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阅读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浅析质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

当前:首页 >>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浅析质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浅析质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日期:10-18 23:39:15 | 小学语文阅读 | 浏览次数: 124 次 | 收藏

标签:语文阅读文章,http://www.gaofen123.com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浅析质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摘要: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有关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探寻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质疑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阅读教学更优化,使学生学会学习,以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质疑    阅读教学    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而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这样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纪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纪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那么,爱动脑筋的孩子哪里去了?教育学家们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阅读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是一种以问题的形式展开的发现和探索。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教学,即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呢?
  一、突破陈旧的观念,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质疑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师的观念。在质疑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教师应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我们常用的问题教学法,就是创设问题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质疑环境。但是问题教学并不等同于质疑教学。一开始,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组织教学,并且教师一针见血的提问,将是学生在质疑时的指向灯。可是,问题教学法以教师提问为主,限制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这与质疑教学的根本相违背。质疑教学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目的。要由最初的“师提出问题—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到“生提出问题—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生提出问题—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秩序。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是“火柴”,学生主动提问是“火把”,那课堂教学不应只燃烧“火柴”,而应通过“火柴”去点燃“火把”。
  1、突破观念的束缚。
  由于源远流长的师道尊严观念的深重影响,造成了传统教育教学的偏差,教师权威牢不可破。教师认为,整个教学只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自己精心设计的问题一个个地解决,学生就可以理解知识、牢固地掌握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所当然就成了教师的专利,教师的耐心“引导”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说出标准答案……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求知欲往往被当成是扰乱课堂秩序的多此一举而扼杀于摇篮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往往就在这种“引导”中渐渐熄灭。久而久之,学生就被塑造成教师心目中的“乖学生”:在课堂上正襟危坐,等待教师提问,看老师的脸色、眼神猜测老师心中的标准答案。有句名言说得好:“崇拜权威就等于扼杀智慧。”试想,如果不突破这种陈旧观念的束缚,我们的教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吗?我们的学生会创新学习吗?
  因此,教师必须走下“圣坛”,融入到学生中去,树立师生平等对话的意识,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①调整教师角色。重新审视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与作用,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由“权威者、主导者、训导者”向“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示范者”转变。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共同需要以及个体的差异,设计灵活的教学预案,课堂上随机应变,以学定教。
  ②重塑学生角色。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由“服从者、依赖者”向“独立者、自主者、主人翁”转变,这是唤醒学生平等意识、培植创新勇气的关键。以参与意识替代权威或者屈从,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师生才能共同形成开放、平等的良好心态。
  2、营造良好的氛围。
  实践证明,良好的氛围对人的个性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道理,要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发展,问题氛围是必备的因素。
  如何营造良好的问题氛围呢?
  ①平等和谐,强化观念。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前提。教育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流交谈的氛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本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教师要十分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对于他们的深浅不一、角度不同的问题一律给予肯定与表扬,让学生强化一种观念:“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能提出问题的学习则是有成效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的重大价值,质疑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从而以能问、善问为荣。
  ②大胆质疑,挑战“标准”。教师要长期以热情的态度,积极的语言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大胆地质疑,对老师、同学、甚至书本提出不同的意见,敢于质疑“标准”答案,敢于向“权威”结论挑战。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导”,在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意识到,真正的学习是不轻易接受现成的结论,不死记硬背,凡事必须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树立起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的学习精神和勇气。
  ③巧点妙拨,点燃“火把”。由于年龄特点或其它因素的影响,,学生有时或心有疑却问不明白,问不清楚,或指向单一,问不深入,提不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与学生置换角色,探寻学生思考的源头,巧妙点拨,当学生产生问题的助燃器,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联系点,抓住一丝疑惑“打破沙锅问到底”,对于学生的一点发现及时作出肯定性的评价,增强学生质疑的信心和胆量。在这种宽松、开放的问题氛围的推动下,学生会变得想问、敢问、会问,主动探索提问的方式和提高问题质量的方法。
  二、讲究策略,积极实践
  质疑问难的实践策略,讲究问题时机的把握。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最恰当的诱导方式,并相机进行调控,步步设疑,循序渐进地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思考向前推进。一般来说,质疑问难可安排在课前、课中和课后。
  1、课前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头脑里产生疑问越多,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新教材的兴趣就越高,在课堂学习新教材之前就让学生积累疑问——这是教学论上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引导自读,读中存疑是学生积累疑问的有效方法。具体做法可有如下几种:
  ① 抓题眼,布疑阵。课文的题目往往起着点明中心旨意或对课文内容高度概括的能力,抓住题眼引疑导思,可以帮助学生疏通文章思路,为其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对于高度概括主要内容的课文题目,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动词,如《田忌

[1] [2] [3] 下一页

 

相关分类

小学语文阅读 更新

小学语文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