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考试 | 在线试题 | 作文辅导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教育 | 试题教案课件

当前位置:得高分网中小学教学小学思想品德品德课堂中,应对“意外学情”的探索

小学思想品德

当前:首页 >> 品德课堂中,应对“意外学情”的探索

品德课堂中,应对“意外学情”的探索

日期:10-19 23:39:19 | 小学思想品德 | 浏览次数: 617 次 | 收藏

标签:思想品德教学案例,http://www.gaofen123.com 品德课堂中,应对“意外学情”的探索,

  【前言】
  品德新教材以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内容,为品德课教师呈现一个全新的局面。对此,我们一方面欣喜,一方面又深感踌躇。因为课堂成了学生个性张扬,充分展示才华的舞台。老师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品德教学中,学生开始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愿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于是各种始料未及的奇思怪议也会不期而至。如何应对这些越出教师预料的“节外生枝”?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充分利用这些意外的教学资源?这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道选择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禁锢,尊重学生的发言,及时捕捉现场生成资源,与学生展开民主、平等的交流讨论。课堂会因这些“节外生枝”而变得更加美丽。
  【困惑】
  《劳动不分贵贱》是浙教版小学思想品德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文中的掏粪工人时传祥的故事虽说感人,但他毕竟已成过去的劳模,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生活中的各种职业,了解这些职业在社会中的作用,知道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从而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我大胆地删掉了文中故事,带着摄像机拍了一位普通环卫工人劳动时的几个镜头。当时天还比较冷,而这位环卫工人早已热得额头直冒汗。为了突出他们不怕脏不怕累,以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精神,我还特意在几个镜头上作了处理,如擦汗时、搬运垃圾时,路上行人缩着脖子全副武装的身影,想通过对比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在这样寒冷的日子,环卫工人起早摸黑地工作,他们为了什么?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为了加深学生对各行各业的了解,我还请来了几位嘉宾,有建筑工人、厨师、农民、政府公务员,也请到了录像中的主人公——环卫工人朱阿姨,准备在适当的时候“采访”他们,当然采访内容也是我和他们事先商量好的。活动就在我的精心安排下展开了,看上去似乎都进入了我设的预定轨道。在看了环卫工人劳动录像后,我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1:环卫工人真辛苦!他们每天早出晚归,为我们有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而忙碌着,真不简单!
  学生2:如果没有环卫工人,我们走出家门就会看到到处是垃圾,苍蝇乱飞,老鼠乱爬,那多可怕呀!
  ……
  学生的回答与我预设的差不多,还更精彩,我都一一作了肯定和表扬,正想就此为止转入下一个环节时,有位女生举起手来,我以为又有什么更好的见解,就马上请她回答。这位女生怯怯地站起来,小声地说:“老师,我妈妈说,只有没文化的人才会上街扫地。如果有好的工作,他们也会换的。”这真是半路杀出了程咬金!我一下子蒙了,心里暗暗不高兴,当时我的脸都急红了,尴尬!真切的体会。该怎么办?
  【思索】
  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即使再周全的设计,也不可能完全预料到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情景。“只有没文化的人才会上街扫地。如果有好工作,他们也会换的。”这个不同的声音,显然越出了教师的预料之外。可这却是学生实实在在的想法,是此刻他对这一道德活动真实的感受。如何看待这个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是相矛盾的“课堂意外”。在听了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中《快乐的春游》一课后,我对如何巧妙应对“节外生枝”又有了更深认识。
  师:小朋友,前几天我们去了什么地方?做了哪些事情呢?(引导学生回忆春游时的情景,把看到的、听到的、玩的简单地说给大家听)
  师:这次春游活动,大家觉得怎么样?(学生都说很高兴、很快乐)
  师:是呀,春游多快乐!让我们再来看看春游时的情景吧!(看春游录像片段,小朋友们看到自己都很兴奋)
  师:春游那么好玩,你愿意把你的那次快乐的春游画下来和大家分享吗?(学生画)
  师:春游的图大家都画好了,你肯定很想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那时的快乐,是吗?(请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讲述一下画的内容)
  师:刚才老师注意到,小朋友画着很多有趣的活动,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1:我画的是绿绿的草地和红红的桃花,还有弯弯的柳树,我们在草地上捉迷藏。
  生2:我画的是小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
  生3:我画的是和好朋友一起追蝴蝶,蝴蝶可美了。
  生4:我画的是和小朋友一起野餐,我们带了各种好吃的,你给我吃,我给你吃。
  (教师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
  师:还有哪位小朋友想来介绍一下?
  一位学生举手:老师,晓琪的画可难看了,花是黑色的,树是黑色的,连白云和太阳都变黑了。
  老师一楞,显然没料到这位学生会这样说。但马上镇定地走到晓琪面前,柔声问:“你愿意让老师看看你的画吗?”学生显得很紧张,但按住画的手还是慢慢放开了。老师一看,真的!整幅画以黑色为主,全然没有春天的生机盎然。
  “你能告诉老师,花草树木为什么会变黑色呢?”女生迟

  www.gaofen123.com 疑了一下,在老师热切的目光中,终于轻轻地说:“老师,前几天,我们去春游,等我回来,病重的爷爷已经去世了,我连他最后一面都没见上,我恨死春游了!”说完,就放声大哭起来。课堂一下子变得沉寂,所有的老师都为执教老师捏一把汗。只见这位老师用低沉的语调说:“晓琪,老师知道你爷爷生前最疼你了,每天用三轮车接送,你最爱你的爷爷了,是吗?”小女孩点点头,老师又说:“老师要向你爷爷说声对不起,因为我了解不够,如果知道你爷爷病重,就不会要求每位小朋友都参加。爷爷已经走了,虽然你没有在他走之前见上一面,但老师相信,你爷爷决不会怪你,因为爷爷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你生活快乐,学习进步,对吗?为了表达我,还有全班同学对你爷爷的敬爱和缅怀之情,老师建议把这张画贴在教室‘爱心园地’里,好吗?”小女孩含着泪点点头,全班同学都说好。就这样,老师和这位女生一起小心翼翼地贴好了画。我们欣喜地看到,那小女孩露出了淡淡的笑。在座的老师无不动容,把掌声送给了这位懂事的小女孩,也送给了这位睿智的老师。是她,让学生们明白,只有充满爱的春天,才是最美丽的;是她,让听课老师知道,课堂中的意外,也能成为亮点。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生成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系统,它是开放的、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品德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师生情感交流,彼此相长的动态过程,具有现场性、发展性。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活气息的教学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而失去生成的课堂,不可能展现教学的精彩。相反,我们只有关注课堂即时出现的“意外情况”,将它作为现场生成的教学资源,并借助敏捷的教学机智,从中捕捉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品德课堂焕发精彩的生命活力。
  【实践】
  ◆ 预设一份弹性的教学流程
  我们所熟悉的教案设计,往往将主要精力化在钻研教材、准备教学活动和推敲教学环节上。总想让自己的预案做到天衣无缝、完全无缺。于是在实际教学中,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按着自己的预设进行,惟恐出现意外的“事端”。殊不知,这样的教学预案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学生——课堂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需要等参与品德活动,他们的道德体验、道德收获也不尽相同。如果我们仍然坚守“封闭、钢性”的教案不变,一旦学生在课堂教学出现某些突如其来的即时学情,就只能是毫无准备、束手无策。因此要想巧妙应对品德教学中的各种意外情况,必须要冲破封闭、钢性的教学流程。在教学预设时,就要为学生在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时可能出现的意外准备充裕的时间,实现环节之间能够弹性变更,为充分迎接课堂中的“节外生枝”创造条件。
  具体而言,弹性的教学流程,可以是品德目标的宽泛空间、教学过程的自由区间及其品德主题、环节的前后等都应该留有充分的余地。这样既可以考虑到学生真实学情和教案预设之间的差异,也能灵活处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突然发难”,让“节外生枝”变成“点睛之笔”。
  如《劳动不分贵贱》一课中,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道德体验,必须得变更预设的教学流程,提前进行采访“朱阿姨”的环节,且采访的内容也让学生决定。于是学生与朱阿姨的互动活动开始了:
  生1:朱阿姨,请问您喜欢这份工作吗?
  朱阿姨:要说一开始喜欢,那是骗人的。因为我和许多人一样,认为清洁工这工作又脏又累,还被人瞧不起。但干着干着,不知不觉就喜欢上了。特别是有一天遇到的事,更坚定了我继续干下去的信心。那天我正在扫地,走过来一对母女,小姑娘边走边吃着香蕉,她吃完香蕉朝周围一看(附近没有垃圾筒),就随手把皮扔在地上。她妈妈见了,很生气,说:“你瞧,阿姨刚把地扫干净,你就扔脏,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那她什么时候才能扫好呢?”小姑娘很懂事,捡起香蕉皮跑到我身边,把皮扔进垃圾车里。母女俩笑着走了,给我的触动很大,我感受到了被尊重的幸福。
  生2:朱阿姨,是不是也有被人瞧不起的时候?
  朱阿姨:当然有。有些人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闲我们脏,捂着鼻子从我们身边走过,有的认为我们的工作下贱,不愿意干,甚至不愿意和我们接触。但大多数人都不这样认为,我们扫居民楼时,常有人递水递冷饮,在我上坡骑不动时会有人悄悄送我一把。
  生3:朱阿姨,听老师说你已经取得了大专文凭,你想过换工作吗?
  朱阿姨:想是想过,但有句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哪一个工作没人厌?你们别看有些工作天天坐办公室,好像很轻松,工资又高,其实他们也很累——脑子累!晚上还失眠。再说现在大学生当保姆,当清洁工的还挺多,都有人和我抢饭碗了,我更要好好干哪!(同学们都笑了。)
  ……
  采访完毕后,朱阿姨说:“同学们,临走前我想送大家一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你以后从事什么工作,记住,只要

  www.gaofen123.com 你努力去做好,都会干出一番事业来,都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朱阿姨在掌声中匆匆离去,这掌声足以告诉我们,“节外生枝”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节课后,我深切地体会到:光靠老师把清洁工说得怎样伟大高尚,而没有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真实的事件中去深刻体验清洁工的伟大但又辛酸之处,是打动不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清洁工,在孩子们看来不会是令人自豪的形象。倘若我们仍坚持原有的预案,置学生的异议于不顾,那么道德教学结束后留给学生只能是表层、虚伪的道德假象。而那位有异议的学生更是会对品德教学产生怀疑。相反,一旦当我们的教学流程就得弹性、灵活后,便有充分的准备应对这些意外情况。事实也证明,在课堂意外处也会有意外的收获。感谢朱阿姨,感谢那位“节外生枝”的学生。
  ◆ 树立两个必要的教学意识
  正确对待学生在品德教学中的意外情况,我们需要树立两个必要的教学意识——课堂资源意识和尊重学生的意识。
  (一)课堂资源意识
  树立课堂资源意识就是相信学生在教学过程能生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即将课堂教学中“暴出”的意外情况,看成是能利用的教学契机。
  学生在品德教学中,突发的“节外生枝”乍看似乎完全属毫无用处的奇思怪想。但当我们真正去关注它、研究它时,却会发现这些“节外生枝”中也不乏隐藏着极具教学价值的课堂资源,这或许就是成就整个精彩课堂的亮点。因此,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预设之外的“意外”时,不管是什么观点、看法、内容,教师都要树立“可能是一个良好的教学契机”的意识。惟有如此,才会去正确对待、巧妙处理,换回精彩的收获。
  如《劳动不分贵贱》中,那位女生的不同声音。这个看似与课堂品德教学意图完全背离的体验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而这个资源在教师的教学机智下被及时的捕捉到,并得到充分利用,最后使品德教学的效果更为实在,终于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一个人长大后,是否愿意为人民服务,并不在乎他有多么伟大的梦想。而在乎他在生活学习经历中,是否积累为人民服务的理由。学生在了解一个个关于清洁工背后鲜为人知的艰辛的人生故事后,才会真正尊重他们。
  (二)尊重学生的意识
  除了强烈的课堂资源意识外,教师还要树立课堂民主意识。即尊重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平等自由,这样才能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意见,充分进行讨论。不仅能迸发出极具个性的看法,也能在遇到意外情况时激励、勇跃地参与探究。如此平等的民主意识,教师必须要拥有良好的教学心态,亲切的教学仪态,耐心倾听学生不同的声音,真诚与他们商量各自不同的看法。同时也要相信学生有时能超越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地尊重学生。
  第二个案例《快乐的春游》一课中,教师显然为学生的“反常”感到惊讶。但稍刻就镇定下来,并柔声地问、耐心地等、真诚地说,如此等等都极大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于是才有该生大胆地倾诉及最后精彩的场面。
  ◆ 应对三种不同的意外情况
  引发课堂教学意外的原因或许都各不相同,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产生“意外”的不同原因,灵活选用合适的处理措施,才能使我们在应对教学意外时,更具有针对性、更有成效。
  (一)与道德内容相关的课堂意外
  顾名思义,此类“课堂意外”是紧紧围绕“道德内容”延生的。是学生理解道德概念、感悟道德体验的过程中,出现的教师预料范围之外的认知、情感或体验。它往往是学生的即是学情,是一种真实道德学习结果的展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或许是因为对道德文本认知不足产生的意外;或许是缺乏相关的道德经历和道德积累,以至出现的偏差;又或许因为不同的生活经历,导致不同的道德底蕴后,产生的独特但不全面的道德体验。无论是何种原因引发的“课堂意外”,我们都得正确对待。因为它毕竟是与课堂道德内容相关,只有合理利用,巧妙引导,才能让意外情况成就精彩的“点睛之笔”。
  《劳动不分贵贱》一课中,学生出现的与众不同的想法,显然是受到特定的家庭教育的影响而致。这份意外的道德体验,虽然与课堂教学意图不一致,甚至于“背离”,但它是与品德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的,稍不慎就可能影响整个品德教学活动的成效。而且这也是学生当前状态下,真实的道德感受。从某种程度上讲,持这种看法还不只他一人,只不过更多学生选择沉默而已。因此教师必须要巧妙处理这个课堂意外,才能让学生接受令人信服的道德教育、形成扎实的正确的道德态度,真正认识到劳动不分贵贱,从心底尊重环卫工人。实践证明,教师这样处理是对的,光靠老师把清洁工人说得如何伟大,也打动不了学生。只有引导他们在真实的采访中,亲耳听到清洁工人背后一个个鲜为人知的艰辛的故事,才能让他们切身体验到清洁工人的平凡与伟大,实现课堂教学的精彩。
  (二)与道德内容无关的意外
  课堂是各种现场资源生成的结合,其中会隐含着许

  www.gaofen123.com 多始料未及的突发事件。除了与道德内容紧密相关的“课堂意外”,当然也会出现非道德内容的意外。即出现的意外与课堂道德内容没有联系,至少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转换”的方式,来应对这种意外。将看似与文本内容无关的课堂意外,经过巧妙的引导,转化为有用的学习资源,进而产生新的道德主题,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讨论、探究。而教师行为关键是要能捕获适当的切入口,将意外事件转化为有价值的课堂教学资源。
  《快乐的春游》一课中,学生将画面都图成黑色,那是因为她独特的生活经历、家庭变故而产生的行为。虽然看似与课堂品德内容无关,但教师却能准确地抓住切入口,将学生对春游的“恨”转换成对爷爷的爱,进而引导学生回忆爷爷对她的关爱。最后,让全体学生明白只有充满爱的春天,才是最美丽的,虽然她只有一种黑色。正是经过教师如此巧妙的转换,才让课堂意外变成了课堂亮点。
  此外,在品德课堂中也存在着与道德内容完全脱离的意外事件。倘若学生产生的意外,无法转为道德学习资源时,教师也需要以理解的态度应对,毕竟这意外也非学生所愿的。切不可简单地批评、指责、嘲讽,而应该用将心比心的关怀,让他们恢复原先的轻松、安全,感受到浓浓的人文关怀,继而再次认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三)有“纯粹捣乱”之嫌的意外
  此类课堂意外,几乎不可能在公开课中出现。毕竟有那么多老师在听,这一点学生也明白。但它并不表示不会在日常教学中出现。无论是哪位老师,在他的实际教学中,多少会遇到此类意外。或是调皮学生的“大作”,或是好动学生的“操练”。对此,是“雷厉风行”的批评,还是“听之任之”的放纵,都不行。前者会让你的课堂气氛截然中止,甚至无法继续,后者也会妨碍课堂中其他学生的学习,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那如何应对,才能顾此又不失彼呢?
  一种是老师用“眼神、音量、走到身边”等形式,暗示其停止不好的言行。以确保大部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课堂气氛的顺利延续。
  二种是老师及时有效地组织教学:“请想到的同学坐好,请读好的同学把书放下,咱们看谁坐得最好”等等,用同学们的集体行为来阻止他们的错误言行,让他也融入到集体的学习中。
  三种是老师用平和语气,让他朗读课文或回答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并及时表扬。用成功的体验,引其步入课堂学习。
  四种是老师可用“造句、弦外之音”等双关语,示图用“幽默”的方式,提示他认真练习。当然这得注意话语的度,过于直白变成了批评,过于深奥学生不懂。
  学生的奇思异想和奇谈怪论的“节外生枝”,正是学生思维花朵盛开的体现,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当我们把这个“节”看成师生共同的“节”时,“枝”也就成了促使“干”生成的表现,我们的课堂就成为真正的学生的课堂了。我们应把引导意外的发生过程看成教学的重要任务,而不是把避免意外和消解意外当作教学高超的标志。我们要不妨意外,正视意外,给意外喝彩,给意外正名,并把“节外生枝”当作褒义词来看待。
 

相关分类

小学思想品德 更新

小学思想品德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