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语文教学片段赏析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学片段评析

片段赏析

当前:首页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学片段评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学片段评析

日期:10-19 00:09:24 | 片段赏析 | 浏览次数: 689 次 | 收藏

标签:小学语文教学,http://www.gaofen123.com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教学片段评析,
  片段一:
  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生:讲“我”去墨西澳图尼亚大瀑布和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发生的事。
  师:告诉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也给我们以启示,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抓住一些关键的词,比如说,主人公有文中的“我”和卖木雕的少年。那么他们因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事呢?因为——卖木雕。(板书:我→木雕←少年)
  如果我们把这些关键词串在一起,就可以试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我想干什么?(买木雕)少年呢?(卖木雕)我买到木雕了吗?为什么没买到呀?
  生:因为他本身要回国了,这个木雕太重了。
  师: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这个木雕“沉甸甸”。那么,最后这个故事怎么样?
  生:最后文中的“我”买了一个拳头大的木雕。
  师:是买的吗?
  生:是卖木雕的少年送的。
  师:那么,我们把它们串在一起,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点评〕方智范老师说:“语文课是一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实践性非常强的课,所以语文课可以有各种目标,但是语文课离开了语言文字,所有的语文目标都无所附着。”王健老师在这一课教学中,注意诗意地引领学生关爱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的语言生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这一课教学洋溢着语文味的芳香。
  因势利导 巧抓关键词概述文意
  面对一篇篇充满人情物趣、文质兼美的选文,阅读教学首先要教会学生读懂文章主要内容。在这一片段教学中,王老师自然地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课文后,先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很巧妙地启发学生根据文体,顺沿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抓住关键词串联人物、事件来概述文意;最后特别提醒学生用上文中的“沉甸甸”和“送”这两个直接关系到文章主旨的词语,更精当地概括课文大意。教者在此过程中,没有教学生一个概述课文的名词术语,一切的处理都导引得自然无痕,使学生不仅整体而准确地把握了课文主要内容,还习得了概括这一类文章主要意思的基本方法。
  
  片段二:
  生:我喜欢这一段:“暮色中,……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我喜欢这段的原因是,这么晚了,少年为了让我拿到我爱不释手的木雕,专门来这里等我。
  师:专门来等我。你等过人吗?什么感觉?
  生:觉得时间过得太漫长了。
  生:我在家里等过爸爸妈妈。
  师:一边等一边在想什么?可能还说什么?
  生:爸爸妈妈快回来啊!
  师:从她的表情中,我就看出等待是一种焦急的神情。
  生:我也是等爸爸妈妈,我很着急,因为肚子也饿了。
  师:是呀,等人很焦急。那么,这个少年和“我”有约吗?
  生:(齐)没有。
  师:爸爸妈妈是肯定会回来的,少年和“我”没有约,有可能等得到,也有可能等不到。是啊,这里游人如织,少年可能等了很久。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一直到了暮色降临。少年一直在那里耐心地等待,这是一种多么真诚的感觉啊!
  〔点评〕相互勾连让字里行间沉默的语言呼之而出‘课文的语表意义学生能“粗略地看懂”,因而阅读课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指点”课文“深奥些的地方”,理解课文“那隐藏在字里背后的意义”。在这一课教学中教者勾连学生生活体验,活化文本语言,让字里行间“沉默的语言”呼之而出,让隐形的“立体的语言”和学生对话:第一次对话,勾连生活实际,体味“等人”的那份难挨。第二次对话,联系所思所想,再次体会“等人”的焦急无奈。第三次对话,联系上下文,感受没有预约特地等候的那份真诚与深情。
  教者在以上教学环节中引领学生结合不同的语境,接通生活和文字,引发学生内在体验,进而再外化为情感的咀嚼。帮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深意,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进行思考和提升。这样的课堂真正融语言表达、情感熏陶、思维训练为一体,力求“得意”又“得言”,这是阅读的享受,也是快乐的享受。
  
  片段三:
  生2:一模一样。
  师:哦,抓住了这个词。你为什么被他感动了?
  生2:因为要找到跟这个一模一样的东西很难。可能要把仓库全部找一遍。
  师:为了这个“一模一样”,少年可能做了哪些事情?想一想。
  生3:为了这个一模一样的木雕,他可能把所有的地方全部找了一遍。
  师:如果没有呢?
  生4:如果没有,他自己再重雕一个。
  师:实在没有自己就重雕一个。还有什么可能?
  生5:他要试着做拳头大小的,要是做得没有拳头大小,他还要做一个。
  师:他可能做了好几个、几十个,为的就是送给我一个一模一样的。所以,当作者见到了这样一个小象雕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
  〔点评〕鉴赏语言 闪现语言意蕴的张力
  语文学习要顾及语言的品赏、文化教养和精神世界的培育。可以这样说,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有两个,一是语言,二是思想。一个人言语世界的拓展,同时也就是精神世界的充实。王老师在这一段中始终注意努力实现言意互转,精神和言语共生。他在教学中灵动地激发学生自主推想,要找到“一模一样”的木雕这位少年是怎样地倾情付出啊?为什么会如此付出呢?他后面的教学由此生发开来,结合课文的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启拨学生从“游人如织”“暮色降临”这些词语中,体会少年放弃本该很好的生意,专门耐心等待“我”的那份“沉甸甸”的珍贵友情。特别是抓住了“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一句话反复造势,整合资源使学生牵一发而动全身,深刻地理解找“一模一样”木雕背后的意图。应该说教者努力地以丰富的语言为凭借,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语言,引导学生玩味语言,在情感和文字里走个来回,人文化地传递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学生一起走进教材、走进作者的心灵,让学生达到主客体协调,物我两忘的境界。
 

相关分类

片段赏析 更新

片段赏析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