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每种公共选择方式各有其优缺点,没有哪一种是最优的。
163. 政府的许多决策实际上属于“公共选择”问题。
164. 在国际竞争中政府能够保持本国的经济发展。
165.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自发的市场竞争常常不能公平地保护交易双方的利益,于是便需要政府发挥一定的弥补作用。
166. 政府可以弥补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
167. 市场经济即可以相对有效地配置资源,也可以保证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
168. 政府可以在保持社会分配的相对公平方面发挥作用。
169. 政府的行业管制可以防止过度竞争和垄断。
170. 由政府出面使“外部效应”内部化可以保持适当的市场活力。
171. 正外部效应较强的领域往往显得市场的活力不足,而负外部效应较强的领域则表现得是市场活动太多。
172. 当外部效应存在时,市场机制往往无力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173. 外部效应的内部化就是通过经济机制设计等使市场机制失控的外部效应得以控制和消除。
174. 个人具有“搭便车”动机的直接后果是公共物品很难由私人生产和供应,而只能交由政府这一类的公共组织担当。
175. 在市场交易费用低于政府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市场化可以带来财富的增长。
176. “科斯定理”及其推论是对市场化能够带来财富增加的有力解释。
177. 所谓市场化,在微观层次上,就是原来政府与其他经济当事人之间命令一服从的关系转变为平等的自愿交易关系。
178. 市场化意味着产品或生产要素的交易从政府管制(对价格、产量、利润和进出口等)转变为市场协调。
179. 在宏观层次上,市场化意味着全社会有更多的资源配置活动从政府支配转变为市场调节。
180. 当市场完全、信息充分的假定不成立时,市场竞争所形成的资源配置并不是有效的。
181. 市场机制只是在很严格的假设条件下才能自如地发挥作用。
182. 通过财富重新分配或改变收入分配方式所实现的资源重新配置,一般不属于“帕累托改进”。
183. 利益分配方案决定着“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资源配置状况,并不是所有的“帕累托最优”都是合理的。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184.
帕累托最优配置,是指所考察的经济已不可能通过产品或资源配置的调整,在其他人(至少一个人)的效用水平不下降的同时,使任何人(至少一个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
185. 政府的干预是有效的是指只有政府干预的成本小于自由市场交易的成本,并且也小于干预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收益。
186. 按照西方经济理论,政府存在的必要性和其作用的主要领域在于市场失灵的地方。
187. 零基预算要求各个部门提出自己的项目或活动,并证明其合理性。
188. 零基预算要求对各个项目或活动进行效益/成本分析,并据此排序
189. 零基预算要求在资金约束下安排高优先次序的项目或活动进入预算系统,放弃低优先序列的项目或活动。
190. 零基预算要求每一个财政年度都要重新做一次严格的预算。
本文共29页: 第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页 www.gaofen123.com 191. 传统的预算方法一般是以上年度的预算作为基点,本年度的预算额只是在基点上根据活动的增减和通货膨胀率等有理由地增减一定的数额即可。
192. 项目计划预算系统是一种运用成本概念评价实现同一目标的项目或活动的各个备选方案的有效方法。
193. 项目计划预算系统的优点在于将预算与部门的目标和责任联系起来,要求以成本指导管理决策,把成本和效益结合起来,是一种追求管理效率的方法。
194.
目标管理巧妙地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集于一身,其最大优点在于能够使人们用自我控制的管理取代受他人支配的管理,它适用于所有组织及其各种层次的管理。
195. 非营利组织一般成员从组织中获取利益的大小,有赖于权威的外部影响。
196. 权威在非营利组织中常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7. 非营利组织的寻租行为一般不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198. 与经济学中所讲的租金相同,非营利组织所寻求的“租金”是为了得到政府或特定利益集团的支持和获取组织赖以生存的财政资助。
199. 非营利组织专业技术人虽占主导地位,领导有一定的业务权威。
200. 非营利组织的成本和收入缺乏联系。
201. 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具有非价格来源,在财务上对客户的依赖性较小。
202. 非营利组织中的公平和效率表现出更强的冲突。
203. 非营利组织既要求组织的运行有效率,又要求公平地对待各个方面;既要注重团体和社会效益,又不能忽视经济效益。
204. 由于类型和运行目标的多样性,非营利组织在发展策略上有更多的约束。
205. 大多数非营利组织是社会服务性组织,商品或服务。
206. 组织目标强调社会或集团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追求利润最大化。
208. 从研究的着眼点来看,企业战略研究主要涉及的是企业环境的重要变化和企业的组织与此变化相适应等问题。
209. 资本市场竞争的实质是争夺对公司的控制权,其主要形式是接管,接管被认为是防止经理损害股东利益的最后一种武器。
209. 在公共公司中,经营决策权属于经理,控制决策权属于法人,即董事会。
210. 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既是企业法人,又是股东的受托人。
211. 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享有企业的红利,并选举产生董事会。
212. 除了极个别有关公司组织形式的决策(如关闭、合并等)外,股东无权过问企业的商业活动。
213. 股东可以起诉董事会玩忽股东利益、未尽到受托人的责任,但他们不能以商业决策失误起诉。
214. 根据“无关性定律”,在一个理想的、无税收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
215. 从投资者角度分析,债券是固定收入的证券,债权人有取得资金回收的优先权;而股票则表现为资金的剩余收益,即在支付债权人固定本息后的剩余部分。
216. 在企业未破产的情况下,企业的风险由股东承担,而当企业破产时,由于受到有限责任的保护,债权人也只能取得剩余收益。由此,债权人也承担风险。
217. 根据“共同基金定律”,一个企业应从全社会的投资者手中筹集资金。
218. 研究企业内部的等级制度的理论包括“协作理论”和“激励理论”
219. 代理理论所要讨论的是委托者如何通过设计一项有激励意义的合约达到控制代理者的目的。
220. 在代理理论中,资本与劳动之间的重要的契约安排完全是外生的。
本文共29页: 第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页 www.gaofen123.com 221. 代理理论是契约理论的另一分支,其研究重点是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企业中的代理关系。
222. 科斯认为,在正交易成本的现实情形下,法律对于产权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并对经济制度运行或资源配置的效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上一篇:2017年浙江公考法律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
下一篇:教育类专业科目模拟试卷(1)
TAG:暂无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