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当前:首页 >> 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日期:10-19 12:13:56 |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 浏览次数: 464 次 | 收藏

标签: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不去认真预设,那是不负责任;不能善时生成,那是不够优秀。——题记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深入,教师的教学行为要从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的方式转变。作为我们教师应思考如何把握预设与生成的艺术,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达到“预设”的目标。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一、预设,生成的起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有预设的一面,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这样才能很好驾驭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笔者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做出重点预设:
  1、预设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可以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维度进行预设。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不可能成为“没有方向的船”。
  [案例]
  在教小学数学第三册“可能性”一课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①认知目标:通过“投硬币”、“摸球游戏”和“转盘游戏”,使学生初步了解有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有些又是必然的。初步感觉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能够区分一些词的差异。一定、很可能、可能、不太可能、不可能。②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参与对摸球和转盘游戏的操作,使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践操作、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③情感目标:通过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观察发展、大胆猜想、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预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顾名思义:指周围教学环境资源。教师在预设时,应主动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现实出发,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引发数学学习的内驱力,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数学现实。
  [案例]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
  生:分过。
  师:二(1)班体育黄老师要把24个实心球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进行练习(教师板书)你们能帮黄老师分一分吗?(同桌互相交流后反馈。)
  生1:男同学12个,女同学12个。
  生2:我也是男同学12个,女同学12个。
  师:大家一样多,这样的分法我们称之为“平均分”,可以吗?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学生表示有不同意见)
  师:二(1)班男同学有意见,因为二(1)班男同学有30人,女同学有18人。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1:这样不太合理,因为男同学人数多,但他们也只分到12个,所以他们有意见。
  生2:我也认为这样不合理,应该按男女生人数的多少来分,人数多的多分一点,人数少的少分一点。
  ……
  师:我也赞成大家的意见,这里按人数的多少,也就是按人数的比例分配比较合理。
  3、预设弹性的教学板块
  既然称为“板块”,其意味着可移动,可增删,非线性,有弹性。板块式的教案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而单一化的教案流程是固定不变的:复习铺垫——新课导入——新课展开——巩固深化——课堂小结。这样的流程未免呆板、僵硬,不能适应活跃的学生、开放的课堂。因此,根据学生的旧知掌握程度,“复习铺垫”这个环节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新课展开后,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不甚掌握,也可再次铺垫;也可复习旧知蕴含在一个情境中。再如,“课堂小结”环节可放在巩固练习之后也可之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另外每个板块下面又可细分为“小板块”,教学中究竟使用哪种,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
  二、生成,预设的升华
  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策略1:激活“亮点”资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案例]
  笔者在给学生讲思考题“鸡兔同笼”问题时,当讲到“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时,我就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正当学生听的认真时,忽然听到最后一排一个“调皮鬼”在小声嘀咕着:“这样想太繁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每只鸡都斩掉一只脚不就得了。”我听了开始一楞,马上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和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只脚就少了一半即22只脚。这22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6(只)。”“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我情

  www.gaofen123.com 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我顺水推舟,干脆来个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进行,不时有同学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直至下课,共有三种方法在大家的赞叹声中被公认为“奇思妙想”。
  [思辨]
  由于我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可见,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促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
  策略2:点化“错误”资源——“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问题所在。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错误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错误化为一次新的学习。
  [案例]
  “认识直线”
  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征以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了各种各样的直线让学生判断。如下图:
  (1)           (2)              (3)              (4)
  结果有学生认为(2)、(3)是斜线。教师该怎样点拨呢?
  下面是一位教师的简短对话: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
  师:请你站起来,你叫什么名字?
  生:×××
  师:这直线也跟你一样,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都还是直线。
  [思辨]
  我们听说的直线是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由于受生活观念的影响,认为斜着放的直线就是斜线,这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事。以往许多教师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不予理睬,另一种强调像这样的都是直线。老师能这么巧妙地用学生的姓名解决这一问题,实在是独具匠心。
  策略3:活用“尴尬”资源——“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课堂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还是追随儿童的兴趣意识,抓住教学中的“机遇”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案例]
  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案例,教学“认识射线”这一内容,学生知道了射线的特征,教师让学生举例。
  师:我们可以把手电筒和太阳等射出来的光线,都可以看成射线。你还能举出一些射线的例子吗?
  生:手电筒和太阳射出来的光线不是射线,是线段,因为被东西挡住了,头发是射线。(全班同学都笑了。)
  师:那我们来假定一下,假如你的每一根头发都是朝着自己的方向笔直笔直地长,再假如你长生不老,而且永远不剪头发,那么你的头发就是射线。
  [思辨]
  在上述例子中,面对意外生成的信息,该教师幽默地用“两个假定”,为孩子们营造了轻松、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围,即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举例子的片面性,又很好保护了质疑孩子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因此才闪现出人性的光芒和锦上添花的魅力!
  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只有预设与生成并重,课堂才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彩。
  【参考目录】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1年7月版
  [2]叶  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参考)        1997年4月
  [3]周玉仁:《小学数学教学论》                         1999年版
  [4]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5]傅国亮、程淑华《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海南出版社2004年2月版
 

+《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更新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