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在设计教案之前,我对两个班的学生(74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只有2人未用过计算器,其他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做补充的环节,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价值与应用上。
2巧妙安排,体验计算器的好处。
如何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的好处 ,我设计一个数目较大的计算(统计表求合计)。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学生有的用笔算,有的用计算器算,在汇报时对两种方法我都呈现其计算过程。能主动用计算器计算的学生选择计算工具的能力较强,很有成就感;而用竖式累加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正确计算也显示了其较强的计算能力。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自然发现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为今后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
3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节课实践应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有口算、笔算、简算、估算、计算器算,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计算方法。课堂设计较大胆,出示4个情景后让学生任选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学生由于刚学完计算器,所以很多学生都选用计算器算。在汇报中,当有的学生指出第二题口算更好时,学生们恍然大悟。于是有的学生说第三题可以估算,第一题还可以用简便算法。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渗透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4反思与教学相结合。
我在学生用计算器和笔算两种方法后,设计了反思内容:请同学们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哪种计算方法好?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反思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的简便准确,同时引导学生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第二个反思时机是,让学生解决四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刚学完计算器这一计算工具,多数学生都用计算器计算,在反馈时有些学生提出较小的数可以口算,大约花多少钱时可以估算,其他同学也受到启发。以往的教学到此就结束了,但此时,我安排反思环节──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请你反思一下: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你对使用计算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学生有的说:在生活中不仅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还可以用口算、估算、巧算。还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较大的数用计算器算,较小的数可以口算很快,当生活中不需要准确值时可以估算。学生通过反思收获很大,相信在将来的计算中学生会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省略和改写》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在亿以内的认识中,例5教学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例6是教学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在亿以上数的认识中,例2是教学将整“亿”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和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的近似数。
教学例5时,我出示情境图后引导学生一滴血液中含有:5000000个红细胞;含有10000个白细胞。 1、读出数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2、你有没有办法使别人一看到这个数就能使学生很快就能读出这个数吗?(A、给数分级 B、把后面的四个0用东西盖死。C、把4个0去掉,换成一个万字)我问学生C,你是怎么想出这种办法的,她说:“我是看到报纸上就有这样的数。”别的同学也有附和说,我也看到过。接下来再讲例6时,再让学生重点体验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数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比较得到的近似数比较接近准确数后,做练习巩固新知,让学生把非整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用万作单位求近似数。
当练习第18页第8题时,题目要求: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并没有要求用万作单位。
北京大钏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二十万零一百八十四个汉字。
写作:200184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是:A、200000 B、20万
当时,我在备课时就只想到答案B。这时我问学生A,你为什么不把级上的数换成万呢?学生作到:题目中并没有要求用万作单位。其它同学也点头称是。我就又启发说:“你比较一下A和B两个答案那个表达更简洁呢?试图把答案统一成B
学生A说:“答案B是比A简单一些,但是从题目要求来看并没有要求必须用“万”作单位。我无言以对。只好强行命令到:题目没有要求也要选择简单的方法写,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用“万”作单位来写。学生看了看我,无奈的坐到位上。从孩子的表情来看,学生并没有得到满意的说法。课后,我一至在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教材中例5后面的做一做题目是:
中国科技馆共接待观众1843527人次。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近似数是( )……按题目要求应该写成18435百,但这种写法不符合我们的计数习惯。如果写成1843500,如果学生学习了小数的取近似数后,这个数就表示省略个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结果(也就是精确到个位),18435百实质是精确到百位,所以
我做一做我并没有处理。但在课后练习题中,又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如果学生A的答案和学生B的答案其实所表示的精确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不知道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如果从学生现有的知识来讲两种答案都是可以的,但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系统来讲,只有学生B的答案是正确的。
我一至在思考如何给学生A一个满意的答复……。
注:要依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目标设计、学生作用、教师作用、教学效果、教学特色方面,反思一堂课教学的得与失,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以读数和写数为基础,我按照教参进行了教学。由于有了去年的经验,我在读数时特别注意了读数的要点强调,每一级的数都按照各级的读法读,只是读完后在后面加上它的计数单位。通过这样的教学,全班一致攻克了读数这难关。写数也是一样,先要找出带“亿”、“万”的计数单位,弄清楚每个级里面的数到底是多少,在依次在每个级里写出相应的数,学生们这些都掌握的比较好。
对于组数的教学,我吸取了去年的经验,在读题目的时候我要求学生反复读三遍,把要组的数先能读出来,读数会读了,写数自然就轻松了,按照这样的规律,难度也降低了不少,学生们做类似的题目也稳定了。
省略尾数也是一难点,我首先就规定遇到大数必须给我先分级,好确定省略的部分,在合理的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数,最后再按要求改写,这样学生们掌握起来会容易的多。
通过我的教学和学生们的学生,第一单元的测验我们是大获全胜,及格率达到了100%,均分也上升到了91.5分,我们大家都很开心。
去年一年的经验确实帮我了不小的忙,真是“在战斗中总结,在总结中战斗”,相信以后的教学会更顺利。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学反思
亿以内数的读法,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但是因为学生毕竟接触大数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如果直接出现一个大数进行教学就会非常枯燥,也不符合《课标》的要求,因此我在上这节课时,对教材给的知识进行了一些拓展,我让学生根据书上已有的资料估计一下我们省、市分别有多少人口,然后在说出具体数据后再让学生把我们学校总人数和这些数据进行比较,使学生感觉大数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学起来不会有排斥感。
教学时我根据我们班学生爱说爱争论的特点,让他们分小组讨论这些没学过的大数应该怎么读,这时课堂上可就热闹了,每位学生不管会不会读的都抢着读,然后我再让几位读法正确的学生读完后试着小结读法,并且让他们谈谈为什么他们能读对,这时那些课前不预习的学生就能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不是有待改进。
本节课中,教师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开课即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丰富的感受。对于如何读数的方法,并不是把它当成现成的结论、法则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教学时我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反复让学生理解记忆读数先读……再读……,将数学课堂向课外延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和运用过程,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大数的认识》复习课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复习课,很多教师都觉得复习课比较难上,关键问题是:不知采用什么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如果单一的讲练,效果不佳!针对这个问题,我改变了以往的复习过程,大胆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活动引入数学课堂,创设了一个情景——“数据播报员选拔赛”贯穿整堂课,在课的开始用现在的热门话题“福娃”来复习整单元的重点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第二环节是复
习大数的读写,采用多种形式(看卡片、听数、读报等),在此与地理知识、语言相结合,让学生感知数学与各课之间的相互渗透。第三环节复习大数的改写和省略,这是一个难点,要让学生自主探讨出方法,,再次经历和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出数,同桌互做,互改,充分把学习的自主权教给学生。最后一环节,提高了难度,做到练习多层次,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整个环节,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经历试验、推理和操作的过程,自主完成整个活动!
需改进之处:
在课堂上还是不能大胆的放手让学生来说,很多地方都是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权,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结归纳能力都没有在这堂课上得到很好发展;在复习中,忽视了数的组成得复习,难点把握的不准;复习课,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考察学生哪些知识还没掌握牢固,但在课堂中,重视了“活”而忽视了“实”,没有做到心中有数,一堂课下来,不清楚学生是否做得准确!最后,再加上一个检测,我想效果会好些!
〈大数的改写及求近似数》的教学反思
《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教材安排是一课时,内容看似比较简单易懂,而实际教学后发现,其实不然。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明白的东西比较多,而这些概念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准确数和近似数的认识与四舍五入法的了解,然后才是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而且表达的意思有三种:四舍五入到万(亿)位,可以说精确到万(亿)位,也可以说把万(亿)位后的尾数省略。这些放在一课时教完,部分学生有些难度。基于此,我把这节内容做了如下的安排:
1、先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想一想为什么有的用准确数,有的要用近似数,什么样的情况下用近似数,什么样的情况必须用准确数。例如:班级人数、学校总学生数、全镇大约有多少人?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从学生找出“大约、达、近”等一些词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课中,让学生通过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的回顾,交流省略的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牵引讨论自学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大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教师只是通过提问,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学习,自主讨论,合作整理、归纳。从头到尾,利用数学书开展学习,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赋予很大的探究热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学得开心,学得主动。但是在作业中,求近似数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对“五入”理解不够,如399860大约是几万,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去做,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出现了两个答案:390860≈40万,390860≈39万,应该让学生进行讨论,说出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大数的认识》单元反思
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课后反思:
1、亿以内数的读法的教法:
如:10090190
问:看到这么大的数,你怎么能很快读出来?
生1:分级。1009 0190
生2:把个级蒙着,先看万级,按个
级方法读后,加一个“万”字,再读个级。
读作:一千零九万零一百九十。
这种方法很简单,很方便,学生掌握非常好。
2、亿以内数的写法的教法:
如:四百三十二万五千零九
先看万级:四百三十二写成432,再看个级:五千零九写成5009。
写作:4325009
方法简便,非常好。
3、亿以内数的写法的教法(补差):
如:三百零四万零五十
第一步:先在本子上写数位顺序表;
第二步:确定最高位是什么位,最高位是几?
第三步:对照数位顺序表写数;数位上没有就写“0”。
让差生这么做,很有效果,正确率相当高。可能学生觉得麻烦,告诉学生开始这么做,如果你会了,就不用这么写了,熟能生巧。
《数位顺序表》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1、重点介绍数级。
讲解:从各位起,每四位一级。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各级表示多少个一;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2、在认识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介绍十进制计数法。
讲解: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教后反思:学生已经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在上课时,我在复习万以内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重点让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www.gaofen123.com学生建立“万”“亿”的概念,建构知识网络,万以上的数虽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要真正感知其大小并非易事,所以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感受数的大小,体会万以上计数单位的意义,理解万以上数的组成。数位和计数单位两个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区分是难点。
《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gaofen123.com www.gaofen123.com]的数感,教师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参照信息,猜测本校学生总人数。这时,“数”不再枯燥机械,而是很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教学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借助计数器掌握大数的数法,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在设计上遵循新课标的几个基本理念,并体现以下特点:
1、创设情景
让情景贯穿课堂始终,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此文转自www.gaofen123.com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兴趣提升上来。而且在整节课的过程中利用情境教学,使学习氛围相当浓厚。
2、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在这节课上,我追求评价方式多样化,在上课过程中,我时不时给学生加10分,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回答问题情况给自己加分,这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指名学生模仿老师出题让其他同学回答,由出题的同学给回答问题的同学加分,这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最后再由大家给得分高的同学评价。
3、能在教学中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4]
www.gaofen123.com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在设计教案之前,我对两个班的学生(74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只有2人未用过计算器,其他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做补充的环节,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价值与应用上。
2巧妙安排,体验计算器的好处。
如何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的好处 ,我设计一个数目较大的计算(统计表求合计)。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学生有的用笔算,有的用计算器算,在汇报时对两种方法我都呈现其计算过程。能主动用计算器计算的学生选择计算工具的能力较强,很有成就感;而用竖式累加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正确计算也显示了其较强的计算能力。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自然发现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为今后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
3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节课实践应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有口算、笔算、简算、估算、计算器算,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计算方法。课堂设计较大胆,出示4个情景后让学生任选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学生由于刚学完计算器,所以很多学生都选用计算器算。在汇报中,当有的学生指出第二题口算更好时,学生们恍然大悟。于是有的学生说第三题可以估算,第一题还可以用简便算法。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渗透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4反思与教学相结合。
我在学生用计算器和笔算两种方法后,设计了反思内容:请同学们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哪种计算方法好?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反思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的简便准确,同时引导学生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第二个反思时机是,让学生解决四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刚学完计算器这一计算工具,多数学生都用计算器计算,在反馈时有些学生提出较小的数可以口算,大约花多少钱时可以估算,其他同学也受到启发。以往的教学到此就结束了,但此时,我安排反思环节──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请你反思一下: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你对使用计算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学生有的说:在生活中不仅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还可以用口算、估算、巧算。还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较大的数用计算器算,较小的数可以口算很快,当生活中不需要准确值时可以估算。学生通过反思收获很大,相信在将来的计算中学生会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省略和改写》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在亿以内的认识中,例5教学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例6是教学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在亿以上数的认识中,例2是教学将整“亿”改写成用“亿”作单位和非整亿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的近似数。
教学例5时,我出示情境图后引导学生一滴血液中含有:5000000个红细胞;含有10000个白细胞。 1、读出数看看这两个数有什么特点?2、你有没有办法使别人一看到这个数就能使学生很快就能读出这个数吗?(A、给数分级 B、把后面的四个0用东西盖死。C、把4个0去掉,换成一个万字)我问学生C,你是怎么想出这种办法的,她说:“我是看到报纸上就有这样的数。”别的同学也有附和说,我也看到过。接下来再讲例6时,再让学生重点体验用“四舍五入”法将非整万数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比较得到的近似数比较接近准确数后,做练习巩固新知,让学生把非整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用万作单位求近似数。
当练习第18页第8题时,题目要求:先写出横线上的数,再求近似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并没有要求用万作单位。
北京大钏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二十万零一百八十四个汉字。
写作:200184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是:A、200000 B、20万
当时,我在备课时就只想到答案B。这时我问学生A,你为什么不把级上的数换成万呢?学生作到:题目中并没有要求用万作单位。其它同学也点头称是。我就又启发说:“你比较一下A和B两个答案那个表达更简洁呢?试图把答案统一成B
学生A说:“答案B是比A简单一些,但是从题目要求来看并没有要求必须用“万”作单位。我无言以对。只好强行命令到:题目没有要求也要选择简单的方法写,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就要用“万”作单位来写。学生看了看我,无奈的坐到位上。从孩子的表情来看,学生并没有得到满意的说法。课后,我一至在思考这个问题。
其实教材中例5后面的做一做题目是:
中国科技馆共接待观众1843527人次。省略百位后面的尾数近似数是( )……按题目要求应该写成18435百,但这种写法不符合我们的计数习惯。如果写成1843500,如果学生学习了小数的取近似数后,这个数就表示省略个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结果(也就是精确到个位),18435百实质是精确到百位,所以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
-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反思
-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反思
-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