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白鹭》教学设计与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当前:首页 >> 《白鹭》教学设计与评析

《白鹭》教学设计与评析

日期:10-31 19:57:01 |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 浏览次数: 374 次 | 收藏

标签:教学设计,http://www.gaofen123.com 《白鹭》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十六课。
  [设计理念]
  提倡孩子应学会这样的“发现”:发现食物的特点、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发现生活中的美与心灵的感动、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发现情趣,发现细节、发现学习的快乐、发现人生的目标、发现努力的方向……
  教学中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孩子自我发现,指导学生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句,通过人情入境的朗读,品味、领悟文章的内涵;从白鹭的形美、意美、信美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陶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 揭示课题,板书白鹭。
  2 引导学生背诵关于白鹭的诗(要求学生把诗的韵、味诵读出来)。
  3 在你的心目中,感觉什么是诗呢?指名说说。
  引导学生体会诗是精练的,是美好的,是我们的国粹。要学会边读边想象(诗中要有画)。
  4 导入:白鹭明明是水鸟,而大文豪郭沫若却说它是——(引:诗)是——(引:精巧的诗)是——(引:韵味无穷的诗)白鹭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欣赏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散文,用心走近白鹭,感受白鹭!
  
  二、赏读第一至第五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 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精巧的诗)
  2 布置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3 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自然段是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第三自然段是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第五自然段是具体描写,白鹭的色的配含、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称很适合: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郭沫若老先生对白鹭描写是借鉴了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的写法。出示一段话;东家之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4 过渡。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听课文6~9,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
  
  三、赏读第六至第九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既是一首诗,那它是否也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画呢?今天,就让我们再来欣赏白鹭这首精巧的诗给我们带来的优美画卷。
  1 仔细听老师朗读6~8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几幅优美的画面?
  (板书:钓鱼瞭望低飞)
  2让我们以4人为一小组来学习,选择其中的1幅画细细欣赏,欣赏的时候,你可以把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词语、句子画出来,读给同学听;也可以边欣赏边想象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
  3 学习6~8自然段(讨论交流,三幅画面可交叉出现)
  (1)清水田里,静静钓鱼(“钓鱼”“图画”——静)
   赏析“钓鱼”,清水田里,白鹭伫立,正静悄悄地等着小鱼游过来,他成了一位悠闲自在的钓鱼先生了。(媒体映示:清水田里静静钓鱼)你能读一谈读吗?
  这幅画的背景是什么?画中的主人公是谁?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清水绿田中的白鹭钓鱼图吧!齐读第六自然段。
  (2)小树绝顶,悠然瞭望(“悠然”“瞭望”——悠)
  赏析“瞭望”: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最高处,就是小树的绝顶。风儿吹来,小树轻摇,看来像是不大安稳,可白鹭却很悠然,你能把它读好吗?
  “人们说它是在瞭望,可它真的是在瞭望吗?”如果不是在瞭望,它可能在( );如果它真的是在瞭望,它站立在小树的绝顶,或许它望见了( )或许它望见了( )……
  这一自然段最后虽然是问号,你读的时候,如果把它想象成什么标点,味道就出来了。
  请男孩闭上眼睛,听着女孩的朗读,展开想象。晴天的早晨,小树绝顶,白鹭悠然瞭望!看到了吗?(男女生交换朗读)
  引导学生探究,分组讨论:白鹭真的是在瞭望吗?让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观点。
  (这里教师可适当讲些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本文作于抗日救亡时期,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监视、干扰。作者只能写一些即兴短章。然而,歌赞白鹭的洁白无瑕,不正是对一切丑恶、污秽的揭露和批判吗?)
  (3)黄昏空中,低低飞翔(“低飞”“乐事”——颜色美、动态美)
  赏析“低飞”:在落霞满天的黄昏。白鹭正低低地来回飞旋着,是那公悠闲,那么自在。这分明是一幅舒展、飘逸的白鹭归巢图,悠闲的你见到悠闲的白鹭。定会其乐无穷。你能把这种乐趣读出来吗?
  (4)欣赏了这三幅白鹭图后,你们内心有什么样的感觉?(宁静、优美)想对白鹭说什么?(板书:韵味无穷)提议大家将这三幅图连起来读一读,好吗?
  (5)看,老师这儿还有一首写白鹭的诗,谁来读一读?(媒体出示)
  白鹭/寻常/铸就了不寻常的美/像画一样悠然/如歌一样优美/似诗一样精巧/从遥远的时光里/翩翩而来
  你感受到了什么?(白鹭很美,似精灵……)
  
  三、深化拓展
  
  其实,白鹭的韵味还不止这些,请欣赏白鹭带来的优美画卷,(媒体映示白鹭各种形态的图画,介绍有关白鹭的古诗:杜牧的《鹭鸶》、杜甫的《绝句》、张志和的《渔歌子》等。)
  愿意拿起笔,也写一两句诗来赞美白鹭吗?(学生写诗,交流,教师点评。)
  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作家郭沫若以诗人独特的眼睛和诗心,善于发现美、鉴赏美、评价美,以生动、形象、简洁和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言,借鉴电影蒙太奇的艺术,创造了气韵生动、情景俱佳的意境,宛如一首流动的音乐,韵味无穷的诗歌,艺术地再现了白鹭不同角度的美,给读者以无限美好的艺术享受。
  (根据课堂学生的实际需求,自然地介绍关于《白鹭》一文的写作背景。)
  
  五、作业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
  老师想请你自己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设计一道有关白鹭的作业题,你会设计什么?请设计一题,让我们来分享你给我们带来的快乐。祝你成功!
  [教学评析]
  1 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发现。舒缓优美的轻音乐。意蕴无穷的白鹭外形及生活的画面展示,为这堂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和谐悦耳的音乐声中,直观地欣赏白鹭的生活画面。感受白鹭无穷的韵味,品读课文,真畅优美的语言文字,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语文课堂的喜爱。
  2 以读为主,以读为本,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欣赏美。让学生去发现美,去欣赏美,学生的学习是快乐的!在读中享受白鹭“色彩搭配和谐,身段大小适宜”的形体美;在读中感悟白鹭“诗申有画,韵味无穷”的意境没,并在诗意化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个别入情朗读。集体入境诵读,努力达到诗意化的最高读书境界。在读中积淀课文诗一般的文学语言。读申培养学生的语感。
  3 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学会创造美。在“读中品味白鹭精巧如诗”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着力从对白鹭外形的三处描写入手,根据个体阅读的感受寻找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受可言。在“读中品味白鹭诗中有画,韵味无穷”的教学中,又引导学生读中遐想白鹭韵味无穷的生活画面。并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提炼自己独具匠心的“画名”,根据自己的感受为画配上“画外音”,再给课文想象补白,加上多媒体课件的适时运用,全方位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在极其开放、自由的对话平台中,师生、生生间的交流魅力四射。孕育出学生独特的感悟和想象,美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孕育出充满浓浓语文色彩的快乐课堂!
  
  。  
TAG:

+《《白鹭》教学设计与评析》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更新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