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丰富学生对圆柱特征的体验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当前:首页 >> 丰富学生对圆柱特征的体验

丰富学生对圆柱特征的体验

日期:10-19 12:14:10 |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 浏览次数: 552 次 | 收藏

标签:数学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反思,http://www.gaofen123.com 丰富学生对圆柱特征的体验,

  【教学片断】
  课前,让学生每人剪一张半径是3厘米的圆形硬纸片。然后收齐,上课时备用。
  课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后,举着圆柱体的模型,提问:如果将这个圆柱体横着切一刀,你会有什么发现?
  生1:原来的圆柱体被分成了两个新的圆柱体。
  生2:新的两个圆柱体的高之和就等于原来圆柱体的高。
  生3:它的截面也是圆形,而且和原来的圆柱体的底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师:如果我多切几刀,将会怎样?
  生1:它们的截面仍然和底面是等圆。
  生2:但它们会越来越小。
  师:什么越来越小?
  生2:就是它的高越来越短,变成了一个薄片。
  师:(取一张圆形纸片)如果我将大家手中的纸片堆在一起,能看成一个圆柱体吗?
  生1:能。
  生2:不一定能。
  师:(将圆纸片堆成这样的形状)这样堆能看成圆柱体吗?
  生:不能。
  师:那应该怎样堆?
  生1:各个圆片的圆心应在一条直线上。
  师:难道这些圆片的圆心不在一条直线上?
  生1:(又认真地看了看)在一条直线上。
  生2:应该将纸片放正。
  师:“放正”是什么意思?
  生2走到讲台前,将纸片重新堆成。
  师:这样堆为什么就能看成圆柱体呢?
  生:各个圆片的圆心不仅要在一条直线上,而且这条直线应该垂直于上下两个底面。
  师:这条直线实际上在圆柱上下两个底面之间的部分就是这个圆柱的——
  生:高。
  师:老师用这些圆片也堆成了一个物体,它可以看成圆柱体吗?
  生:不能看成圆柱体。因为你用的纸片不是完全相同的圆。
  师:这也说明,圆柱体的各个横截面与圆柱的底面都是——
  生:完全相同的圆。
  师:(举起一张圆形纸片)这张圆形纸片是一个圆柱体吗?
  生1:是一个圆柱体。
  生2:虽然这张纸片很薄,但它仍然是有厚度的,所以它应该是一个圆柱体。
  师:这个纸片的厚度实际上是这个圆柱体的——
  生:高。
  【反思】
  在大力倡导民主、开放、对话、生成等现代课程理念的今天,教师的教学活动不应再满足于对教材的简单复制与“搬运”,而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特点,捕捉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素材,对教材作深度开发,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认识圆柱的特征时,教材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圆柱体模型和圆柱的直观图,知道圆柱有两个底面,这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知道圆柱有一个侧面,是一个曲面;知道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高。因为教材在后面将重点研究圆柱侧面的特征,因而学生对于圆柱底面和高的特征的体验在这里显得不够充分。而且,“空间与图形”内容的教学目标不是仅让学生获得一些知识,还要重视以知识为载体,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着眼于上面两点考虑,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圆形纸片这一资源,通过将圆形纸片斜着堆放和直着堆放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我们主要研究的圆柱是直圆柱,圆柱上下两个底面圆心的连线垂直于底面;又通过出示大小不等的圆纸片堆放成的物体,让学生体验平行于圆柱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相等的圆;最后出示一张圆形纸片让学生判断是否是圆柱,纠正学生认知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并丰富对圆柱高的表述方式。课后,有学生告诉我,他们更清晰地感受到了圆柱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还有学生告诉我,圆柱体的高越大,可能圆柱体的体积就越大。可见,对教材的深度开发,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也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深度。

 

+《丰富学生对圆柱特征的体验》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更新

数学教学案例反思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