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随笔“悬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随笔

当前:首页 >> “悬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悬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日期:10-18 20:22:24 | 语文教学随笔 | 浏览次数: 938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随笔,http://www.gaofen123.com “悬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悬念,原指人们在欣赏戏剧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将悬念移植到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在焦急渴望的心理状态下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下面,就如何在一堂课的课始、课中、课尾设置“悬念”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课始巧设悬念,营造探究氛围
    
    清代文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开头应讲究落笔艺术,在新课的导入中也应如此。“导入”在一节课中虽仅占几分钟,其作用却不容忽视。新课导入得法,就能扣住学生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如教《海底世界》一文,我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行导入:“这节课老师要把同学们带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去玩。”学生听到要出去玩,个个都很高兴,便来了精神。到底是去什么地方呢?学生产生了悬念,于是教师板书“海底世界”。这就激发了学生急于探究的热情。又如教学《狐假虎威》一文,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老虎吗?如果有一只老虎跟在你背后,你一定会感到害怕,可是狡猾的狐狸却一点也不害怕,还在老虎前面大摇大摆地走着,让老虎乖乖地跟在后面,这是为什么?”这样的悬念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阅读兴趣,急切想知“后事如何”。
    
    二、课中巧布悬念,拓展探究空间
    
    按照课文叙述的逻辑顺序,布下重重迷雾,在拨云荡雾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拓展探究空间。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我是这样巧布“悬念”的:周瑜为什么要把决定胜负的十万支箭交给诸葛亮一个人赶造,而且要在三天之内造完?这是布下的第一重“悬念”。周瑜既然请诸葛亮赶造十万枝箭,为什么又吩咐军匠们不给诸葛亮造箭的材料呢?这样诸葛亮不就要受到惩处了吗?这是布下的第二重“悬念”。当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学生又感到迷惑:造箭与借船有什么联系呢?这是布下的第三重“悬念”。诸葛亮为什么自己不造箭而是到曹操那儿去“借”箭呢?他能“借”到十万支箭吗?这是布下的第四重“悬念”。这样一层更进一层地巧布“悬念”,学生的就会紧紧地跟着“悬念”积极思考,探究空间不断拓宽。当读到诸葛亮用草船借回十万支箭时,学生终于识得了“庐山真面目”。然后抓住“神机妙算”一词,拨云驱雾,引导学生体会“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三、课尾巧留悬念,延展课后思考
    
    从教学内涵来说,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终止和教学内容的终结。恰恰相反,它应是学习活动的延伸。如果说好的导入语有先声夺人功能的话,那么精妙的结束语就应有“余音绕梁”之功效,催人思索之作用。如《凡卡》一文的结尾并没有显示凡卡今后的日子将会怎样,留给读者的只是一个省略号。我在课尾留了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①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②凡卡的痛苦生活会改变吗?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痛苦生活呢?让“悬念”引导学生继续关注同龄人的命运,思索改变命运的出路。
    又如,教完《少年闰土》最后一节,我这样结课:“同学们,‘我’和闰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离别时难舍难分。三十年后,闰土一见‘我’就喊了声‘老爷’,这是怎么回事?你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课后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从而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通过阅读寻找问题的答案。好的结课能给学生或震惊、或激奋、或沉思、或醒悟、或幻想,犹如曲终留下的袅袅余音。
    
    .
  

 

+《“悬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相关分类

语文教学随笔 更新

语文教学随笔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