾西去,“余波还漫天卷地地涌来”。这些描写,正是作者在固定的观察点上,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钱塘大潮这一“天下奇观”。 

        运用“定点换景法”,要注意选择好观察点,在具体描写时,不要随意改变观察点。 

    二、定景换点法。这种方法是说,不改换所要观察的景物,而是变换观察点,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描绘景物。这是因为只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不可能看到事物的全貌和特征。大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如自读课本《梅雨潭》一文,作者就是采用“定景换点法”,先以“山边”为观察点,描写梅雨潭瀑布发出的响声和瀑布的远景;接着又以“亭边”为观察点,简要写了瀑、潭、亭的位置及亭边的景物;然后又详细而形象地写出了在瀑布前所看到的瀑布壮观,美丽的景色。 

    运用“定景换点法”观察一处景物,可以选择不同观察点,如远眺,近观,仰视,鸟瞰,立足点变了,观察的角度也就多了。在描写时,要注意交代清楚观察点,以便于读者把握文章对景物描写的角度。否则,写出来的文章会让人觉得顺序混乱,不知所云。 

        三、移步换景法。这种方法就是说,观察点不固定,所观察描绘的景物也不固定,是在移动观察点的同时,把所见到的不同景物的特征依次描绘。这种方法,可以逐一描绘出景物的各个局部,从而更好地展示景物的全貌。同时,这种写法的文章是以明显的浏览顺序为顺序,因而文章层次清晰,条理清楚。如《颐和园》一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法”,按游览的顺序,依次写出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美丽景色,展现了颐和园景色的全貌及特征。 

        运用“移步换景法”时,要注意的是必须以浏览顺序为线索,把观察点的变交代清楚。另外,对各种不同景物的描绘要抓住特点,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避免写“流水帐”。 

(本文发表于《海峡语文世界》) 

关于游记写作   
                   作者:刘心武 
  近20年来,几乎每年都有旅行,在国内外不少地方留下了屐痕,事后也留下了一些文字。但我这人还算不得“地行仙”,没有把中国乃至世界走遍的雄心壮志,更缺乏越是荒僻凶险之处越要亲临的冒险精神。能到哪儿去,能获得什么样的审美感受、心灵憬悟,多半靠缘分,而不是非常主动地去争取。我甚至尊崇这样的主张:“登山何必非极顶?”人生很短,世界很大,在有限的生命存在里,能把我们这个星球上的一部分景物欣赏一番,精神上得到沐浴,回到定居地能更畅快地过日子,也便知足了。随缘而作,也不仅是写游记如此,这是我写所有散文随笔的总态度。 

  我写的旅游随笔,很少全面介绍一处的风光,有的地方非常了不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都很值得描摹赞叹,但是如果我觉得它并没能在哪一方面引出我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那我就宁愿不着一字;有的地方虽然别人写得已经很多,或别人不屑一写,但对我来说,有不得不倾诉的感受,那我就会欣然命笔,一吐为快;游完一处地方,往往不急着写,总得把所获得的印象感受消化一番,忽然灵感闪动时,才“欣然命脑”(我从1993年起已基本不用笔而用电脑写作)。我的文字也许不甚高明,但我却自信所写出的游记,从角度、内容和升华出的思想上,多半还是独特的。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最近敢于将游记精选集交付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原因。我希望自己的游记既可以使读者获得卧游之乐,也能多少引逗出些旅游之外的人生联想。 

关于游记 

前不久我买了一本书,里面全是游记。作者都是我一瞧就哆嗦的大师——有歌德、雪莱、雨果、契诃夫、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等等,尤其还有那我永远挂在嘴边其实根本看不下去他东西的卡夫卡。 

  我喜欢看游记,最喜欢的是柳宗元;还有明清一些作家的小品类的游记。因为我喜欢那里边特美的文字和特清妙的,细小的感触。 

  在大致浏览了这本书以后,又有了一点小小感想:游记,应该完全没有格式或者套路。 

  指挥过诺曼底登陆的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的加拿大游记,很有特色:差不多每页上都有数目字。他对诸如高度、距离、速度等异常注意。这人写的东西似乎有些干巴巴的,可却并不乏味——简洁而生动,直观而并无太多地长篇大套地抒情,偶尔一些细节的描述,也还有趣。 

  萨特写的关于美国城市的,最使我震慑。他用典型的欧洲人的眼光去看美国,用哲学家的思维去品味,从社会学家的角度去评论,文章中夹杂着一些微妙的思考甚至感叹——使人读着读着产生如醉如痴的感觉。比如他一开始是这样描述美国的摩天大厦的:“这些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似乎不是人造的或人住的,倒像是荒山野地中没有生命的岩石和土堆。” 

  在1945年,这位伟大的法国哲学家对美国这个既生机勃勃又粗鄙的国家的感触,我甚至感觉到一点小小的“类似”:西方发达地区的人看我们现在。 

  就在他及他体会到的“美国人也深深地感觉无聊透顶”的同时,他又对美国的自由给予了脱俗的评价:“这些都市全是开往型的,开放给全世界,开往给未来。这就是为什么这些都市虽然充满了混乱,却仍然能够蒙上冒险进取的外观和动人的美的缘故。” 

  在60年前,这位哲学家不动声色地预言了美国的辉煌——仅仅在一篇小小的,似乎漫不经意的游记里。 
  卡夫卡的文字极其个人化,这人似乎根本就不是想写给谁看的——甚至连自己也包括在内。片段,“事件”的片段,感觉的片段。而所有这些片段连接起来,给人以某种压抑感,孤独感。可是,就是在这总体的“调子”里,又能体味出一些的幽默、嘲弄和善意。比如他叙述了与一个旅店女侍的简短接触过程,不多的几句,却包含了某些对人,对人的姿态、内心的感觉与嘲讽——对她,也对自己。然而,在冷中,又有暖;有对人性的宽容或赞许——并不十分尖刻。 

  他这样的东西,我感觉甚至包括一些对景色的相对细致的描述在内,是极端个人的,恐怕在写的时候根本也没有考虑到与谁交流。也许,某个或某些在思想上能够与他沟通的人,自然会体味到他的那些感觉的碎片。尤其重要的是,有些东西又不一定能代表什么,比如什么“一贯的思想”啦,“整个人生观”啦等等的。一时、某阶段,某一时期等等,可能更有意义。我还想,这可能正是我看不懂他东西的原因。 

  说上面这些,无非想表达这样一个想法:游记完全可以是随心所欲的。景色,描述得动人心魄固然好,完全没有,也没关系。感情,抒发得汹涌澎湃固然好,可假如没有,只有一点小小的感触,那写下来也好。 
  只要是真实的,只要是精致的,总会引起共鸣。而有些时候,如果我们过于注意渲染、烘托了;过于注意要抒发必然该有的感情了,很可能就会落入“俗套”。 

  最后的结论是:如果你是蒙哥马利,你就可以关注“地形”;如果你是萨特,你就可以由城市的建筑联想到这个民族的精神特征;如果你是卡夫卡,你就可以写感觉的片段。可如果你不是,就别那么写。 
  写你自己的真实感觉,最好。 


赏—— 

雨中游漓江 

李胜蓝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则是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 

  漓江就像一个飘逸动人的绿衣仙子,徜徉在鬼斧神工的座座山峦之间,千百年来,久久不愿离去。 

  人们都说,雨中游漓江是感觉最美、最惬意的,我就非常有幸地赶上这场绵绵细雨。 

  船在碧绿碧绿的漓江水中前行着,那是怎样一种毫无掺杂、赏心悦目的绿啊!两岸青山缓缓后退。 

  遥望远处,烟雨朦胧,透过雨帘看去,山映水,水含山,有着无限的诗情画意。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怡人的美景,涤荡着我的心胸,令人感到远离城市的喧嚣,投身大自然的怀抱是多么的幸福! 

    俗话说,桂林的山,三分看,七分想。此刻在烟雨的掩映下,更加活泼灵动起来,演绎着一幕幕动人的故事。那位坚贞的望眼欲穿的妻子啊!千百年来,你的丈夫可有归来? 

    山水的每一景,古代骚人墨客都留下了奇丽的诗句,赋予山水以灵气,使漓江散发出悠久的历史文化气息,留给后人一笔巨大的自然财富和精神财富。人与自然就是这样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写—— 

1、  逛新城 

2、  与爸爸、妈妈游玩一处风景地练写游记文。 



标签:游记  写作  
上一篇:学写游戏作文

+《关于游记写作》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写作技巧 更新

写作技巧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