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案例同文同教不同“境”

语文教学案例

当前:首页 >> 同文同教不同“境”

同文同教不同“境”

日期:10-18 20:23:57 | 语文教学案例 | 浏览次数: 670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案例,http://www.gaofen123.com 同文同教不同“境”,

  (一)课堂表演——是外在的虚设还是内在的需要:《维纳斯的小艇》“船夫技术好”自然段的教学
  〔案例1〕
  师: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船夫的技术怎么样,他们是怎样驾驶小艇的?
  (学生先自学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
  生1:船夫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生2:在拥挤的地方也能挤过去。
  生3:在极窄的地方也能穿过去。
  生4:小艇的速度非常快,还能做急转弯。
  (学生交流时教师做择要板书。)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你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船夫,你要怎样驾驶小艇?同桌之间可以讨论交流。
  师:下面请两组同学来驾驶小艇比赛,看看哪组表演得好,小组中推荐一人当船夫,其他的同学当游客。
   (两组学生同时在教室课桌间的过道中表演。)
  师:你们评一评哪组表演得好?
  (学生认为其中的一组表演得比较好,原因是船夫表演得很认真,坐船的同学也坐得好,而另一组同学基本没有表演,好像在走路。)
  〔案例2〕
  (在引导学生自读,让学生分别以游客和船夫的角色互相展开简短的对话后。)
  师:现在四人一小组,推荐一个人做船夫,其他同学当游客。注意,船夫要吆喝,招揽你的生意,最好能请到顾客上你的船,要用课文的词语把游客请到船上;游客是来自各国的,你听了吆喝后有什么问题要问?(生讨论。)
  师:做船夫的举手,请上台!
  师:咱们有请一号船夫,——掌声有请。
  生1:各位游客,我可以到很多景点,我的驾驶技术很好,我的小艇也很漂亮,有皮垫子,像沙发,你可以坐在里面看书,不管多窄的地方我都能快速驶进去。
  生2:我是二号船夫,大家快来坐我的船,你要快点,我就要开快一点,你要慢,我就开慢一点。
  (学生自己请一个同学合演。)
  师: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就问。
  生:请问一号船夫你的船免费吗?
  一号船夫:(想了想)我的技术很好,如果你满意就给,不满意……
  生:请问二号船夫,你的船会不会涨价?
  二号船夫:这个呀,那就看你的路程有多远了,太远了当然要加钱!游客重的话,也要加一点。
  生:三号船夫,你是个女的,你有力气驾驶吗?
  三号船夫:我都已经当船夫了,当然了。
  师:愿意上一号船的举手,上二三号的分别举手。
  师:威尼斯的船夫真是厉害,有精湛的技术,又有经商头脑,对威尼斯的风景点非常熟悉。
  这两个案例,前者来自于一次区级课题研讨公开课,后者是特级教师王菘舟的教学片断。他们都在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后引导学生表演,这时的“表演”,功能大概有二:一是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引导学生更加形象、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体验其意境;二是通过对表演的评价,引导学生进一步品味课文语言,促进语言的内化和吸收。但在案例1中,学生的表演,只是课文内容的简单再现,达不到以上两种表演“功能”中的任何一种。因为课文中船夫的技术好,是在河道拥挤与弯曲中也能自如地驾驶小艇体现出来的;小艇的速度快,是从游客觉得两岸建筑物飞快地往后退的情景中体现出来的。而这些内容要让学生在教室的平地上通过“表演”为体会,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学生这时的表演,只能是近乎游戏似的极其表层地比划一番。本来这也不要紧,课堂表演常常是很难一次到位,也无需一次到位的。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课文为依据,在对表演者表演的是否合乎课文描写的评价与纠正中,再次研读与品味课文语言,从而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促进课文语言的内化和吸收。但由于教师的引导不当,学生这时的评价,完全抛开课文的内容与语言,致使课堂的表演与评价都成了一种与课文学习毫不相干的纯“戏剧”和“剧评”。这样的“表演”,除了表面化地热闹一下课堂气氛,形式化地增加一点学习方式外,没有任何的“教学”价值。在案例2的教学中,教者把表演的重心放在开船前的招揽顾客上。表演之前教师已经引导学生自读感知了相关的内容,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来看船夫并与他们进行了“对话”,这已经初步把读到的内容和体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了。接下来的表演,教师更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交际性极强的情境,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在联系上下文的说话中,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的情景促进课文语言的内化和吸收。同时,还得到了诸如应变、态度、应对等“交际”能力的综合发展,体现了教学目标的“三维整合”。
  (二)课件画面——是内容的图解还是想像的诱发:《五彩池》第二自然段后半部份的教学
  〔案例3〕
  (整体感知课文。归结为:写五彩池的神奇、美丽。)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像五彩池的神奇,并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别人听。
  全班交流自己所喜欢的句子。
  生:我最喜欢这个句子。(生读句:“池边是金色石粉……有的像莲花……)我从这句话中想像出五彩池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
  师:是的,你想像的很对,据有关资料上说,五彩池共有4千多个,而且它们的形状都不一样。你们看课件(播出五彩池的课件图片,学生观看)。
  师:五彩池的形状这么多,你要怎么读才能读出它的多呢?(先试读→评价→再读→全班读)
  师:课文中的“……”说明什么?大家可以再看看课件,像课文的句子那样,把作者没写出来的形状写出来。
  (学生用课文中相同的句式比喻说出五彩池的形状。)
  〔案例4〕
  (课文整体感知,要求学生用一个词说出自己读文后对五彩池的感受。学生的感受主要有:多、美、奇。)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像五彩池的特点,并找出文中最能说明自己观点的句子,仔细体会,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全班交流:
  生①、生②、生③分别汇报有关的句子,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出它是哪个方面的多、美或奇,许多学生从相同的句子中休会到不同的特点(具体过程略)。
  生④:我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五彩池的形状多,也感受到它的美丽和神奇。(生读相应的句子: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宝石。)
  师:请你说说是抓住这个句子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④:从“无数”中我看出它的数量多,从“各种颜色”可以看出颜色多,课文说像“宝石”,可以看出美丽和神奇。
  师:请大家再想像一下,五彩池还有哪些颜色,并把你想像到的情景说出来,可以用“有的是……色,还有的是……色”的句式说。
  (学生思考后说话。)
  师:就这些颜色了吗?请大家看图片(播放五彩池的课件)。
  生:(观看、吃惊、叹息。)
  师:是啊,五彩池无论是形状颜色都太多太美太神奇了,现在我们就把刚才自己看到的和想像到的写下来,要用

[1] [2] 下一页

 
上一篇:说自己的话

+《同文同教不同“境”》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案例 更新

语文教学案例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