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教学反思数学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当前:首页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日期:10-31 19:54:21 |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 浏览次数: 202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数学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
《倍数和因数》是五上第二单元的内容。例题是要求“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并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通过学生写出的乘法算式直接给出了倍数和因数的定义。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将拼法画出来,然后小组交流画法及乘法算式。在学生能很好地写出乘法算式后说明今天就用这几道乘法算式来研究倍数和因数。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一、理解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二、探究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三、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课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合作资源,化解概念难题。捕捉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倍数和因数是揭示两个整数之间的一种相互依存关系,在教学时,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里选一个乘法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加深对两者相互依存关系的理解,在教学时我加入了这样一道判断题:12是倍数。让学生来判断正误,刚开始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正确的。这可以理解,因为学生刚刚才说过12是3的倍数,12是4的倍数,12是2的倍数,12是6的倍数,12是1的倍数,12是12的倍数。面对学生的判断我没有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而是举了个例子:小张(班上一学生)是同桌。听了这话,学生很快反应不对不对,小张是谁的同桌? 
看到学生似有所悟,我又回到这题来:12是倍数,对不对?“要说12是谁的倍数。”“12是3的倍数但是12不是24的倍数,所以不对。”。 
(2)利用教材,多种形式探究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材上,探究如何找3的倍数,及“试一试”中找2的倍数和5的倍数。我先要求学生自学教材,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法。通过“质疑”: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既找全又不遗漏呢?让学生思考并发现:按照一定的顺序找。有学生根据书上例题能说出找3的倍数就是用3与非零的自然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个数的倍数。接着又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找一找2的倍数和5的倍数,并感受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而在探究因数时,我采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学生根据找倍数的方法能够很快根据书上的提示说出:找一个数的因数,就是用这个数分别除以非零的自然数,能整除的就是这个数的因数。接着在练习时用同样的方法找15的因数和16的因数。 
倍数和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接受起来难免有些困难。在教学前我也预设到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这类的问题。课前我在网上查了查有关因数的定义有以下几种说法:A.除法里,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都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B.一整数被另一整数整除,后者即是前者的因数,如1,2,4都为8的因数。这些都是用很抽象的、数学化的语言来解释因数。在教学中果然有学生问道:到底什么是倍数,什么是因数。如果直接将上面的内容告诉学生,学生肯定还是一头雾水。这时我灵机一闪,说道:“其实因数我们早说接触过,在一道乘法算式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 )”“噢,因数就是乘数啊。”“想起来了。”面对学生的反应,我没敢接着说下去,因为毕竟数学语言要严谨,万一弄巧成拙就死定了。最后,这节课有惊无险的过去了。课后想想,有时面对抽象的、枯燥的数学定义教师还是要学着将数学概念润润色,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可能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2
新教材在引入倍数和因数概念时与以往的老教材有所不同,比如在认识“因数、倍数”时,不再运用整除的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和倍数,而是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目的是减去“整除”的数学化定义,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虽然课本没出现“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点教学体会。
(一)设疑迁移,点燃学习的火花。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采用“拼拼摆摆”作为谈话进入正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一对应、相互依存。对感知倍数和因数进行有效的渗透和拓展。  
 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时,我依据学情,设计让学生独立探究寻找3的倍数。我设计了尝试练习——引出冲突——讨论探究这么一个学习环节。学生带着“又对又好”的要求开始自主练习,学生找倍数的方法有:依次加3、依次乘1、2、3……、用乘法口诀等等。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围绕“好”展开评价,有的学生认为:从小到大依次写,因为有序,所以觉得好;有的学生认为:用乘法

[1] [2] 下一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算式写倍数,既快而且不受前面倍数的影响,可以很快地找到第几个倍数是多少,学生发现3的倍数写不完时都面面相觑,左顾右盼。学生通过讨论,认为用省略号表示比较恰当。用语文中的一个标点符号解决了数学问题,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学生从中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愉快感和掌握新知的成就感。  
(二)  操作实践,举例内化,认识倍数和因数  
     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多媒体出示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这样,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三)注重细节,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  
学生在找一个数的因数时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漏找,即找不全。学生怎样按一定顺序找全因数这也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以在学生交流汇报时,我结合学  
生所叙思维过程,相机引导并形成有条理的板书,如:36÷1=36,36÷2=18,36÷3=12,36÷4=9。这样的板书帮助学生有序的思考,形成明晰的解题思路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教师能像教材中那样一头一尾地成对板书因数,这样既不容易写漏,而且学生么随着流程的进行,势必会感受到越往下找,区间越小,需要考虑的数也就越少。当找到两个相邻的自然数时,他们自然就不会再找下去了。书写格式这一细节的教学,既避免了教师罗嗦的讲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我相信像这样润物无声的细节,无论于学生、于课堂都是有利无弊的  
由于这节是概念课,因此有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教学之前我知道这节课时间会很紧,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认真钻研了教材,仔细分析了教案,看哪些地方时间安排的可以少一些,所以我在总结倍数的特征,这一环节里缩短出示时间,直接以3个小问题出示,,实际效果我认为是比较理想的。课上还应该及时运用多媒体将学生找的因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的发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应该及时跟上个性化的语言评价,激活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3
我执教的《因数和倍数》一节,是一节概念课。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以拼图比赛为素材,让学生动手操作快速把12个小正方形摆出一个长方形,再让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所摆的长方形,在交流中得到三种不同的摆法和三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学生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 这样,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了难度,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觉得还是收到了预设的效果。
能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在根据1×12=12,2×6=12,3×4=12三个乘法算式说出了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后,教师紧接着提问:12的因数有哪些?学生看着黑板上的算式很快地找出12的因数,接着再提问:你是用什么方式找到12的因数的?在学生说出方法后,为了让学生探索出找一个因数的方法,我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5的因数有哪些。预设在汇报时,能借此解决如何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但在实际交流时,学生的方法出现了两种意见,并且各抒己见,因为15的因数只有两对,无论怎样找都不会遗漏。作为老师,我这时没有把我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而是以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分别找16、18的所有因数。由于部分学生运用从小到大一对一对地找很快找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另一部分却在无序的情况下,不是重复就是遗漏,这样在比较中,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学生就能够很好地接受并掌握。虽然在这个环节上花了比较多的时间,但对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这节课另一个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就是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时,由于及时跟上个性化的语言评价,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借助这一学习热情让学生自己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教师相信学生,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不仅探讨出从小到大找一个数的倍数而且发现了倍数的特点。这一环节教学的成功,也使我改变了教学的观念——适时放手,会看到学生更精彩的一面。以后教学需大胆相信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既备教材又了解学情,作到收放自如,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由于本节课的容量比较大,练习题设计综合性比较强,学生学得并不轻松,还存在一小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今后,应努力改进教学手段,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上一页  [1] [2]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这一教学反思,来自www.gaofen123.com!http://www.gaofen123.com

<
TAG:

相关分类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更新

五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