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美术巧用CAI课件欣赏“中国龙”

小学美术

当前:首页 >> 巧用CAI课件欣赏“中国龙”

巧用CAI课件欣赏“中国龙”

日期:10-19 23:43:18 | 小学美术 | 浏览次数: 633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http://www.gaofen123.com 巧用CAI课件欣赏“中国龙”,

  美术欣赏课教学需要很大的信息量,对作品图像的质量要求也较高。而现代教材展示的作品数量有限,印刷质量不高,画幅小,并且是静态平面图,加之欣赏课课时少,因此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为解决这一矛盾,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巧妙地利用CAI课件具备的声、形、色等特征优势,将知识融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之中。这样,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中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各种积极情感与认知互促,达到知、情、意并茂的效果,从而提高美术欣赏的能力。下面,以教学“中国龙”为例,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都很喜欢看动画片?这节课,老师就满足你们的愿望,请大家看一段动画片。
  (播放《小龙人》动画片,片中歌词: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我是一条小青龙,我有许多小秘密……)
  师:在动画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小龙人说他有许多“小秘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有哪些“小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开龙的秘密,了解“中国龙”。
  [评析: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儿童的心理特征,选用恰到好处的动画片导入新课,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中国龙》。更妙的是教师紧扣歌词中的“小秘密”一词设疑,并将其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动机。]
  
  二、讲授新课
  
  1.龙的历史。
  (1)龙形象的出现。
  师:在现实生活中,你们见过真正的龙吗?按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大家说说龙是怎样诞生的?它的形象出现于多少年前?
  师(小结):关于龙的诞生,历史上的学者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说法为:龙是咱们的祖先,把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所有动物的特征综合到一起想像出来的。龙的形象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距今6500年。
  [评析:教师采用抛锚式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围绕问题,通过多种渠道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并经过逻辑推理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了论证。在这个过程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抽象思维的训练,较好地克服了教学中运用CAI课件因过分强化学生形象思维,以致学生对图像产生依赖而养成思维惰性的弊端。]
  (2)龙的形态。
  师:同学们,既然龙的形象综合了这么多动物的特征,现在请各组讨论一下:它的身上究竟具有哪些动物的特征?
  (学生讨论后汇报,教师出示相应动物的图片:龙的嘴巴像鳄鱼的嘴巴,龙的角像鹿的角,龙的毛发像马的鬃毛,龙的身体像蛇的身体,龙的鳞片和尾巴分别像鱼的鳞片与尾巴,龙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
  师:你们的想像力真丰富!现在老师想知道,你最喜欢龙身上的哪一部分?
  师:你们能不能尝试着在纸上把这一部分画下来呢?
  (学生作画,然后小组内互评,最后教师点评)
  师:龙综合了这么多动物的特征于一身,充分体现了它具有团结凝聚的精神。
  [评析:课件中,龙的图案设计分黑白图与彩色图、整体图与分解图。欣赏中,教师教给学生从黑白图到彩色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从单一欣赏到对照欣赏,从初步感知到深入认识等多角度的欣赏方法。在欣赏中讨论,在讨论中欣赏,从静观到动手,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作画时,可点击分解图标志,龙身的各部位立即分解开来。此设计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CAI课件设计的基本原则,便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
  (3)龙形象的演变。
  师:现在我们看到的龙并不是最早时期的龙,你们想不想知道最早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吗?那就从远古时代开始去看各个时期的龙,好吗?
  (师先逐幅出示各个时期龙的图片,再集中展示各个时期龙的图片)
  师:从图片上看,你们发现最早的龙形象是哪一个?为什么?
  师:我们还有一些龙的秘密没有揭开。下面,请大家根据这些图片,并拿出你们袋子里的资料讨论一下,看看不同时期龙的造型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汉——行龙,隋——双龙,唐、元——云龙,明——升龙,清——蟠龙,现代——卡通龙。龙的形象,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再到夸张的演变过程。
  [评析:在浏览中,教师教给学生按时间先后顺序欣赏的方法;欣赏时,教学生用比较法欣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学到了先分散后集中的欣赏方法。]
  2.龙与民俗活动。
  师:龙不仅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变,而且与我们的民俗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与龙有关的活动吗?下面,我们来看一看民间最常见的有关龙的民俗活动。
  (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讨论)
  师:刚才看了赛龙舟和舞龙,你们有什么感受?人们为什么要舞龙呢?
  师(小结):龙的精神是团结凝集、奋发开拓的精神。
  [评析:课件展示民俗活动的场景栩栩如生,学生如身临其境,完全陶醉于喜庆热闹的气氛之中。一种尊重龙、崇拜龙,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感到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至此,学生对龙之形象的艺术感受上升到对龙之精神,乃至民族精神的感受。学生的思想认识已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产生了质的飞跃。]
  
  三、知识延伸
  
  师:下面我们一起再来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龙的踪影?
  (出示有关龙的艺术图片)
  师:从这些艺术作品中,我们还发现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是喜庆吉祥的标志。
  师:你们当中,谁还了解有关龙的其他秘密呢?把你收集到有关龙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好吗?
  师(小结):龙的精神无处不在,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评析: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弘扬中华民族这条巨龙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四、课堂总结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揭开了龙的哪些秘密呢?龙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龙的历史和精神,知道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应该弘扬龙的精神。请同学们努力学习,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强大!课后大家还可以继续收集有关龙的资料,揭开龙的其他秘密。最后,让我们在《龙的传人》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播放歌曲《龙的传人》)
  [评析:这激奋人心的歌声,无不激励着每一位龙的传人为中华民族这条巨龙的腾飞而自豪,要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此环节实为本节课画龙点睛之笔。]
  本课教学的全过程均由CAI课件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均由CAI系统提出,体现了以“学”为中心CAI课件设计的这一基本原则。本课教学强调了情境教学与协作学习对知识的建构,注重了学习环境的设计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对“学”的支持,克服了运用CAI课件教学中易被忽视的抽象思维训练、系统板书、教学手段的全面组合与学生内驱力的实质驱动等弊端。
    

相关分类

小学美术 更新

小学美术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