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语文教学教材解读《落花生》特点探微及教学建议

教材解读

当前:首页 >> 《落花生》特点探微及教学建议

《落花生》特点探微及教学建议

日期:10-19 01:08:04 | 教材解读 | 浏览次数: 653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http://www.gaofen123.com 《落花生》特点探微及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精读课文《落花生》是许地山的叙事散文,记叙了他小时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时谈论花生好处的经过,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全文虽仅500余字,但作者匠心独运,字里行间处处耐人寻味。如何教学本课呢?笔者的思考和建议如下。
  
  一、对教材的思考
  
  1 领会课文的写作特点。一是文章主题平实而深邃。初读《落花生》,文字浅近,似乎平淡无奇,但当你反复咀嚼,便会发现它取材精当,立意不凡。首先,作者选取“过收获节”这样一个普通的材料,描述花生这样一种常见的“物像”,其间种种细节无一不是源于生活,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家庭生活,而且这样的生活极其平常,人人都有经历,都会产生“共鸣”,所以笔者谓之“平实”。然而,恰恰是这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是这其貌不扬的落花生,作者顺势引申,巧妙发挥,赋予其深刻意蕴,揭示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征以及做人要如花生一样不慕虚荣,唯求有用的人生哲理。
  二是作者思路自然而流畅。《落花生》读来顺畅上口,原因何在?一方面,作者行文线索十分清晰,以“花生”为线索,以事情发展过程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经过,有条不紊;另一方面,作者思维进程相当流畅,先寥寥数语概述买种到收获的过程,蕴藉花生极其易种、求人甚少的品性,再写“尝花生”、“议花生”,借助该食品以及孩子们的发言,表现“花生的好处”,然后通过父亲概括,将花生外在形态与实际好处两相比照,揭示其“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点,最后通过父亲启发和“我”的领悟,由花生品格引申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 把握单元的训练重点。本课安排在教科书第四组,无论是单元前的学习提示,还是单元后的回顾归纳。都明确告诉我们,教学本组课文,要着重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同时要教会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不难看出,本组教材的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上,要训练其概括主要内容,并学会从题材中领悟题旨;在阅读方法上,要教会学生从重要词句人手,由表及里领悟内涵。
  
  二、对教学的建议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对教学过程及相应教学要点建议如下。
  1 借助情境,激发兴趣,导人课文。本文素材平实,语言质朴,文面对学生可能没有足够吸引力,因此,学习本课,如果急着让学生感知文本,学生可能兴趣不浓,进而难以深入体味、深刻理解。由此,我们可以采用情境导课方法,或借助PPT幻灯投影,或通过出示彩图,呈现郁郁葱葱的花生地和颗粒饱满的花生果实,让学生在看图中催生愉悦的情绪,在看图中激发对花生的兴趣,在看图中获得对花生的初步认识。当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时,话锋一转,揭题释题,简介作者,提出: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许地山笔下的花生是怎样的。
  2 抓住“花生”,理清主线,感知内容。整体感知,把握梗概,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必要前提,是训练概括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应高度重视。本文的整体感知。可充分利用其清晰的行文线索,让学生牵“花生”之“一发”,动课文之“全身”,指导他们通过默读疏通文句,抓住“花生”这一关键词,以小标题形式归纳为几个要点并随机板书:种花生一收花生一尝花生一议花生。再依照小标题及其顺序,用简单通顺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后园的空地上种出了花生,过收获节时,我们一家边品尝花生食品,边议论花生的种种好处,知道了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明白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 瞄准“议论”,把握重点,体悟意蕴。本文围绕花生组织的若干材料中,“议花生”是重点,课文主题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中,应着力引导学生读好、读懂这一部分。对此,拟安排以下两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找出重点。首先引导学生浏览课文,找到对应于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相关内容,通过文字篇幅的比较,明白“议花生”是重点。紧接着,由“议”字切人,“问”出:“议”的人物——姐姐、哥哥、我和父亲;“议”的话题——花生好处;“议”的过程——父亲提问一我们发言一父亲总结;“议”的目的——做人要像花生。尔后,提示学生将一家人的议论进行比较,明白父亲的议论是重点。这样层层推进,使学生一步步“拎”出重点中的重点。
  第二环节,品读感悟。本环节的教学可以分三步推进。
  第一步,研读父亲怎样“议花生”。父亲议论花生的一段话语,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是本文精髓所在,须着力引导学生用心研读。教学这一段,可先以“父亲是用什么表现方法描述花生的外形特点的”这一问题导人,将学生带进课文,浏览语段,发现父亲是运用了对比手法。然后让学生细心默读语段,逐词逐句“审视”这段话,圈点重要字词,一一找出桃子、石榴、苹果跟花生形成的鲜明对比“点”。果实自身:“高高”对“矮矮”,“挂”对“长”,“枝头”对“地上”;客观效果:“一见就生爱慕之心”对“等到成熟不能分辨”。紧接着,启发学生由此及彼,透过现象上的对比“点”,得出其内在的对比“点”:借桃子等果实居高夺目的习性,寓“娇艳”“炫耀”之意,借花生果实深埋不露的习性,寓“质朴”、“谦逊”之意。而讲花生时特意将桃子一类作为比照,为的是以某些注重外表,喜好炫耀的品性来反衬花生不图浮华,但求有用的品格。
  第二步,研读姐弟怎样“议花生”。在领会父亲话语的基础上,提问:“姐弟几个是怎样评价花生的?跟父亲的话有怎样的关系?”引导学生细读姐弟几个的议论。通过讨论或点拨,第一,让学生明白姐弟几个是侧重从花生的实用价值来谈论花生的好处,而父亲则是在认同“我们”发言的基础上,侧重从花生的外形特点来评价花生的好处。其次,启发学生弄清姐弟议论与父亲评价的内在联系:父亲的发言“花生的好处很多”是对“我们”发言的总结;“有一样最可贵……”是对“我们”发言的补充与提升。而“我们”的发言则是对父亲发言的具体铺垫和直接印证。最后,引导学生发现:作者借助“我们”的发言蕴伏花生“不好看”的意思,借助父亲的发言,蕴伏花生“很有用”的意思,而姐弟几个与父亲的对话完整暗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一“最可贵”的好处。
  第三步,研读父亲为何“议花生”。父亲的总结,旨在希望我们做人“像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先引导学生由物及人体会其比喻意义;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实例(诸如辛勤劳作的农民、坚守岗位的民警、起早贪黑的清洁工、钟情课堂的人民教师等),充分讨论进而深刻感悟到:这些人无名无望,任劳任怨,为社会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是地地道道的“不好看而很有用”、“不图体面而对别人有好处”的人。最后,让学生换位体验,就“你就是当时的作者许地山,领会父亲良苦用心后,会怎样想、怎样做”这一问题发表感言。
  4 放眼全文,拓展视界,丰富意蕴。花生这一“物像”还有很多意蕴,父亲的议论还须作多元解读。因此,在领悟了花生的寓意、明白了父亲的期望之后,还应让学生纵观全文,鼓励其慧眼独到,提出新的想法,并在开放性交流中相互碰撞,达成共识:①“买种,翻地……居然收获了”写出了花生极易种植,无求于人;②桃子等是既好看又有用的,作者并无贬低意味,相应地,“讲体面”而“对人有好处”的人,作者也是喜欢的——关键在于有没有用、对人有没有好处。这样,就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关于在多元价值的融合中凸现主流文化核心价值的理念。  

+《《落花生》特点探微及教学建议》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教材解读 更新

教材解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