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四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当前:首页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四

日期:10-31 19:54:21 |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 浏览次数: 188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四,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教学时通过学生动手分学具来理解“平均分”,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2个学具,放在自己的桌上.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要求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实际分分看.我注意了解学生摆的情况,特别要看一看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学生摆完后,我让一名分得好的学生在展台上演示分的过程.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然后让学生把上面分12个学具这件事,用“平均分”这个词叙述出来,使学生充分建立“平均分”的表象。
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概念,这样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知识充满内在活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现给大家。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在这个环节主要研究按份数平均分,这里提倡多种分法)。这样的好处是更加接近日常分东西的实际情况,而且给孩子一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尤其鼓励学生的直觉判断。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在操作的基础上,充分理解了平均分。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的这方面的能力培养。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过程:
    教师先简要叙述:教师先拿出2xxx年奥运会的吉祥物“迎迎”让学生认识。质疑:你们还记它是谁吗?学生回答:“迎迎”。今天 “迎迎”有一件事难住了,想请大家来帮忙。教师出示“12个竹笋”图,要求把它分放在四个盘子里。(学生活动开始),学生分完后,出示:12÷3﹦4(个)。
    导入课题并板书: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新课: 
    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例题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通过学生自己分的活动,使学生直接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多媒体展示例题: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老师将12个竹笋拿出请5个同学到讲台前,让一个学生来分给其余4个同学,每人要分得同样多,请同学注意分的过程.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并给学生以奖励)。先每人分1根竹笋.教师提问:“分完了吗?”学生回答后,再每人分1根竹笋.教师接着问:“分完了吗?”(生:分完了.) 
    教师让全班同学观察:这4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根?(每人分得3根.)每人分得同样多吗?(同样多)     
    教师板书:同样多 
    教师给学习小组铅笔,每个小组分发一捆12个铅笔,把12个铅笔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要求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实际分分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摆的情况,特别要看一看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 
    学生摆完后,教师让一名分得好的一组学生将12根铅笔分给4个同学,在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学生注意分的过程。(学生:先把铅笔每份放1个,再每份放1个,依次分,分了3次,正好放完.) 
    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 
    然后教师着重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 
    在“同样多”的旁边板书:平均分 
    教师提问:把上面分12个铅笔的这件事,怎样用“平均分”这个词简单叙述出来?(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启发:要

[1] [2] 下一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四》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求怎样分12个铅笔?每份分得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概括,上面分12个铅笔这件事可以这样说:“把12个铅笔平均分成4份.”再提问:“每份几个”(3个.) 
    2、演示和学生的操作,使学生掌握“这种分法”,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练习 
    学生练习完后,教师演示课件平均分的过程.在演示平均分时,要特别强调:要使每份同样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概括出:上面这样分铅笔,都是把一些铅笔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计算. 
    板书:除法
    4、课内练习。
(1)、展示多媒体课件数学乐园,让生进行闯关活动。
    此次闯关共有三次,
    第一关:6÷2=3;
    第二关:6÷3=2
    第三关:编2道题或2个故事。
    15÷5=3;14÷7=2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把一些铅笔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好好复习,下一次我们还要学习新的知识。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12个竹笋分成4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个。(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12根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根,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除法算式:10÷2=5,15÷3=5,18÷9=2,8÷4=2,14÷2=7,16÷4=4,让学生反复读,从读算式中了解除法的意义,提高对除法的认识,理解除法的含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存在了这样的几处不足:一是教师给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切合农村孩子的生活习性(竹笋在北方见不到),如果拿一些我们本地的蔬菜最好,因为他们见过这些东西,对此生产的兴趣比较浓厚,对教师上课更感兴趣,而且也更容易配合教师讲解。二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举例的数学算式太过于单一,学生练习一直都用12÷4=3进行练习,给学生造成知识的狭窄面,不利于学生再创造,不能起到学生创新的效果。三是教师只注重了教学艺术的演练,没有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后进生的辅导。造成教学上的“真空带”。不利于整个班级的质量的提高。

上一页  [1] [2]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四》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TAG:

相关分类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更新

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