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众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当前:首页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众数》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众数》教学反思

日期:10-21 13:11:31 |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 浏览次数: 709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众数》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班开始进行小学阶段数学最后一个单元《统计》的学习,众数是第一个情境窗的知识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gaofen123.com www.gaofen123.com]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非常好的素材课。针对教材内容及学生情况,我在授课时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一、导入环节,创设情境。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取的是同质小组合作,以情景故事导入:  
小王看到一份电子厂招聘广告上写着:本公司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1500元,现招收普通员工若干。小王一看条件还不错,就做了一名普通员工。可第一个月他只拿到工资760元,第二个月也只有800元多一点,问了一些同事,大部分都是1000元左右,少数超过1000元。小王很气愤,就找公司经理去理论,公司经理将公司员工工资发放情况交给小王看  

经理 1  

部门负责人3  

车间主任4  

组长 10  

普通员工30  

5000/  

3500/  

2500/  

1500/  

1000/

 
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广告中说的话是否准确?  
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数据,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计算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多少?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平均每人是1500左右。马上引起了学生的质疑:那为什么小王只能拿到800元呢?  
通过学生交流得出平均数不能反映员工工资的集中趋势,从而让学生得出一个结论要寻求更好的统计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情境创设,交流解决小王在找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使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帮助小王的过程中感受到在这里平均数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初步感受众数产生的必要性。  
【关注对象】同质分组,注重差异,关注全体。  
二、新授环节,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我充分放手给学生,通过自学新知,小组交流,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众数。  
请大家自学课本,然后自己试着说一说众数的意义;然后小组长小结众数的意义。班级内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考虑学习内容学生易于掌握,因此放手讨论自学,使其自主探究学习众数的意义。实践证明,班级里公认最后进的鞠海峰同学也能说出众数的意义。说明本环节的设计符合学情,富有实效。  
【关注对象】本环节关注重点是小组整体实力较弱的学生。  
三、练习环节,巩固新知。  
在练习的环节中,为了克服学生的自主学习中的障碍,我采取异质小组合作练习的方式。出示几组和学生关系密切的数据,然后让学生采取合适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整理。  
练习1:出示1组学生,11人,每人说出他的年龄,然后同学们从数据中找到众数。  
 练习2:同学们,全国人民都关注的全运会就要在我们山东召开了,我省的体育健儿正在紧张的训练,准备迎战全运会。教练想在两名优秀的射击运动员中选择一名去参加比赛:(出示两名运动员成绩)看到两名运动员的成绩,大家能否猜想一下,教练会选择谁去呢?
甲:9.5  10  9.4  9.5  9.7  9.5  9.4  9.3  9.4  9.3
乙: 10   9   10   8.3  9.8  9.5  10  9.8   8.7  9.9  
练习3:20个花生,每个花生粒数的统计如下,让学生找出这组数据的众数,观察找出的众数,说说你的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几组练习,使学生能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些数据的特点,并从数据的波动大小中,体现概率的可能性。让学生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关注对象】本环节关注重点是小组内中下游学生。  
四、总结环节,畅谈收获。  
这个环节还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和问题。  
【设计意图】此时,学生对于平均数、众数的认识应该讲比较到位。因此,教师请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使其进一步理解了平均数和众数这两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并学会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关注对象】本环节关注重点是学困生。  
总之,这节课做到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所选素材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掌握起来得心应手,让我感受到了充分放手给学生的成功。一节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更重要的是学有所获。看来,只要作好引导,没有不会探究的学生,也没有不会合作的学生。实践证明,在课堂上放手,把权力归还给学生值得我继续探索与追求。  

相关分类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更新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