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阅读读写无痕:读写结合追求的一种境界

小学语文阅读

当前:首页 >> 读写无痕:读写结合追求的一种境界

读写无痕:读写结合追求的一种境界

日期:10-31 19:57:01 | 小学语文阅读 | 浏览次数: 420 次 | 收藏

标签:语文阅读文章,http://www.gaofen123.com 读写无痕:读写结合追求的一种境界,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读写结合能充分发挥经典课文对写作的引领,通过情境的创设、情感的诱发、素材的推敲,让学生在提升言语能力的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个性的张扬。为提高读写结合的价值,提升读写结合的效率,必须追求读写相融、不露痕迹的境界。
  
  一、练在疑难处,引领学生亲近文本
  
  课文的朦胧处,作者在此为文本蒙上了一层面纱,往往是需要学生深入感悟的重点、难点。如果把这些地方确定为读写结合点,就能为学生打开一扇亲近文本之门,文本的美会在学生踏进大门之时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最佳路径》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在受到老太太卖葡萄的启发后为迪斯尼乐园设计出了最佳的路径。阅读教学中的疑难点是:最佳路径与法国南部老太太卖葡萄有什么联系?要想突破这一难点,必须让学生感悟到老太太葡萄园里顾客的感受,而课文仅寥寥数字——“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这可以说是课文的朦胧之处。因此,我把此处确定为读写结合点,让学生走进老太太的葡萄园,去看一看、听一听、尝一尝,感受一下老太太的葡萄园。学生通过联系平时的生活,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葡萄园的情景再现了出来。
  透过学生们所写文字,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已经揭开了“面纱”,悄悄地走进了文本,自然地走近了人物,领略了课文叙述的那神奇的故事,欣赏到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快乐、自由之园”,同时也深入地感受到格罗培斯所受的启发,突破了阅读的难点。
  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紧扣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学生难于理解的朦胧处,教者“借题发挥”,引导进入情境,促使学生“借写促读”。就能促进阅读与写作的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这样,阅读的难点便在读写结合中不露痕迹地突破了。
  
  二、练在插图处,引领学生步入画面
  
  苏教版教材中有许多插图,与文质兼美的课文相配合。图文并茂,是编者用以再现课文内容,并补充文字之所不及的凭借,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引起重视,充分挖掘课文插图的功能,从而达到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目的。在课文插图处让学生练笔,能丰富文本,激发学生情感,达到文与画的统一、读与写的融合。
  《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描写了巴西最著名的景观——塞特凯达斯瀑布由雄伟壮观到日渐枯竭的过程以及人们的失望、震惊、痛心、反思。课文配了游客们失望地站在已经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前这样一幅插图。
  在引导学生感悟了课文第三自然段描写的瀑布的雄伟壮观之后,我话锋一转:“同学们,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塞特凯达斯瀑布这壮观的气势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现在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随着游人一起去看看吧!”说完,我将课文的插图投影出来。学生的神情一下子暗淡下来,我轻轻地说:“拿起笔,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情景写下来吧!”看着眼前的情景,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情感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
  一幅无声的插图,诱发了学生的情感,流淌出一段段鲜活的文字。可见,有效地运用课文插图可使学生语言与精神在读写结合中同构共生。
  
  三、练在动情处,引领学生拥抱语言
  
  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作者、拥抱语言,去感悟语言的意义内涵和情感内涵,这是阅读教学中追求的一种境界。综观苏教版教材,情感强烈的课文很多。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特别注意凭借文本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灵在老师一次次充满深情的引导中、在一次次的朗读中、在多媒体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受到了震撼。此时此刻,学生或兴奋得欢呼雀跃,或感动得泪流满面……而教者经常止步于此,认为情感目标已经达成。看起来学生的情感感悟达到了一种境界,但细细想来还缺少一些语文味。语文教学绝不仅仅让学生尽情地笑、动情地哭,还须在他们的情感受到感染震撼的同时,语言也得到发展。如能在学生情感升华处恰当地安排练笔,让学生借助合适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就既能促进情感化成涓涓细流,流进学生的血液,又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生命桥》这篇课文的第二小节描述了年轻羚羊猛蹬老羚羊的背,轻巧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获得了新生,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我在教学这一小节时,先声情并茂地读,然后出示挂图,让学生齐读。学生的情弦受到了一次次的触动,在此基础上我播放了录音——一位小女孩痛苦的哭喊声:“妈妈——妈妈——”这撕心裂肺的喊声在山谷中回荡,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学生一个个眼含泪花,有几个控制不住还抽泣起来。可以看出,学生已经被深深地打动了,情感处于进发阶段。我把握时机,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你现在就是那一只只获得新生的年轻羚羊,你想说什么呢?拿起你的笔,写下你的感受!”学生情动而辞发。
  适时安排的读写结合,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拥抱了语言,为学生感悟语言情感提供了依托,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语言得到发展了。这样的读写结合进入了理想的境界。
  
  四、练在拓展处,引领学生转换语言
  
  如今,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不管是在研究课,还是优质课,随堂课还是示范课中,经常能看到资料的拓展。然而,教学文本与拓展的资料相割裂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何才能使拓展的资料与阅读教学浑然一体呢?笔者以为,借用拓展资料,迁移写法,进行语言转换,是促进文本深度解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云雀的心愿》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小云雀与妈妈的一问一答,告诉人们森林有防风固沙、储存雨水、调节温度的功能。在学习完课文后,我也向学生发了一份介绍森林其他功能的资料。学生自由阅读完资料后。我说:“同学们。小云雀和妈妈飞呀飞,又飞到了哪里呢?小云雀又从妈妈的介绍中了解到森林的什么作用呢?请仿照课文的写法,让小云雀了解到资料中所提到的森林的一些功能。”
  这样的读写结合,既促进了文本与资料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又不破坏课文的情蕴和教学过程的流畅性,做到自然、有效。
  袁枚说得好:“但肯寻诗便有诗”,我们只要始终紧扣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在保证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的基础上,抓住课文极具内涵的读写结合点,精心设计。不拘一格,让学生自由地想象、表达,就一定能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统一,使随文练笔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TAG:

+《读写无痕:读写结合追求的一种境界》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小学语文阅读 更新

小学语文阅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