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总复习《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判断。
1.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
2. 在水中放入一块土,可以看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
3.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岩石的特征,可以鉴别岩石的种类。( )
4. 矿物在自然界中都是单独存在的,因此岩石中通常只有一种矿物。( )
5. 矿物的条痕颜色和它的外表颜色是一样的。( )
6. 在识别矿物时,矿物外表的颜色比矿物的条痕颜色更可靠。( )
7. 矿物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条痕以及软硬,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 )
8. 具有金属光泽的矿物中一定含有金属。( )
9. 遇到盐酸会冒泡的岩石有花岗岩、砂岩、砾岩和石灰岩。( )
10. 岩石和矿物是宝贵资源,我们要合理利用它们。( )
11. 煤是由于地壳的变动,古代的树林被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并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
12. 陆地、海洋、高原、山脉、盆地、峡谷等都是常见的地形。( )
13. 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不断发生变化,有的变化很猛烈,有的变化则很缓慢。( )
14.在自然环境中的岩石,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产生变化。( )
15. 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 )
16. 风化、侵蚀对地球的地形地貌不会造成影响。( )
17. 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大地震是由于火山喷发造成的。( )
18. 震级的数字越大,表示地震强度越大,破坏性也就越大。( )
二、填空。
1.花岗岩是由( )、( )、( )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的。
2.地震和火山是地球( )引起的。地球的构造从外到里可以分成( )、( )、( )三部分。
3.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
4.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 )发明了地动仪。
5.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 )年( )月( )日,震级为( )级。
三、选择。
1.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 铅 B 石英 C 石墨
2.将烧热的岩石放在冷水中,反复几次后,岩石破碎了。这个模拟实验告诉我们( )对岩石的变化是有影响的。
A 地表变动 B 温度变化 C 植物生长
3. ( )是一种灰白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划,遇盐酸冒泡的岩石。
A 砂岩 B 花岗岩 C 石灰岩
4.检验土壤中有沙和粘土的实验是( )
A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
B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沉淀后,看颗粒分布情况
C把干燥的土块放在石棉网上烧,当土块冒烟时,可闻到臭味
5.( )由远古时代生物遗体在地层中经过几亿年变化而形成的液体状物质。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6.煤层在形成过程中,由于地壳的变动,有的接近地面,可进行( )开采。
A露天 B 地下 C 钻井
7.由岩浆冷却形成的岩石是( )。
A 沉积岩 B 岩浆岩 C 变质岩
8. 由于雨水的冲刷,土壤或土壤中的部分物质随着水流而流失,就是( )。
A 侵蚀 B 风化 C 沉积
四、连线。
1.在模拟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的实验中,下列用品或动作分别代表了自然界中的哪些事物? 坡形土堆 云层
垂直的土壁 下雨
土堆上形成一些小坑 山坡上的沟壑
饮料瓶 地面径流
喷水器喷水 悬崖
泥浆流到盆子里 土壤裸露的山坡
+《小学科学总复习《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相关文章
- 小学科学总复习《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
- › 厚重的人生痕迹——临沂市小学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乡镇教研
- ›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 › 小学科学“解暗箱”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 › 小学科学研讨会暨小学生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评比活动学习心得
- ›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心得体会
- › 小学科学教师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科学总复习《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科学总复习《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科学总复习《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科学总复习《地球表面及变化》练习卷