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小学五年级语文学习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学习

当前:首页 >>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日期:07-01 01:41:32 | 小学五年级语文学习 | 浏览次数: 138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五年级语文学习,http://www.gaofen123.com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教案,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表现“丝绸之路”繁荣景象的图画或影像。

  2、重点抓住“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这句话,

  (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国与中国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

  2、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三)交流资料,深入理解

  1.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2.相机介绍:张骞、班超、玄奘与丝绸之路。

  3.自由读13自然段,讨论: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3)再读全文,谈感受。

  板书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教学反思:

  3、白杨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生字词,理解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课文。

  教学重点:

  1、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

  2、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这一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教时:三课时

www.gaofen123.com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学生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1)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①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祖父的园子充满生机、热闹、美丽……我对园子非常喜爱,难以忘怀。)

  ②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2)“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

  “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

  ③小结:“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④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3)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

  ①思考: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②交流、讨论: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③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4)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

  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教学反思:

  8.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 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www.gaofen123.com

  4.想像: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感觉?假如你是旁边准备打电话的人,你会怎么样?

  师小结: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费了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

  5.通过学习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四、了解特点,学习表演

  1.学了这个相声,你现在觉得相声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2.小结:是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它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表演中说、学、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发笑,让观众们在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中,在阵阵笑声中得到启迪。

  3.学习表演

  (1)观看录像(或听录音)《打电话》。

  (2)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读相声《打电话》。

  (3)找学生上台试着说一说这个相声。

  五、拓展阅读

  听听其他的相声选段,再次感受相声的语言魅力。

  教学反思:

  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具体情景、具体需要写发言稿。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了解意义,揭示课题

  1.讲述晏子劝说齐景公不杀养鸟人的故事。

  2.教师小结:成功的劝说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但也可能失败。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劝说别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劝说”。(板书课题)

  二、观看小品,探究方法

  1.颖的爷爷特别爱抽烟,你看,刚刚吃完饭,他就抽上了。

  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 (吸了一口,咳嗽。)

  颖: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爷:什么日子?

  颖: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吸烟。

  爷:谁规定的?谁能管了全世界?

  颖:联合国规定的。

  爷:联合国能管了咱们中国?

  颖:爷爷,抽烟的害处很大,我求您别抽了!

  爷:没事! 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是有点小咳嗽。

  颖:反正抽烟没一点好处。

  爷:颖颖,天不早了,你该上学了;我呢,到公园溜达溜达。

  2.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颖没有说服爷爷?

  3.集体交流:我们来帮帮颖,说说怎样才能劝服爷爷不抽烟?

  (以理服人,列举出抽烟的害处,让爷爷从内心里真切地感受到抽烟有害无益;以情感人,注意说话要情真意切,让爷爷感到你是真心为他好。还要注意劝说的对象和方式,乐意接受你的劝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年级语文  

相关分类

小学五年级语文学习 更新

小学五年级语文学习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