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思想品德“游戏活动”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与研究

小学思想品德

当前:首页 >> “游戏活动”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与研究

“游戏活动”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与研究

日期:10-19 23:39:27 | 小学思想品德 | 浏览次数: 544 次 | 收藏

标签:思想品德教学案例,http://www.gaofen123.com “游戏活动”在《品德与社会》课中的运用与研究,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在孩子的生活中,游戏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愉快的天地,它是发展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品德的重要形式。法国著名学前教育家福禄培尔特别强调游戏对儿童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游戏是人类童年时代生活中最为快乐的一种现象,是儿童的本能的表现。他说:“一个游戏着的儿童,一个全神贯注的儿童,一个沉醉于游戏中的儿童,不是儿童生活最美丽的表现吗?”游戏一般包括创造性游戏、智力游戏、活动性游戏等多种形式。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充满儿童情趣的游戏是启人心智的力量,能够激励少年儿童团结、机智、敏捷、积极向上,在愉悦中提高认识,增强创造力,发展思维,发展语言。把游戏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孩子们玩了学,学了玩,玩玩学学,学学玩玩,把欢乐带进课堂中去,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先玩后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脱离学生的生活,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究竟什么是教育?现在有许多的教育家对此的理解越来越趋同,“真正的教育就在于尊重学生,倡导合作与个性发展”。如何尊重学生,那就是走进儿童生活,架起一座连接儿童终身发展的长桥,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机会,带领学生在实践中打造创造生活的钥匙,把学习变成儿童迷恋的游戏方式,让失败远离每一个儿童。在师生互动中焕发生命活力,在满足儿童需要中实现教育价值。长期以来,“揭题——明理——辨析——导行”已成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模式。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交流合作少;记忆结论多,探索过程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完成任务多,体验乐趣少。学生是一台机器,被动地接受各种道德规范,学生难以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学习生活的乐趣。
  而游戏为学生们创设了生动的情景,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激发情趣,产生浓厚的表现欲望。通过游戏,孩子们能获得认知、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它给孩子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和经验,也能为儿童提供大量的活动机会,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只有能诱导学生全身心参与的活动,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第一课《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一篇心理辅导占优势的课文,如果单纯地靠老师的讲解是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厌烦的。我在教学中首先是通过游戏来导入,具体是这样做的:一进门,我就满怀喜悦地告诉孩子们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请来未来的作家、科学家和大家见面,大家欢迎。”教室里立刻欢呼起来。过了好一会儿不见人到,孩子们期待的目光又转向老师。这时,我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个长方盒(里面是一面镜子),放在讲台上,孩子们又指手划脚地议论开了,什么是“录像机”呀,“小电视”呀,猜个不停。我等教室里安静后,就郑重其事地宣布和未来作家、科学家见面的次序,会见时的礼貌、态度,会见后的注意事项。此刻教室里鸦雀无声,但孩子们的心情异常激动,等待奇迹的出现。孩子们依次上前和未来作家、科学家见面,会见前拘谨紧张,会见时恍然大悟,会见后陷入深思。会见结束后,我深情地问孩子们都看到未来的作家、科学家了吗?教室里发出天真会心的笑声。因为孩子们都参加了游戏,都懂得了含义。此刻揭示课文题目《天生我材必有用》,孩子们在激奋、热烈的气氛中体会到了自己身上的优点,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二、玩中导学,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
  “游戏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生活的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独特的结合,是人类活动的初级形式。同时,游戏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形式,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都能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但采用游戏的方式,把动脑筋学变为动脑筋玩,化艰苦为乐趣,迁玩兴于学习,将指导融于游戏之中。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在德育课程中,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和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根据《品德与社

  www.gaofen123.com 会》课程的特点,把游戏活动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爱玩好动的心理特点,又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学生的认识和行为方式,使得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受到了品德教育。当然,在游戏中引导学生,更重要的是教师能亲自参加学生的游玩,在游玩中随时捕捉机会,适时给予渗透,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成效。
  如在教学《竞争与合作》时,其中有一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竞争中要互相合作,这样才能成功。我就在教学中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我先问学生:“一个人有几条腿?”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两条。”我又接着问:“那么两个人有几条腿呢?我们把四条腿变成三条腿比比谁走得快,好不好?”学生一听又要做游戏了,那个高兴劲简直没法用语言来描述,大家都争着要上来表演。我挑了四个小朋友,把他们分成两组,分别用红领巾把他们的左右脚绑在一起,一声令下,他们就出发了。只见他们跌跌撞撞地向前跳着,不时停下来调整一下,有一个小朋友走着走着竟然被同伴给拖倒了,自然他们也就失败了。后来,我也参加到了游戏中去,每次比赛,我都跟那个学生讲好,我们把手相互搭在对方的肩上,由我发口令,我先出左脚,他先出右脚。比了几次,学生们感到奇怪了,怎么每次都是老师赢呢?聪明的学生就站起来问了,我让那几个学生把我对他们说的话告诉大家,学生们这才恍然大悟。这样,通过有趣的游戏,学生知道了要想走得快,关键在于我们要学会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密切,能够互相帮助,扬长避短,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真可谓是轻轻松松学知识,快快乐乐学本领。学生在充分的游戏活动中所获得的成功带给学生的愉悦心理能持久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自主、探究、合作”的教育思想得以充分体现。
  三、以玩促学,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好奇、好胜、好玩是孩子的一大特点。艰苦的环境,枯燥的劳动,一旦与游戏相伴,艰苦即能化为欢乐。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玩一玩》中写道“……要把光阴腾出来玩呀!打个球儿玩玩,唱个歌儿玩玩,做出戏儿玩玩……三万里路跑回来,个个是好汉。越玩越要干!越玩越要干!”游戏对孩子们的诱惑力之大,是我们成年人所不能想象的。以玩促学,关键在于一个“促”字,也就是要以游戏来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游戏把抽象枯燥的道德认识寓于富有趣味的实践活动之中,活跃学生的思维,容易唤起他们的注意力。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不仅要注意自身的动作、表情、心态,还要注意自己与集体、同伴的协调配合,更要注意对方的计谋、行动,预见可能出现的变化,及时作出机智果断的决策,同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把观察、思维在愉悦中和谐统一起来。
  如《竞争与合作》这一课的教学中,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但对三年级学生来讲,“竞争”这个概念比较陌生,在生活当中也缺乏这样的生活体验。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每组学生分给同样的东西,并告诉学生现在有一个外国商人要到我们这儿来参观游玩,顺便带些纪念品回家,每组各自准备一个星期,如何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哪组的产品推销得越多就获胜。结果在活动中场面非常热闹,学生们是各出奇招,想尽了各种办法。有的组在家长的帮助下给产品设计了精美的外包装,还给产品配上了文字介绍;有的组把产品进行了精加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还有的组拿来了小喇叭,在活动时大声吆喝,与别的组相互压价,以达到卖出产品的目的。总之, 在这次游戏活动中,学生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出了许多老师都没想到的办法。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跳出简单的课堂知识学习了,而是把学习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充分地调动了自己的各种感官和社会关系,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自己学习和实践得到的知识不易遗忘,运用也更灵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仅停留在单纯地传授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这个教学层次是不够的,而是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这个结论,探求出这个结论,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学习方法去进行自我探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游戏活动教学法显然具有其它教学法所没有的巨大优势。
  游戏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活动欲望,人人都愿意参加。所以运用愉快的游戏方式吸引学生,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好方法,它能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但它不是终极目标,而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途径,让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活动背景中得到全面提高。只有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的前提下,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才能达成,教育教学改革才会呈现出美好的前景。所以说,我们提倡在教学中运用能关注学生兴趣,并能与教学目标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是当前专家提出的新理论,,但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究,使其更加完善。在目前的情况下,使用游戏活

  www.gaofen123.com 动法不失为一个简易可行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麦库姆斯《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5月
  3、连晓主编《探索,从这里开始——课改论文选》燕山出版社2003年11月
 

相关分类

小学思想品德 更新

小学思想品德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