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找质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当前:首页 >> “找质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找质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日期:10-31 19:57:01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浏览次数: 630 次 | 收藏

标签:教学设计,http://www.gaofen123.com “找质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质数与合数”对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虽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但要能够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有难度,原因是学生积累的经验是零散的,方法是朴素的,思维是不够全面的。因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在理解和掌握质数、合数的意义上,而教学难点则是初步掌握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注重了教学实施的过程性、现实性和探索性等原则,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的特性。
  评析: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一节课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还必须依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效教学。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教学设计者从新的教学理念出发,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是可行的,通过这些方法、方式和手段的实施,可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得以落实,因此,这些方法,无疑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数学兴趣小组有18人,为了便于开展活动,老师准备将这18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几个小组。现在想请同学们帮我分一分,看有几种分法?你认为怎样分合适?
  评析:通过这个情境的创设,使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之间建立起了联系。事实上,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有效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或自选伙伴合作,教师“流动”参与合作交流,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估计学生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1、直观操作。如用小圆片代表人,进行直观操作。
  2、用除法计算。如18÷2=9,可将18人分成2个小组,每组9人。
  3,直接分解因数。18=1×18=2×9=3×6。
  评析: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师生之间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设计者本着这一教学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和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不仅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还是与他们平等的合作者,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交流过程,优化解法
  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思维过程和结果。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教师鼓励学生相互质疑和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结果。
  1人一组,共有18组;
  18人一组,共有1组;
  2人一组,共有9组;
  9人一组,共有2组;
  3人一组,共有6组;
  6人一组,共有3组。
  怎样合理利用结果?教师可引导学生灵活选用。例如,若是兴趣小组外出调查农产品价格、收集信息之类的活动,则按3人一组,分成6个小组比较好;若是做数学游戏活动,则分3组,平均每组6人比较合适;如果是解答计算难题,则2人一组效率更高……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分组问题,有机渗透“合数”的特性)
  评析: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1生与灵活性,并通过反思性的评价,提炼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树立优化意识,以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启发思考,揭示概念
  师:如果兴趣小组人数是13人,按同样的要求有几种分法?
  学生发现,无论怎么分,都只有两种分法:一种是1人一组,共13组;一种是13人一组。学生又觉得这两种分法都不合适,于是产生了问题:为什么将18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有多种分法,而将13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就只有两种分法呢?通过进一步探究,发现18可以写成18=1×18=2×9=3×6,而13只能写成13=1×13(或13=13×1),也就是说18的因数有多个,而13的因数只有两个。那么,在整数中是否还有这样的数:它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师:有一类整数,它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样的数我们称它为质数,又叫素数。还有一类整数,除1和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种数我们称它为合数(出示课题)。例如,18是一个合数,13是一个质数。你能说出另外的一个质数或合数吗?
  评析:通过把“18人和13人分组”的对比,成功地让学生产生问题,由于内在的学习需要而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较好地营造了探究氛围,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五、当堂训练,理解概念
  1、找一找:在20以内的正整数中,哪些是合数,哪些是质数?(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对于1是质数还是合数,可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指出:规定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是为了保证分解质因数的唯一性(将定义补充完整)。鼓励学生对不同的判断方法进行反思性评价,可提供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判定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是什么?以某一个数为例,说出判断过程。
  (2)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需要把它的所有因数都找出来吗?为什么?
  2、求出20-30、30-40、40-50的所有质数。(小组讨论解答。)
  师:50以内的质数是常用数据,我们可以编成一个质数表。要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除了检查它的因数外,还可以查阅质数表。
  3、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29、38、53、1725、291,并说出判断方法。
  评析:判定质数、合数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教师没有采用先示范讲解的方式来牵引学生,而是放手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判断、辨析、反思中感受学习过程,获得知识技能。
  
  六、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用到质数与合数的知识?举一实例说明。
  (学生能举例,就以学生的实例作为学习资源;学生找不到例子,则提供素材让学生自由选择。)
  小组讨论:
  1、47名同学能不能排成一个长方形队伍(行数、列数都要大于1),为什么?
  2、小明有67颗草莓。想把它平均装在几个塑料袋里(每包至少2颗),可以吗?为什么?
  3、妈妈给奶奶买了相同价格的几盒糖,付了40元钱,售货员找给她4元钱,你知道她买了几盒糖?
  4、36块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积木,可以拼成几个不同的长方体?(要求棱长不是1厘米)?
  评析:问题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这一教学理念。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需要,在数量上和深度上自主选择,有利于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有机结合。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
  
  七、激趣提问,深化理解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2、5、3的倍数特征以及因数等,今天又研究了质数与合数。关于这几个概念,你们肯定还有问题要提。你们还想了解一些什么?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摘录。如质数、合数有什么区别,有没有最小的质数等。对学生所提问题,有时间则当堂解决,没有时间则留给学生课后继续探究。)
  评析:教师自始至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判断意识,使学生初步具有敏锐的审视问题的数学眼光,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总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论教,教为促学”。本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小学五年级儿童的实际与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注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李瑞龙  
TAG:

+《“找质数”教学设计与评析》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更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