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阅读落实对话理论 优化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

当前:首页 >> 落实对话理论 优化阅读教学

落实对话理论 优化阅读教学

日期:10-31 19:57:01 | 小学语文阅读 | 浏览次数: 250 次 | 收藏

标签:语文阅读文章,http://www.gaofen123.com 落实对话理论 优化阅读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通俗地说,阅读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文本而展开的对话过程。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对话理论,优化阅读教学呢?
  
  一、尊重学生——对话的前提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有位教师执教《狐狸和乌鸦》,他首先引导学生把狐狸与乌鸦的三次对话找出来细读,再结合狐狸的表现和乌鸦的反应谈谈读后感。由于有了对文本的充分感知,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狐狸“狡猾”,有的说狐狸很“聪明”,并且都说得有理有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了与文本的真正对话。最后,教师通过“聪明”与“狡猾”的词义辨析。使大家统一了认识,明白了道理。
  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有位教师执教《浪娃娃》,在通过不同形式朗读课文后,教师问:“你觉得课文中写的是怎样的一群浪娃娃?”学生把自己读文后的感受毫不掩饰地说了出来:贪玩的,淘气的,可爱的,懂事的,听话的,爱做好事的……教师让孩子们把感受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孩子们再回到课文中,通过朗读给自己的感受找到依据,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大力表扬。在本案中,学生的独特体验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疑问,形成认知冲突,这是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小心翼翼地加以呵护,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就是尊重学生的质疑权。
  
  二、关注文本——对话的基础
  
  1,关注文本内容
  教学对话的目的在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要鼓励学生在读通全文,理解作者思路和文本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有位教师执教《落花生》,在学到“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出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花生派”和“苹果派”针锋相对,双方都引用了大量的生活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整个辩论过程热闹非凡,连摇旗呐喊的都没闲着,可就是再没人去看一眼课文。在这个案例中,教学早已脱离文本,对话早已沦为了“斗嘴”。
  2,关注价值取向
  《落花生》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有的学生认为做人要做内外兼修的人,这并没有错,但问题是这不是本文的主旨。教师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时,更应该注重文本的价值取向。其实,《落花生》一文的本意并没有否认桃子、石榴的价值,只是想通过比较赞扬落花生更朴实、更有用,借此教育孩子做人要踏踏实实,为社会做贡献。经过上述案例中的“辩论”,落花生的形象和“父亲”说的话是绝不可能印在学生心上的。如果语文教学一味追求教学的新意,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结果只会误导学生,甚至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
  
  三、积极互动——对话的关键
  
  1,及时提供帮助
  在课堂上,经常看到一些“怪现象”,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该给学生引导的不引,该给学生讲解的不讲,唯恐被人冠以“理念不新”的帽子。如有位教师执教《暮江吟》,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诗中的‘铺’用得怎样?”生1说:我觉得“铺”不如“泻”好;生2说:我觉得用“撒”也不错;……学生的回答都是自说自话,没有比较,没有争辩。如果执教者能问一句,“你们觉得诗中的‘铺’字可换成这么多字,现在就请你们把它们分别放人诗中,读一读,比一比,到底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如此的学习必将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2,及时纠正偏差
  教学从偏差人手,教师应以学生错误的或不成熟的文本解读为教学起点,追问合适的问题或设置合适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回到正确的文本理解上来。如有位教师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课,让学生说说读了课文以后的体会,一位学生说:“我佩服白骨精,因为她有坚持到底的精神。”教师没有简单地肯定学生的偏差,也没有敷衍了事,而是很认真地问学生:“那白骨精‘坚持到底’干了什么呢?”学生都说:“干坏事”。教师说:“那我们越佩服,白骨精干的坏事就越多啦!”学生马上醒悟:“我恨白骨精、我讨厌白骨精……”像这样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独特体验”的真正关注。
  3,及时予以指导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案例:在完成一组量词训练题时,一位六岁男孩给出了“一(位)蚂蚁,一(名)甲虫”的答案。闻听此言,其他孩子自然是哄堂大笑。教师含情微笑地让学生说说理由,小男孩满怀自信地反问:“熊先生、狼外婆,动画片上不都这么说的吗?”教师带头为小男孩鼓掌,紧接着还神采飞扬地背了香港诗人西西的《可不可以说》的前半篇,听得孩子们是哄堂大笑。应当说这位教师是很有对话意识的,很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但是,在鼓完掌以后,教师没有及时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对于一些不规范的语言现象,教师应及时地予以指导。  
TAG:

+《落实对话理论 优化阅读教学》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小学语文阅读 更新

小学语文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