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思想品德构建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的和谐美

小学思想品德

当前:首页 >> 构建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的和谐美

构建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的和谐美

日期:10-19 23:39:14 | 小学思想品德 | 浏览次数: 183 次 | 收藏

标签:思想品德教学案例,http://www.gaofen123.com 构建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的和谐美,

  [内容摘要]
  思品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以求真为基础向善的迈进,而和谐美则是向着善的目标迈进的最佳途径。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美在和谐,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造和谐美:有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学习内容和和谐美、课堂组织的和谐美,只有努力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逐渐实现生态化教育,把孩子从一个自然人造就成一个社会人,才会让孩子更关注人类,才会让孩子学会如何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的和谐共处。
  [关键词]:和谐、平等、需要、生活
  思品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以求真为基础向善的迈进,而和谐美则是向着善的目标迈进的最佳途径,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美在和谐。
  一、平等对话——师生关系的和谐美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心理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实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因此,现代的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合作,而不是意志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可以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老师要以情感人,以心育人,像托起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托起我们学生。那么如何来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1、喜爱之情的培养
  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的内容生动有趣。幽默是一种润滑剂,有利于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共振,契可夫说:“好的课堂教学,要有笑声……。”因此,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讲,效果反而比严肃的说教要好。
  例如:一次我去一个新接的班上品德与生活课《我爱您祖国》,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到学生在大声喧哗,走到教室里就更惨不忍睹:有几位学生在哭,有几位在吵架,地上纸屑乱扔,黑板上划满了学生乱七八糟的杰作,讲台上也一片狼藉。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所有上课的兴致全没了,刚想大声发火,我见到几位机灵的学生幸灾乐祸的眼神,我改变了主意。我先在门口站了五六分钟,等教室里暂时平静了,我才笑咪咪地走到讲台前,我指着地上,黑板上,还有哭的同学,我和气地说:“有的小朋友,送我纸头、有的朋友送我哭声、有的小朋友送我一黑板的漫画,我真的收获不小,可是送人要送好东西,我今天就送大家一件礼物:带大家去我们的祖国各地旅游,喜欢吗?”“喜欢。”“那你们送我的礼物,我不太喜欢,能换一样吗?”这时学生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感到了老师举动的不可思议,都认真地开始听课了。
  就这么简短的几分钟,我不但随机地进行了一番德育教育,还巧妙地优化了师生的关系,又创造出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反之,我进行一番严厉的批评,学生也会安静下来,但此时的师生关系绝不会融洽,学生会怀着不安的、对立的情绪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教师自身创造的一种亲和力,可以很直接地让孩子因为喜欢自己,而喜欢上这门课。
  教师亲的语言、柔和的体态、得体的穿着打扮都会让学生受到一种无言的熏陶,达到爱屋及乌的效果。
  如在上《今天我当家》这一课时,我不扮成一个妈妈,背着一个包,拎着一些菜和水果进了教室,开头一句话就是:“孩子,我回来了!”小朋友立刻喜欢上了我这个老师妈妈,喜欢上了这种课堂氛围,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这堂齐全内容的兴趣,孩子的状态极佳,甚至到了喊我妈妈的境界。在这堂课中没有老师、没有学生,只有和蔼可亲的妈妈和活泼要爱的孩子,大家一起当家,一起分享家的温馨。这就是生活中的品德,品德课堂中的生活。所以只有师生关系和谐,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2、尊重之情的培养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相貌、智商的差异,但人的尊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对于这一点,我们老师在学生面前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一个学生都应是等同的,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在一次《我就是我的》品德与生活课上,许多小朋友都争先恐后

  www.gaofen123.com 地介绍自己的特长和优点,但平时一些学困生、一些爱捣乱的品德后进生都缩在那里,举不起那一只只的小手。于是我就提问班里一位学习最困难的孩子:“你现在在哪方面有进步?”他说:“我的字写得比以前好多了!”我马上号召全班同学表扬他的进步,然后再请班里的小朋友,找找这位学困生的优点。有的说他扫地扫得很干净、有的说他午睡时睡着了、还有的说他现在认识的生字比以前多了,说得这位小朋友开心地笑了。我再来问他:“现在你觉得自己怎么样?”他说:“我比以前进步了。”我再问:“对自己有信心吗?”“有!”
  ——“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我们老师要多关注中等生、学困生,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每个学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多鼓励少批评,因为我坚信:表扬的勉强比批评得过分好!
  3、宽容之情的培养。
  宽容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当然宽容绝不是放纵。宽容与严格是矛盾的统一体,宽容是另一种意义的严格。宽容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事实证明“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
  一次我在执教公开课《我爱秋天》,班里有几位捣乱的学生故意大口大口地吃带来的苹果,而且还发出很大的声音吃个不停。整堂课因为他们的不守纪,课堂气氛乱糟糟,我真的火冒三丈,但我还是没有严厉地批评他们,我顺势问他们:你们这么喜欢吃苹果,那我们都等你们,快把苹果吃完,然后告诉大家,你们在吃秋天的苹果时有什么发现,好吗?”孩子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赶紧吃完了苹果举手发言。
  还有这样一个事例,孩子在完成一次品德与生活书面作业时,学生写得普遍潦草,我就问:“这是你们每个人最好的书写水平了吗?”学生都说不是,我就说:“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但愿每位小朋友都能写出自己最好的水平。”孩子们就擦了重写。但写上来的作业总会良莠不齐,我就给有进步的孩子每人打了个五角星。孩子们可高兴了,从此以后都努力写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书写水平由此大幅度提高。
  我一直在做着同一件事,放大孩子的优点,缩小他们的缺点,真正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因为我始终相信: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是一种仁慈、是一种教师对教师的自信。
  二、与生活链接???学习内容的和谐美
  《课标》规定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习内容为目标的课程;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决定了品德与生活的学习内容必须与生活相链接。“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了品德与生活课的学习内容必须与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以达到课堂内外、、教材内外的和谐统一,避免孩子当中出现“两面人”。
  1、谈论的话题来自学生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最大特点是教材编排不是按照德育或道德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作为起点、自然而然地引出话题。因此在设计课堂学案时要注重以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为依据,从而使品德教学避免了从生活中剥离的现象、避免了品德课学科化和知识化倾向。
  例如在执教《走进大自然》一课时,我针对孩子丰富的生活经验,课前让孩子深入大自然找一找,然后把找到的大自然的朋友带到课堂上。因为是学生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因此他们所带的大自然朋友丰富多彩:有蚯蚓、有枯草、有果实、还有几位孩子用尼龙袋装了空气回来。因为这些都来自孩子的现实生活,孩子对这堂课一开始就充满了热情、充满了兴趣,讲起来滔滔不绝,而且有些新奇的发现都是我们始料不及的。因此这堂课上得非常成功。
  再如,一天上语文课我偶然发现讲台上摆放着一个月饼,我就问:“是谁丢了月饼?”这时一位孩子站起来说:”老师,今天是中秋节,我送你一个月饼吃吃。”我的心头不禁一阵激情涌动,马上转过一个念头,就以月饼为话题,讲讲中秋节。孩子的兴致马上来了。我们从这个月饼说到月饼的来历、说到中秋节、说到嫦娥、说到吴刚。一节语文课成了一堂品德与生活课,课堂形式丰富多彩。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极高。
  实践证明,以学生经验为起点的教育符合儿童当前道德发展的需要,生活的亲切温馨使课堂的氛围充满了亲和力,有利于形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界。
  2、课堂情境生活化
  品德与生活的“生活”不是指单纯的原始生活全貌,它主要是指学生个人的和社会性生活中具有道德性的部分。因此老师必须对学生的生活加以提炼,以便使教学的指向性更明确、更集中。课堂教学应以“情境”为亮点、以“情感”为细节、以“周围世界”为源泉,通过创设和渲染一种优美、智慧、富有儿童情趣的氛围,将知识教学镶嵌在情境中。即在一种和谐的情感氛围下、将激活的知识种子播种在学生大脑的“沃土”中,实现师生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共鸣、生命活动与生命活动的对接。
  在上

  www.gaofen123.com 《走进大自然》一课时,我创设了两个极其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极大成功。
  情境一:课一开始孩子都摆放出从生活中搜集来的各种大自然的物品,熟悉、有趣的生活场景,让孩子放松了上课的紧张情绪,思维的火花由一件件平凡而又熟知的小物件中碰撞出来而四溅。
  情境二:课中带孩子走进校园去找寻大自然,再次发现。校园——对孩子来说就是第二个家,闭上眼都能说出这儿有什么,那儿有什么。在这么一个朝夕相处的生活环境中去找寻大自然,孩子是欢呼雀跃的、是迫不及待的、是极其渴望的。孩子的思绪彻底在校园中放飞、与大自然链接、与生活链接。
  3、到生活中去——以生活为归宿
  学生的道德行为只有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强化和巩固。品德与生活课的结束 意味着孩子新的道德行为的开始、意味着他的道德行为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又为下一次的起步提升了一个高度,因此我们的课堂必须是开放的课堂、必须是指向生活的课堂。
  例如《秋天的保健》,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争当秋天的保健医生”系列活动,要求回去对家里的人宣传秋天的保健知识,根据大家的表现,作一个家人意见反溃交流,最后评出最佳保健医生。可能孩子的宣传会有中断,但他又会在同学的提醒下重新启动,他们的宣传活动会反复,但每一次反复都不会是原地反复。
  再如《垃圾分类》课后有一个延伸活动:收集废电池,并对周围的人进行宣传和记录。孩子兴致很高,废电池的收集率很高,而且孩子由此还发现了生活中与课本内容不相融的地方,有许多人都在乱扔垃圾、乱扔废电池。在这样一个课堂内外相矛盾的事件中,大部分孩子能将课堂的德育知识内化:认为乱扔废电池、垃圾是错误的,并且能正确地去教育那些乱扔垃圾、乱扔废电池的人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由此可见,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应以生活为归宿,让孩子通过课后实践参与生活、动手动脑、构建知识能力,才能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这样,我们的品德与生活教育才算是成功的。
  三、课堂组织的和谐美
  1、组织方法的和谐
  传统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学双边活动变成了“灌输——接受”,“告诉——记忆”的单向活动。现代教学突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交往昭示着教学将不再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机械相加,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与对话、合作与沟通,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整个过程是开放而灵活的。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活动。
  (1)聊天式的教学组织方法:
  聊天是一种很好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如要在一种亲切、熟悉的氛围中开展聊天活动,则更能推进心与心的交融,品德课就是塑造美好心灵的温床,因此有些主题单元以“聊天”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学,未尝不是一种捷径。
  例如《孝心献老人》我就大胆地采用了聊天的课堂组织形式,上学生围坐成一圈子,同时请来了班中几位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我便成了主持人,搭建了一个让孩子与老人沟通交流的平台。在这堂课中,我先把孩子事先调查的关于老人最烦心、最快乐、最大的愿望的事进行梳理,然后让孩子们就怎样把自己的孝心献给老人这一话题,畅所欲言。 同时不时地让老人说说自己心中的想法,让孩子和老人在一种面对面的交流互动中加深彼此的理解,明确各自的需要,默契生活中两者的合作,确实让孩子和老人们都受益非浅,而教师不过起到了引导与点拨的作用,这种课师生双方都很轻松,而且所谈年想都非常真实,值得一试。
  (2) 汇报式的教学组织方式
  课程改革中,针对不同的主题单元,我进行了大胆的课型组织改革试验,例如上《我爱秋天》这一主题单元时,我就大胆尝试了用“汇报式”的课堂组织形式。即事先重组单元内容,将本单元内容先进行立体的梳理,然后让不同的学生选取其中的一个主体方块进行课外的实践活动,课堂上只是让学生将自己的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展示、汇报。即把“我爱秋天”整理成四个大块报,也就是四个活动组:果实组,鲜花组,落叶组,保健组,让学生在一周前选好自己参加的活动,根据自己生活的环境特点开展有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一周后进行展示、汇报。
  课堂上:果实组的孩子展示了各自搜集的秋天的果实(实物),自己亲身参与割稻谷、采柿子等照片,还用这些果实做了水果拼盘,还打出了标语:果实来之不易,爱惜果实就是喜爱秋天!
  鲜花组的孩子也带来了不同种类的菊花和桂花,介绍了自己知道的菊花和桂花的种类,还从网上和书刊上查划到了各种用菊花和桂花制成的食品,真是让大家大开眼界。
  落叶组则展示了许多树种的落叶,并自己动手制成了许多留有创意的树叶贴画;而保健组则更绝,居然带来了唇膏、面霜、药品等实用品,当场演示,告诉大家秋天气候变凉、干燥,大家要注意自我保健,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小的保健医生。

  www.gaofen123.com   这样的汇报课成果丰富,过程真实有效,又深入学生自己真实的生活,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的,但课前的指导又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上述课堂组织的形式外,还可以有活动式的、游戏式的、辩论式的,我在实际教学中,只要适合课的内容,都进行过尝试,在这些过程中我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我则去更多地指导学生如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并关注如可来创设丰富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你启我发,我与学生努力去做到和谐统一地交流,去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我进行教学,使我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如坐春水,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
  2、学习方式的和谐
  (1)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这习方式
  现代教学提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个性特点,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方式。在玩中学、做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积累、课堂中的探索、发现、操作、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例如《我爱秋天》这一课,有一个班的孩子在课中提出:让他们去校园中找找秋天。在一堂课中让孩子走出教室去室外上课,这可是个新鲜事,即然孩子喜欢就让他们去吧,于是我规定在6分钟内去找一找校园中的秋天,看谁的发现多。孩子们见遂了自己的愿,便欢呼雀跃,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散落在校园中,个个都张开了自己所有感官的触角,找到了许许多多新奇的秋天的发现,这堂课孩子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学习成果又满载而归,真可谓一箭三雕。
  (2)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主题引导孩子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有的主题单元可以以玩为主,如《今天我当家》,让孩子上超市、进厨房、当小主人、小护士等;有的主题单元以看为主,如《我是中国人》,看中国的地图,看祖国各地的民族、民风,不同地区的风景、特产,看国庆节各族人民欢庆的场面等等;还有的主题单元以汇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要为主,如《难忘的假期》、《你、我、他》等,让孩子展示自己的特长,汇报自己在假期中的学习成果(作业、照片、手工等),让孩子充分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学习方式上要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开放思想,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学习方式要充分体现出个性化。
  3、教学时空的和谐
  (1)教学的地点应把书本、课堂、校园、社区的整合起来,教学应在这个 的层面上建构起来,现代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拓宽到校内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更是需要学生大量与生活接触,要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对象也不再只局限于教科书,而是延伸到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学书中,让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和谐地统一,并指导生活,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如《幸运分类》这一课,我就将这一课与学校组织的“绿色环保活动”结合起来,让孩子走进校园认识不同垃圾箱的作用,走进社区进行“环保知识”的宣传,走进家庭,对自己家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了画环保画,写环保小文章,制作环保行动照片等一系列活动,切实地让垃圾分类的观念深入人心,付诸于行动,并有显著的收效。
  (2)教学时间从课堂前移到课前的调查、参观,课后延伸到实践活动中
  如在上《保护环境》这一主题时,我让学生课前去调查自己家周围的一些环境污染源,如烟囱、废水排放口、菜场垃圾等等,并实地去参观了学校前面已被污染的大运河——河水黑黄,有阵阵臭气袭来,这样上起课来不致于纸上谈兵,让孩子眼前为实心服口服。
  在上《家在自然中》这一课时,我把课后活动定格在外出郊游上,因为正好课后学校安排了一次绿色实践活动——去长乐绿景塘活动。让孩子再次体会在大自然中生活、嬉戏是多么地快乐,进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言而简之即品德就是生活,又高于生活、指导生活、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地。
  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要努力创造和谐美,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实现对孩子的生态化教育,把一个自然人造就成一个社会人,才会让孩子更关注人类,才会让孩子学会如何与自然与社会乃至与自身的和谐共处。
  参考书目:《让儿童的道德生命自由生长》
  《小学德育》2004.9上
  《以学生发展为本》
  《小学班主任工作艺术》
 

+《构建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的和谐美》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小学思想品德 更新

小学思想品德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